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经常说他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其实这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 B: 这家酒店的服务员个个彬彬有礼 , 热情周到。 C: 她在学术上从不墨守成规 , 经常能提出一些新见解,引起大家的重视。 D: 原来是店主人为自欺欺人 , 故意把香烟藏在茶叶盒里,以逃避检查。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犷(kuàng) 修葺(qì) 歇(xiē)斯底里 孜孜(zī)不倦 B: 狡黠(xiá) 斡(wò)旋 拈(zhān)轻怕重 骇(hài)人听闻 C: 挫(cuò)折 缄(jiān)默 挑拨离间(jiàn) 锲(qiè)而不舍 D: 龟(guī)裂 蛮横(héng) 恹恹(yān)欲睡 惟妙惟肖(xiào) |
3、 | 给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注音() A: 弟弟弄坏了我的玩具,正当我要发火时,他却向我狡黠()地一笑,算是道歉。B: 此前,我曾把这本书送给季羡林老人看,他摩挲()着新书,连连称好。 C: 走进蒙古草原,一曲喑( )哑而粗犷的蒙古歌从远处传来,彰显了生命的活力。 D: 簇()拥的舟曲县城宛若白龙江畔群山怀抱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
4、 | 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B: 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 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 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
5、 |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这个句子中的“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充当状语。 B: “摧枯拉朽”“沉鳞竞跃”“放下包袱”“坦荡如砥”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D: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南面,“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北岸。 |
6、 |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晚饭过后,与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南通夜景。 B: 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C: 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 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
7、 |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选取正确的义项。 ( 1 )断章取义( ) A: 断绝 B: 判断 C: 截取 D: 一定、绝对 ( 2 )理至易明( ) A: 到 B: 极、最 C: 至于 D: 以至 ( 3 )一点不旁骛( ) A: 乱跑 B: 同“务” C: 分心 ( 4 )言行相顾( ) A: 回头看 B: 照看 C: 但,但是 ( 5 )亵渎( ) A: 水沟 B: 不尽职 C: 轻慢,对人不恭敬 |
8、 | 毕业在即,同学们即将分离。假如用两句诗作为临别赠言,既不伤感又能表达与同学深厚情谊,你觉得下面哪一项最恰当?说说你的理由( ) 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驰骋 病原体 再接再励 人才辈出 B: 湎怀 连锁店 摩肩接踵 一泻千里 C: 告罄 区别针 合辙押韵 明辨是非 D: 枯燥 物联网 甘拜下风 悬梁刺股 |
10、 | 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B: 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 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 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
诗歌鉴赏 东风吹尽江梅 (宋)朱敦儒 东风吹尽江梅,橘花开。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 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 1 )根据词作的句式特点判断,本词词牌名是A: 渔家傲 B: 浣溪沙 C: 如梦令 D: 相见欢 ( 2 )《春望》中“恨别鸟惊心”的“恨”与本词中的“恨”,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2 )象征君子不与污浊的环境同流合污,也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 3 )文章结尾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学,贯穿始终的,就是肩负建构民族精神之使命。传统文学以养护人心、培育人格见长,尤其高扬民族气节。古往今来,中国文学使命的履行,围绕这两个纬度进行。
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社会的治理与发展,离不开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文学对民族精神的建构,也正由此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比德”方式,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诗经》涉及玉的篇章多达30 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中国文字中,与赞美有关的汉字,无论指涉人还是事,许多带有玉字偏旁,其用意都是肯定、赞美对象具有玉石般高洁的品质。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不与文学的建构要旨相契相合。
③与此相应,作为文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在理论的源头处确立了文学的基本观念,赋予了文学建构的使命,其核心要素就是励志,尤其是言志者的自励:文学对人品的建构,首先体现为作者自身节操的砥砺。这一文学观念是在千百年积淀中形成的选择性“集体认同”。
④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不仅对个人品格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决不屈服,奋起反抗,保家卫国。值此期间,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泣鬼神。
⑤当代作品中,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继承文学塑造个人品格、建构民族意志的传统,倡导亮剑精神:面对强敌,一定要迎上前去亮剑、决战,哪怕倒在对手剑下,虽败犹荣。正是凭借这种精神,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鸦片战争以来抵御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⑥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发展到今天,其建构使命正面临变局,以往薄弱的物质基础已得到实质性改观。因此,文学在新世纪履行建构使命时,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应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文学大展身手,正当其时。
( 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 )②﹣③段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④﹣⑤主要论证了什么内容?这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简答。( 3 )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品行的修养,因为,传统文化认为个人品行的修养与国家社会有重要关联,正如古语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材料一)
生活的诗意
①也许很多人觉得“诗意”是个高雅的词,大抵是文人雅士们喜欢追求的东西。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琴棋书画诗酒花”,是“门前有溪流,房后有竹林”,是阳台上,一把摇椅、一本书、一杯茶的惬意时光。但如果你觉得这就是诗意的全部,未免有 之嫌。在我看来,诗意包含的东西要广泛得多,也丰富得多。
②看电影《饮食男女》,对影片开头朱老爷子做饭那一段如痴如醉。片鱼、去辣椒耔、双刀剁肉、炸鱼、捏汤包、吹烤鸭……在有限的时间内,煎炒烹炸,把所有的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简直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个退了休的老人,尽管他知道女儿们其实吃不了多少,但依然会花费大量心思和精力去准备一桌华丽的饭菜。朱老爷子对生活的用心和热爱令人佩服。这样讲究生活情趣的人,生活自然不会亏待他。
③讲究生活情趣,说起来似乎很书面,仿佛给人一种天生的距离感。其实,它并非阳春白雪,它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不受贫富、贵贱等各种外力条件的约束。电影《传奇的诞生》讲述的是球王贝利的成功之路,但最打动我的地方不是贝利努力拼搏最终功成名就的时刻,而是他和父亲在医院打工,短暂的休息之余,把长在后院的芒果当作足球来练习。没有足球场和足球,也没有充裕的时间,但这一切都不影响他们练球的心情,他们兴致勃勃,在简陋的条件中收获了无尽的乐趣。
④林语堂在《人生不过如此》中写道:“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在匆忙疾驰的都市生活中,拥有了这份生活的诗意,你所拥有的每一个平凡普通的日子也会散发出光彩。
(材料二)
有人在看了深圳卫视的《诗意中国》节目后,发表了下面的一段评论:
《诗意中国》节目从日常生活中出发,选择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饮食、服饰、音乐等普通生活元素为载体,从流行的古风歌曲、汉服等生活细节入手,慢慢为观众揭开我们平日生活中忽略的诗意,激活我们融入骨血的诗意气质。
(材料三)
你的生活富有诗意吗?为什么?某老师就此在网上发帖对本校九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下面是部分同学的跟帖回答。
不富有诗意,因为我除了上学、做作业就是吃饭睡觉。——霸都小鹏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一朵棉花糖
我生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我能感受到许多美好的事物,我的生活充满诗意。——幻影少年
我的生活没有诗意,学习压力太大。——素面赤心
没有诗意,因为每天都重复做一些事情,没有新鲜感。——知时好雨
可能有吧,只是我们为其他的事忙碌太多,没有留心。——月下轻吟
( 1 )(材料一)第①段划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讲究生活情趣,说起来似乎很书面 , 仿佛给人一种天生的距离感。
( 3 )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两种论证方法。请任举一例,指明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家庭是我们生活的舞台,课堂是我们学习的舞台,演艺厅是展示我们才艺的舞台,考场是我们展露自己才学的舞台……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或大或小的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对于“舞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验和看法。
请以“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自定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③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