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福县职业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俩最后一次见面的光景 , 我还记得很清楚。
B: 暴雨过后,窗外一片狼藉
C: 小明上学迟到了,遭到班主任的批评,真是祸不单行
D: 旅人思家久立,见鸟儿归巢,更触目伤怀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企盼 央浼 悠然 嬉戏
B: 殊荣 温驯 繁殖 痛悼
C: 打扰 葱茏 潦绕 覆盖
D: 癖好 荤食 诞生 纤维
3、对下面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颔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颈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天安门广场汇演中,张艺谋导演携手“中国现代焰火艺术家”蔡国强合作打造了一场绚丽绝美的焰火表演。
B: 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锦赛中,中国女排的各场比赛上座率极高,显示出人们对中国女排的喜爱可见一斑。
C: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 国庆七十周年振奋人心的阅兵式,极大地促进了百姓对祖国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5、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
B: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
C: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夸张、对偶)
D: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拟人)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chǔn)度 (pì)美 (qiáo)首以待
B: (yàn)席 纠(gé) 风雪(zài)途
C: 愤(mèn) (qǐ)丽 叱(zhà)风云
D: (fēi)红 (yíng)弱 (xiǎn)为人知
7、

下列划线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 )

A: 据(jié) 扶(yè) 脚(kē) 心无旁(wù)
B: 褓(qiǎng) 智(ruì) 白(shà)  怒不可(jié)
C: 抽(yè) 桑(zǐ) 桥( zhàn) 强不舍(guō)
D: 偻(gōu) 骗(kuāng)害(zèn) 情不自(jīn)
8、划线字注音及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xuán)虚 依(lài) 求神拜(fú) (jīn)骨
B: (jǐ)梁 (yú)论 残(cuī) (chá)在
C: (miǎo)茫 (kuāng)骗 (mǒ)杀 (wū)蔑
D: 家(pǖ) 官(liáo) 前(pū)后继 笼(zhào)
9、下面关于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B: 《木兰诗》写于西汉时期,是一首叙事性的乐府民歌,其风格刚健质朴,塑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
C: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 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其所著《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不少篇章包含着他的寄托和感慨。
10、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B: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 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客晓》,完成后面问题。
客晓 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 1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的画面。

( 2 )诗的三、四两句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选文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 (________) ②小大之 (________) ③公将之(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鲁庄公面对曹刿“何以战”的问题,在曹刿的启发下,最终意识到民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B: 第②段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前者的“远谋”与后者的“鄙”形成鲜明对比。
C: 文章剪裁别具匠心,紧扣“论战”来写,详写了曹刿战前、战中和战后的言论,略写了战争的规模、具体过程等方面。
D: 文章的语言简洁精练,行文中散句、对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些人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

“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为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

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黎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据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丽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国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有删改)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回忆的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4 )请写出“谦逊”的近义词。老师为什么要给同学说她不会写“挖”字呢?
( 5 )张晓风的散文语言淳朴平易,饱含深情。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丽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 6 )请分析下列语段的人物描写方法

①“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________

②“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________

③“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黎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________

④“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________

( 7 )“有些人”的行为强烈地震撼着作者的心灵,他们用自己真实的、淳朴的、有爱的一面感动了作者,使她对他们印象深刻。请说说“有些人”带给作者哪些启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白”处享人生之美

宋莺

①我家后花园里种满了花菜瓜果,只剩最后一点空隙,总想还种点什么,可转念一想,还是给花园留点空隙吧,就给我的想象留下了空间,我可以用它种下各种可能,甚至种希望,种阳光,种幸福……!

②这就如绘画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叫做“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空灵深远,含蓄内敛,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以留有想象的空间。画如过满过实,在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拥挤、呆板,而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却能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效果,瀚墨涤心,书画传情。

③文学,音乐上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留白。如林徽因的诗,就爱用单个字,而不是繁复累赘的词,如“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一个“软”字和“闪”字,比一些形容词的堆砌更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另外,听音乐比听歌更美,不受歌词的束缚和牵制,更有想象的空间和意境!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美到极致,欲辩也忘言,自由的想象是无限的,而语言和声音都是有限的,不要试图用有限去框定无限,而应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④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可川端康成也曾哀叹:“这世界太拥塞了。”什么都被挤得满满的,让人窒息,到处人满为患,交通拥堵,时间排满……电脑不定期清空刷新,就会死机;人心装得太满,就会心累;忙得没空休息,甚至会猝死!林语堂也曾说过:“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⑤是啊,这太过拥挤的世界太需要留白,我们于“留白”处,才能尽享人生之美!

⑥生命需要留白,在留白处逃出只为生存奔忙的拥挤,回归本真的自我,找到精神的归宿,让灵魂诗意地栖居于闲逸的心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⑦心灵需要留白,在留白处渗进阳光和雨露!学会放下和取舍,放下名利钱权,放下感官、身躯、直到心瓣,破除自以为是的界限,消除执念,方能自在,轻装前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让心远离尘世的纷扰,俗世的浮躁,在红尘中坚守一方心灵净土,修篱种菊,清宁静美,禅意芬芳!

⑧时间需要留白,留点时间读书、写作、思考、感悟,在一生有限的时间里,去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⑨为人处事需要留白,做事不能太绝,对人不能太狠,得饶人处且饶人,山不转水转,有时宽容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⑩于“留白”处尽享人生之美,此生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名利皆抛,波澜不惊,充实愉悦,自在安然!

( 1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 2 )本文第①段为什么写“我”在后花园种花菜瓜果的事?
( 3 )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 4 )读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
四、写作(分值:60分)
我们每个人都收到过许多礼物,或许是生日时的一件精致的工艺品,或许是孤独无依时的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许是伤心失望时一句安慰的话语……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珍藏生活馈赠的礼物。

根据提示:请以“珍藏那一份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认真审题;(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两情相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