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市大邑县安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唐代著作《五经正义》出自( )
A: 韩愈
B: 孙复
C: 孔颖达
D: 程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

A: 锤(liàn) 秀(qǐ) 滋暗长(qiǎn) 坦荡如(dǐ)
B: 隔(hé) 秀(yǐ) 寻幽胜(lǎn) 钟灵秀(yù)
C: 然(cù) 焦(zhuó) 自怨自(yì) 浮不安(zào)
D: 运(è) 叫(háo) 牙咧嘴(cī) 奄一息(yān)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________,_______,或一茎枯枝;看它________,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①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②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 ③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4、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路美景仿佛置身画中,令我们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B: 就算刮风下雨,他还是一如即往地坚持工作。
C: 他讲话总是吞吞吐吐,拐弯抹角,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
D: 历史雄辩地证明,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中华民族的中流底柱。
5、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住(dǎi) 笨(zhuō) 褴(lǒu) 鲜淋漓(xiě)
B: 红(yūn) 风(mǐ) 美(bì) 以身职(xùn)
C: 行(lǚ) 落(duò) 戏(xuè) 铢必较(zī)
D: 连(ɡènɡ) 首(qiáo) 鞭(chī) 滋暗长(qián)
6、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理性的批判。
B: 《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书,作者罗贯中以唐玄奘取经故事为艺术材料创作的神魔小说。
C: 王明捧着一幅字画送到李老师跟前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
D: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7、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两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B: 断肠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C: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情感。
D: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却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悲秋情调,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8、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酝(liáng) 黄(yùn) 发(jì) 抖(shǒu)
B: 唱(hé) 衣(suō) 落(zhuó) 安(shì)
C: 粗(kuǎng) 静(mì) 吝(sè) 梦(mèi)
D: 澹(dàn) 峙(sǒng) 息(qī) 萧(sè)
9、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B: 只见大厅的角门一开,走出一位老人,手拄拐杖,答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大陆的兄弟见笑了。权当文字游戏吧。”
C: 班会课上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 , 使我陷入了沉思。
D: 今天是哥哥18岁的生日,妹妹端起酒杯说:“哥哥,今天是你的寿诞 , 祝你长寿!
10、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诡(jué) (shè)级 (liáo)望 重峦迭(zhànɡ)
B: 涟(yī) (xī)取 喻(pì) 首当其(chōnɡ)
C: (qiǎnɡ)褓 拘(nì) (ɡèn)古 气冲(dǒu)牛
D: (chú)藏 褴(lǚ) 宽(yòu) 贪(zānɡ)枉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 2 )请写出“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的含义,并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好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鸸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苹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堑以报先壹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神、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丙】丁亥①, (魏元帝)封刘禅②为安乐公,子孙及群臣封侯者五十余人。晋王③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他日,王问禅曰: “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郤正④闻之,谓禅曰: “若王后问,宜泣而答: ‘先人坟墓,远在岷、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

【注释】①丁亥:公元264年3月27日。②刘禅:刘备之子,公元263年,刘禅降魏。③晋王:指司马昭。后文中的贾充是魏晋之官员。④郤正:刘禅的秘书令。前文的姜维也是蜀之官员。

( 1 )【甲】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
( 2 )请参照下表中左栏的示例,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子,填在下栏。

示例

举例

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________

墙坏 下雨

________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交错连通

________

然:

吴广以为 这样

足下卜之鬼乎 然而

________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3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晋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会王复问,禅对如前,王曰: “何乃似郤正语邪!”

