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人,就是太守。 C: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
2、 | 为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一项( )。 故虽有名马( ) B: 即使 C: 如果 |
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临近期中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提高。(将“提高”改为“提升”) B: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删去“由于”或“使”) C: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删去“能否”) D: 近年来,珠海市各中小学逐步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应将“完善”与“建立”互换位置) |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B: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C: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
5、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敬业与乐业》选自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合集》,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提出来“敬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B: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以第三人称的的口吻讲述了菲利普夫妇在意外遇到于勒时的各自的言行神态,揭示了他们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C: 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采用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的方法,无情地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言论,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 D: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一篇千古传诵的表文,追述了自己追随先帝创业的经历和“受命已来”的工作同时,抒写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
6、 | 下列加线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文绉绉(zhōu) 油光可鉴 翻来复去B: 髭(zī) 磬(qìng) 粗制滥造 诚惶诚恐 C: 奁(lián) 戟(jǐ) 不可明状 盛气凌人 D: 稽首(jī) 禁锢(gù) 深恶痛疾 无可置疑 |
7、 | 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禅蜕(tuì) 尴尬(gān gà) 木屐(jī) 玉簪花(zān) B: 系上(jì) 斑蝥(máo) 缠络(luò) 攒成(zǎn) C: 桑椹(shèn) 拥肿(yōng) 花圃(pǔ) 掸子(dǎn) D: 菜畦(qí) 倜傥(tì tǎng) 拗过去(ǎo) 弥漫(mí) |
8、 | 对偶讲究两个短语或句子的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在班会上,老师请同学用对偶的形式,表扬生活委员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乐于奉献,一位同学的上半句是“对工作可谓尽心尽力”,下面最适合与这句形成对偶的是 ( ) A: 为集体服务全心全意B: 助他人更是全心全意 C: 以助人为乐任劳任怨 D: 为集体真是任劳任怨 |
9、 | 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瞭(liào)望 赎(shù)罪 枷(jiā)锁 义愤填膺(yīng)B: 蜿(wān)蜒 蜕(duì)变 镣(liào)铐 心急如焚(fén) C: 匿(nì)迹 磐(pán)石 糟蹋(tà) 令人发(fà)指 D: 拘泥(nì) 撒(sā)气 黑魆魆(qū ) 骇(hài)人听闻 |
10、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任何不称(chèn)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皇帝的新装》)B: 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假,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直为它缓颊(xiá)。(《猫的故事》) C: 此外这小个子老头像个凶神恶煞,谁软绵绵的就瞧不起谁,自诩(xǔ)为保护楼上两个年轻女画家的看家猛犬。(《最后一片叶子》) D: “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mǐn)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农夫和蛇》) |
