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弋(yì) 娉婷(pīnɡ) 佝偻(ɡōu) 强聒不舍(ɡuō) B: 恣睢(zì) 栈桥(jiàn) 濡养(rú) 矫揉造作(jiǎo) C: 恪守(kè) 箴言(jiān) 宽宥(yòu) 鸠占鹊巢(jiū) D: 拮据(jí) 惊骇(hài) 广袤(mào) 间不容发(fà) |
2、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 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 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 D: 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
3、 | 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 ④②①⑤③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①②③⑤ D: ①②⑤③④ |
4、 |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蝉蜕(tuì) 气冲斗牛(dǒu) 踌躇(zhú) 哽咽(gěng)B: 攒钱(zǎn) 回环曲折(qǔ) 骊歌(lí) 嗥鸣(áo) C: 哺育(bǔ) 妇孺皆知(rú) 亘古(gèn) 祈祷(qí) D: 讪笑(càn) 鲜为人知(xiǎn) 菜畦(qí) 嫉妒(jí) |
5、 |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晚饭过后,与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都市夜景。B: 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 C: 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 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
6、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叱咤(chà) 拮据(jū) 胆怯(qiè) 呕心沥血(ōu) B: 匀称(chèn) 倔强(juè) 狡黠(xié) 中流砥柱(dǐ) C: 颈椎(jǐnɡ) 卑鄙(bǐ) 请帖(tiě) 强聒不舍(guō) D: 炽热(zhì) 归省(shěnɡ) 荣膺(yīnɡ) 恪尽职守(kè) |
7、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扩充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将“扩充”改为“丰富”) B: 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把“不畏艰险”和“执着追求”对调) C: 号称“史上最严”的新交规正式实施,新交规规定了14个涉及校车管理的记分项,这将会为祖国未来花朵们的出行保证提供安全的保障。(去掉“保证”) D: 国家卫计委下调了一些临床急需、疗效比较好、群众负担又比较重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50%。(在“药品”后添加“价格”) |
8、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一项是( ) A: 诀别(jué) 绰号(chuò) 嫩芽(nèn) 惊慌失措(cuò)B: 星宿(xiù) 撒谎(sā) 透彻(chè) 絮絮叨叨(dāo) C: 憔悴(cuì) 匿笑(nì) 祷告(dǎo) 银装素裹(guǒ) D: 徘徊(huí) 脸颊(jiá) 攥着(zuàn) 小心翼翼(yì) |
9、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答谢中书书》题目中后一个“书”指一种文体,与之类似的有吴均《与朱元思书》。 B: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左传》《礼记》《周易》《春秋》。 C: 《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D: 唐代诗人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主要作品是山水诗,苏轼称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10、 | 对《望岳》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 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 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 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1 )这首诗首句描写的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①水尤清冽________ ②佁然不动________ ③以其境过清________ ( 2 )重点句子翻译。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 )本文作者景中融情,观鱼时的心情是愉悦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却是抑郁忧伤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
冷雨热茶
①夏夜,一场暴雨扑灭了北家的燥热。我从单位由来,顺着街边是⑤椎的水常标进了最近的一处公交站,耳边传来一阵鸣笛声。我拾头一看,一辆出租车打着双闪缓缓靠近。
②我以最快的速度钻进车里,还是或躲过暴雨,身上被淋透了。“小伙子,淋湿了吧!”一口标准的北京话,我抬头一看,灰白色的寸头,眼睛眯成一弯月牙的司机正看着我,满脸热情。其连皱纹也显得红润饱满。
③我擦了擦身上的雨水,浑身发冷。正准备找个舒服的姿势蜷一会儿,等待到家,忽然,一个暖水壶递到我眼前。“冷吧?喝口热茶!”司机师傅左手把着方向盘,眼睛看着前方,右手也不加从哪里掏出个暖水壶在我面前晃悠着,示意我喝一口。我连声道谢,赶紧打开喝了一口,一个暖流直达心田,深身舒服。
④嘿!怎么样?我这茶可是好茶!“他得意地笑了起来。我算是爱喝茶的人,然而眼前的这一壶茶,点实在是难以判断。能喝出来,这是绿茶,但闷泡时间太长,管你什么明前雀舌,还是雨前甘露,早已喝不出滋味来。但在这一刻喝下的这一口,就如来自天堂的甘露,令我感到极大的幸福。“嗯!好茶!好茶!”我把暖水壶还给他,竖起大拇指,一半真心,一半礼貌。
⑤“哟!看来我泡得还算时路子!实话跟您说,其实这茶是别人给我的,好在哪儿我也不如道,要不您给我说说?”一听我的评价,司机师傅来了兴致。
⑥我没敢接话,赶紧试着岔开话题:“这么大的雨您还出车?”话一出口,他脸上的热情好像在一瞬间消退了,他用右手拍了拍怀里的暖水壶,说:“明天啊,我这辆车,连同我这个人,要一起退休啦,”他眼里闪过一丝黯淡的神色,“偏偏今儿下这么大雨,我后来一想,都最后一天了,下冰雹也得出车啊!”
⑦我问他:“您开了多少年出租?”他答道:“跑了15年出租,到明天我正好满60,嘿嘿!退休!”我算了算,又问他:“那您之前做什么呢?”
⑧他打开话题,跟我讲起自己的奋斗史来。他出身工人家庭,子承父业,在首钢当了十几年工人。“我是个爱自由的人啊!后来就辞职了,出来做生意。不过,我这人太实诚,干买卖总吃亏。”说罢自己又嘿嘿地笑了起来,有些腼腆。不等我问,他接着又说:“我干买卖那会儿,我一哥们儿,老于,就在开出租了,一个月万儿八千的不是问题。他一直让我跟他一起干,但是我倔啊,要自由啊,就一直没干。后来钱亏没了,婚也离了,才又想起他来。他倒是够意思,还让我跟他一起干。”
⑨“您这哥们儿提够意思啊。”我说。“可不!他喜欢喝茶,每天交车的时候就泡壶茶留在车上给我,说晚上喝了不困。”我总算知道了这热茶的来历。
⑩“我跟他特有意思,每天都见,又每天都不见,见面不到五分钟就交车走人。倒是他这个茶我喝了15年,对茶比对他有感情。”说罢,他又嘿嘿地笑起来。“等你们俩退休,就可以好好喝茶啦。”我笑着说。
⑪“本来是有这个打算的,但是老于,他年前生病,死啦!”沉默了一会儿,接着道,“你说他一开出租的,最后脑袋里长一东西。我都想问问他,你开车的时候都在瞎琢磨啥?”他的语气好像在认真地质问老于,怎么就生了病呢?吧嗒了一下嘴,他又说,“后来这个车我就接过来了,还是晚上开,白天太堵了!我嫂子把他剩下的茶叶都给我了,但是,我十几年都喝现成的,不会泡啊!弄了半天也不是那个味道。”
⑫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两个人同时陷入了叹息。沉默了半晌,我到家了,雨势之体于小了一些。
⑬这座城市故一夜暴雨冲刷得一片狼藉,天亮后,又很快恢复了平静。我坐在窗边,鬼使神差地泡了一杯绿茶。我知道,今后北京的街道上,又少了一辆出租车。它们的外表一模一样,内里却有不同的温度,唯有在冷雨之中,才能显现出来。
⑭漫漫人生路,命是冷雨,情是热茶。
(作者:熊德启 有删改)
( 1 )请从司机的角度按时间顺序概述与司机有关的故事。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1 )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请以“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