( 5 )请你结合【乙】【丙】两文,简要分析【甲】诗尾联深刻的意蕴。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问题。
小精灵
劳伦斯·威廉斯
即使在这么明显的麻烦中,让警察抓住他的手腕,强尼的眼神依旧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卡斯楚先生明白那是什么,因此他立刻就做了一个决定。
“你大概搞错了吧!卡尔,”卡斯楚先生微笑着对警察说,“这个男孩并没有拿我的锁。当然啦,他是从架子上拿的。但,是我叫他去拿的。”
卡斯楚轻松地编造了一个谎话,他一向精于此道。
“你正在造成大错,你知道吗?”警察大声地说,“如果你现在不提出控告,只会使他更变本加厉。”卡斯楚回想起过去自己的纪录,他瘦削的脸上转变成一种宽容的微笑。
“但是,我不想提出任何控告。”他说。“你看!”警察突然打断他的话,“你以为这么做是在给小孩子一个机会吗?我告诉你,大错特错!你只是让他再回到佛森的手下,让那个恶棍再教他更多犯罪的伎俩罢了!如果是佛森本人,难道你也要袒护他吗?”卡斯楚脸上的笑容顿时失去了大半,他透过玻璃橱窗望着外面的街道。
“不,”他轻轻地说,“不,我绝不会袒护佛森。但我们现在讨论的并不是佛森,对吗?”
警察不想再做任何争辩,转过身子走出店门。
“现在,”卡斯楚说,“你可以把锁还给我了吧?!”强尼一语不发地松开手腕,把锁挂回架子上。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锁头,”卡斯楚把它拿起来,继续说,“把你的鞋带借我。”
一种类似命令的语调使强尼不得不弯下腰,解开那双又破又脏的鞋子左边的鞋带。卡斯楚先生拎起鞋带,把它夹在手指中间,像夹铅笔那样。然后他把鞋带的那一端穿进钥匙孔里。他那看起来似乎毫无用处的手指像弹奏音符一样轻轻挑动了三四下,锁头“啪”的一声就开了。
“嘿,你怎么弄的?”强尼惊讶地说。
“别忘了!我是一个锁匠。”
小男孩的表情立刻改变了,脸上露出好奇、惊异的神色。“我记得佛森提起过你。我本来以为他是哄我的。他说你以前曾是保险箱大盗——最伟大的保险箱大盗!”
“以前的兄弟是这么称呼我的。”
卡斯楚先生顺手把东西整理了一下,“我需要一个孩子来替我看店,你想不想做?”
“留着吧!”强尼不屑一顾地说,“把机会留给那些呆小子吧!”
“你太聪明了,是吗?”
“如果我要钱的话,我知道该怎么去弄。”
“而且,如果你找不到门路,”卡斯楚先生接着说,“你的朋友佛森也一定能帮你。对吗?”
“没错!”强尼说,“他很厉害的。”那种骄矜、自恃的神色又出现在强尼的脸上。
“厉害?那种偷银行的小把戏也算本事?”卡斯楚的口气变得粗暴了,“我不再给你建议了,让我给你看一样东西吧!”他从柜子底下搜出一本泛黄的报纸剪贴簿,他把它摊开在小孩面前。
“保险柜大盗之王,”他指给小孩看。卡斯楚先生,现在的表情显得缓和多了,微微地笑着。
“强尼,我不会傻到把其中的奥秘告诉你的。我已经把它们写在回忆录里,”卡斯楚继续说,“我把那本活页笔记簿放在房间的一个上了锁的抽屉里。我所知道的各种技巧都写在里面,等我死了就会出版。”
强尼若有所思地摇摇头,他说,“你本来可以大捞一票的,为什么不……”
“大捞一票?”卡斯楚先生插嘴说道,“没错,别人口袋里的二十五万美元。可是,那得花二十年的功夫才偷得到。也许我忘了告诉你,我当中被关了二十三年,使我的平均收入大大降低了,现在我赚的钱是以前的三倍。”
“你怎么会被捉呢?”
“人算不如天算啊!没有人是绝顶聪明的,强尼——你不是,你的好朋友佛森也不是。”
“那是你认为的,”他说,“你不知道世上还有许多聪明的人,因为他们根本不会被抓。”
卡斯楚先生叹了一口气。“再见了,强尼。”
隔天下午……卡斯楚先生正在看一本活页笔记簿。强尼放学经过他的店前。
“我听说佛森搬走了,”卡斯楚先生说,“搬进市立监狱去了。现在,终于逮到这个大傻瓜了。他破门而入就是想偷这本笔记簿。”
强尼敏锐的眼睛盯着卡斯楚先生的脸,在他的眼中流露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眼神——一种崇拜、尊敬的眼神。
“也许,大部分的人并非想像中的那么聪明吧!”他轻声地说。

( 1 )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强尼”眼神变化的词语。
不在乎→

( 2 )选文题目“小精灵”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 3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选文中加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4 )根据选文内容,在倒数第四段……处补写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

( 5 )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条小河蜿蜒而过。过河不远便是--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⑬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

( 1 )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 2 )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①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②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 3 )第⑩⑪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
( 4 )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法借鉴】作者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把空气当作“朋友”来称呼,便于诉说和直抒胸臆。

【片段仿写】请你选择一个意象,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以“致……”为题写一首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秒一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