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完成问题。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 1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与这首词中“________”一句意思相近。(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上阕“破纸窗间自语”一句。 ( 3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 |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跛足虎 太行山天井关之西十里,有草庵①焉,老僧居之。尝行山涧,有小虎大如犬,折前一足,委顿②伏地,殆③崖石殒伤,而为母虎所弃也。僧悯之携归庵饲以粥饭。后遂驯习,僧出则尾随,居则膝侍。 居二载,虎益壮猛,人呼为“跛足虎”。客有过庵者,虎亦回旋妥适。于是远近之人称僧能伏虎,僧亦诩诩然,以为虎善我。 一日,僧携虎远出,鼻出血不止,淋漓注地。僧惜其污,以足点地使虎舐之。虎得血甘甚,嫌其无几,又馋不可忍,遂扑僧食之。自是,“跛足虎”出没路间,见人即噬,伤害甚众。 (选自《诺皋广志》) 【注】①草庵:茅草盖的小屋,此指寺庙。②委顿:精神不振。③殆:大概。 ( 1 )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尝行山涧________ ②居二载________ ③虎益壮猛________ ④见人即噬________ ( 2 )用斜线(/)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僧 悯 之 携 归 庵 饲 以 粥 饭 ( 3 )翻译下面句子。①僧亦诩诩然,以为虎善我。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 4 )试比较选文中老僧与《黔之驴》中“好事者”的异同。 |
中国结
古禾
①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整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编织而成,千缠万绕,环环相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②中国人的情“结”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中华民族的祖先“结绳记事”,大结大事,小结小事,不同形状记载不同事情。正如《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这可以说是中国结的滥觞。由此可见,绳结还肩负过记载历史的文化功能。
③绳结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那时的衣服没有拉链,只能以衣带打结,人们用绳结盘曲成“S”形装饰在腰间,古人身上常常佩挂印鉴,所以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南北朝梁武帝(464-549)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的诗,绮带编成连环往复的同心结,用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寓意“永结同心”。明清(1368-1911)时期,中国结发展到鼎盛,如清代服饰上的大襟盘扣。盘扣凝结着人的温度、感情以及机器、电子永远无法替代的手工朴拙和巧妙。另外,“结”还呈现在荷包、香囊、玉佩、梳子、发簪等传统配饰中,古代建筑如屋檐、门窗上,生活用具如桌椅、木箱上。
④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中国结在历史的传承中,融合了佛教“盘长纹”的特点,环绕盘曲的图案,上下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相连,看似有一种祥云之气,线绳的变化和不同结饰的排列组合,变幻出藻井纹、双钱纹、喜字纹、琵琶结、吉祥结、蝙蝠结等不一而足的形态。而一根线绳无论如何千变万化,都同根同源,这又体现出“万法归一”的古老哲学思想。
⑤“结”字有牢固的意思。在汉语里,“结”字呼朋引伴,许多有凝结力的词语都跑来广结良缘,如团结一致、结伴而行、结拜兄弟、结识朋友、结成联盟等等。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婚、结合等。“结发夫妻”,也来源于古人的洞房花烛夜,男女双方各剪一缕头发相结,寄寓夫妻同心永恒之愿。六朝诗人庚信描述过“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的动人场景。唐代诗人晁采在《子夜歌》中精写道:“侬既剪云鬓,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这就是结发的真实写照。
⑥在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结”往往象征忧愁而善感的心灵,寄托某些婉约而幽微的情结。汉诗中说:“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诗中以“结缘不解”比喻“如胶似漆”的亲密。宋代词人张先曾写过:“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人类的情感多么丰富多彩,结就多么异彩纷呈。
⑦中国结在现代生活中也如鱼得水,在大型会展或寻常百姓家中,壁挂中国结,是常见的装饰;很多现代饰品如戒指、耳坠、手链等,因为加入了中国结的元素,更增加了古典和雅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 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可谓“中国结”的变体。2014年11月10日在北京怀柔举办的APEC会议,不仅在会议现场装饰了很多中国结,用于礼仪等服务的16套服装,也采用了盘扣、领花等中国设计,透露出中国服饰的优美。
⑧现代人对中国结的情结,更彰显出它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散发的典雅从容的永恒情结,就像一颗种子,一直都埋在中国人的心里。
(选自《月读》,有删改。
( 1 )请阅读选文④〜⑥段,简要说说中国结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气息。①中国结既融合了佛教“盘长纹”的特点.有祥云之气,又体现出“万法归一”的古老哲学思想。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 )选文第⑦段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__。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班主任邓老师正在办公室里备课,听到有人喊报告,抬头一看,是班里的何皓皓同学。
②“老师,我放在书包里的二百块钱被人偷了。”何皓皓慌慌张张,一副难过的表情。
③“哦,怎么回事?”
④“钱放在书包笔盒里,今天不见了。”
⑤“知道谁拿了吗?或者怀疑哪个了吗?”
⑥“不知道。老师,这钱是我妈前几天给我买球鞋的,我没买到球鞋会被妈妈骂死的。你一定要帮帮我,你就告诉我妈,说我的钱被人偷走了。”何皓皓急得涨红了脸。
⑦“你不能亲自告诉你妈吗?”
⑧“我妈不相信我的。求求你告诉我妈好吗?”
⑨“你不想找回自己的钱了?”
⑩“也不知谁偷的,不找了。”何皓皓嗫嚅道。
⑪邓老师定定的看着何皓皓,想从他脸上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但何皓皓一直低着头,不敢看老师。
⑫这个一贯调皮捣蛋的学生今天似乎变了一个人。难道就因为二百元钱?
⑬“不行,我一定要帮你找回来。”邓老师很坚决地说。
⑭课上,邓老师说:“今天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个学生,家里很穷。一天,同学们出去游玩,在游玩的时候,他捡到10元钱。当时10元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对他来说更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买到很多自己一直想买而没买的东西。看看周围并没人注意自己,他赶紧把钱装到裤袋里了。一阵“咚咚”心跳以后,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又跟大家一起玩了。后来丢钱的同学发现自己的钱丢了,急得直哭。那同学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想把钱掏出来还给人家,但他始终没有掏出来,毕竟10 元钱对他的诱惑太大了。但是,回去以后,一直不敢花这10元钱,以至几十年后,这10元钱成了他的一个心结,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阴影。他,就是我的一个小学同学,那个丢钱的人就是我。他让我一定要把他的故事告诉我的学生。”
⑮邓老师语气沉重又严肃地说:“今天,何皓皓同学的二百元钱被人拿了。”邓老师顿了顿,也不拿眼睛扫描全班同学,双眼向上,左手反复将短头发向后拢,若有所思。
⑯同学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仿佛要看出谁是偷钱的人。
⑰邓老师接着说:“要找出拿钱的人一点也不难,只要把大家的书包和口袋翻一遍就可以了,很简单。但这样的话,拿了钱的同学就烙上了一个小偷的印记。我为什么说拿而不说偷,就是因为你们还是一孩子,见钱起贪念是难免的,犯点错误也很正常,我不想你们因为一时的糊涂,给你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在我眼里,你们都是可爱的孩子。”
⑱邓老师亲切的话语,如春风细雨丝丝缕缕飘进同学们的心里。
⑲“但是,钱一定要还给何皓皓同学。”邓老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强调,“现在,我给你们每人发一个信封,拿了钱的同学回去后将钱装进信封里,没拿钱的同学在信封里装两张白纸,封好后下午交给老师,好吗?”
⑳“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下午,全班五十五个信封都投到了一个纸箱里,邓老师一封封地拆着信封,从一个个信封里抽出的白纸向邓老师表明着同学们的纯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全都是两张白纸。
果然不出邓老师的意料。
邓老师将早已准备好的二百元钱从一个信封里抽出来,大声地宣布:“同学们,何皓皓的二百元钱还回来了。”
教室里顿时掌声雷动。
唯有何皓皓同学一脸诧异。
下课了,何皓皓怯生生来到了邓老师办公室,将二百元钱还给邓老师:“邓老师,我错了。钱呗我玩游戏花了,我不敢告诉我妈,所以想了一个歪点子。这钱是你的,我不能要。”
“我知道。”邓老师很平静地说,“但你怎么跟你妈交代?如实告诉她?你妈那么辛苦赚来的钱,就被你这样花了,她非气死不可。”
“但是,你的钱,我不能要。”何皓皓倔强地说。
“咱们来个约定怎么样?”邓老师语气和缓。
“什么约定?”何皓皓抬起了头,好奇地望着邓老师。
“为了不让你妈伤心,也不让你妈骂你,我们就保守这个秘密。这二百元钱你先拿去买鞋,但条件是以后再也不许玩电脑游戏。”邓老师说。
何皓皓沉默不语。
“就算是我借给你的,行吗?等你以后长大工作了,再还我,怎么样?”邓老师把钱塞给何皓皓,满脸慈祥。
“好,老师,我一定会还你的。我们拉钩。”何皓皓伸出右手食指,与邓老师的右手食指紧紧扣在一起,使劲拉了一个钩。
段落 | 1~13 | 14~20 | 21~25 | 26~34 |
内容 | A | 邓老师教育并启发学生还钱。 | B | 何皓皓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玩游戏并承诺长大后还钱。 |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字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姓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