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痕迹(hén) 阡陌(xiān) 天堑(jiàn) 熠熠生辉(yì) B: 瞭望(liáo) 累赘(léi) 崭新(zǎn) 苦心孤诣(yì) C: 倔强(jué) 锃亮(zèng) 涟漪(yī) 蔚然成风(wèi) D: 纨绔(kuà) 冤枉(wàng) 睿智(ruì) 恍如隔世(huǎng) |
2、 | 对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下面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 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A: 这节诗以假设句开头,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B: “闪闪烁烁”和“朦朦胧胧”原来都是形容视觉上的感受,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若有若无和花香的时浓时淡。 C: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把夜晚的安谧、自由和润湿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D: 这节诗中出现了三次“星星”的形象,每一次的出现含义都相同,都指的是点缀夜空的星辰。 |
3、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期”。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
4、 | 下列句子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因地制宜 ,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 B: 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连接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 《天鹅湖》欧洲之旅今天完美收官,连续演出40场,场场座无虚席 , 一票难求,创造了一个演出奇迹。 D: 骗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
5、 |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反复、拟人) B: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排比) D: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 |
6、 | “戏剧艺术的荷马”指的是( ) A: 埃斯库罗斯 B: 索福克勒斯 C: 欧里庇得斯 D: 阿里斯托芬 |
7、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艺儿。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 1 )下列哪一位小说家不是英国人?( )A: 司汤达 B: 狄更斯 C: 笛福 D: 毛姆 ( 2 )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是( ) A: 契诃夫——《套中人》 B: 卡夫卡——《变形记》 C: 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 D: 莫泊桑——《死亡与罗盘》 ( 3 )下列不属于以吝啬鬼形象出现的小说人物是( ) A: 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B: 泼留希金(《死魂灵》) C: 严监生(《儒林外史》) D: 聂赫留朵夫(《复活》) ( 4 )请判断下列哪段话不是出自欧·亨利之笔。( ) A: 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纹丝不动地好像猎犬嗅到了鹌鹑的气味似的。他的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地盯着德拉。 B: 苏比的敏感心情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交融在一起,使他的灵魂猛然间出现了奇妙的变化。他立刻惊恐地醒悟到自己已经坠入了深渊,堕落的岁月,可耻的欲念,悲观失望,才穷智竭,动机卑鄙——这一切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 C: 乔·拉雷毕来自中西部槲树参天的平原,浑身散发着绘画艺术的天才。他还只六岁的时候就画了一幅镇上抽水机的风景,抽水机旁边画了一个匆匆走过去的、有声望的居民。这件作品给配上架子,挂在药房的橱窗里,挨着一只留有几排参差不齐的玉米的穗轴。二十岁的时候,他背井离乡到了纽约,束着一条飘垂的领带,带着一个更为飘垂的荷包。 D: 我无法摆脱这种困境,只得深怀耻辱,准备着手“答复”那一大堆毫无根据的指控和卑鄙下流的谎言。但是我始终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就在第二天,有一家报纸登出一个新的恐怖案件,再次对我进行恶意中伤,说因一家疯人院妨碍我家的人看风景,我就将这座疯人院烧掉,把院里的病人统统烧死了,这使我万分惊慌。接着又是一个控告,说我为了吞占我叔父的财产而将他毒死,并且要求立即挖开坟墓验尸。这使我几乎陷入了精神错乱的境地。在这些控告之上,还有人竟控告我在负责育婴堂事务时雇用老掉了牙的、昏庸的亲戚给育婴堂做饭。我拿不定主意了——真的拿不定主意了。最后,党派斗争的积怨对我的无耻迫害达到了自然而然的高潮:有人教唆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 |
8、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午夜的湘湖如此安详,徜徉其中,心中的喧嚣戛然而止,心无旁骛地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字,赋予文字一份安静,给心灵一份慰藉,让那个快被磨掉棱角的人再次丰满起来。 B: cháng jiá jiè léng C: táng jiá jí léng D: cháng gā jiè léng |
9、 |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盘珍羞/直万钱 B: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 直挂云帆/济沧海 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10、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诀别 感概 嶙峋 锋芒毕露B: 琐屑 妖娆 取缔 语无轮次 C: 亵渎 商酌 藉贯 重峦叠嶂 D: 推崇 禁锢 恻隐 唯唯连声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两小题。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 1 )第三句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结合末句简要赏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①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诲女知之乎 女: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说明什么道理?( 5 )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余重秀
①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 ,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②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③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既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④1948年,全息术发明成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⑤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
⑦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⑧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在实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⑨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5年第1期,有删改)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章五诀
①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变化再多,基本的东西只有几样,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
②正如一根单弦也可以弹出一首乐曲,只跑只跳也可以组织一场体育比赛。但毕竟内容丰富、好听、好看的还是多种乐器的交响和各种项目都有的运动会。所以无论哪种文体,单靠一种手法就想动人,实在很难。一般只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试用这个公式来检验一下名家名文,无不灵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记”,但除用一二句小叙滕子京谪守修楼之事外,其余,“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都是写形,“感极而悲”“其喜洋洋”是写情,而最后推出一句震彻千年的大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事、情、理,四诀都已用到,文章生动而有深意,早已超出记叙的范围。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追悼会现场说起,是形;讲张思德烧炭,是事;沉痛哀悼,是情;为人民服务,是理;引司马迁的话,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典。“五诀”俱全,如山立岸,沉稳雄健,生机勃勃。有人说马克思的文章难读,但是你看他在剖析劳动力被作为商品买卖的本质时,何等的生动透彻:“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具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在这里,“形”字诀的运用,已不是一个单形,而是组合形了。可知,好文章是很少单用一诀一法,唱独角戏,奏独弦琴的。
③常有人抱怨现在好看的文章不多,原因之一就是只会用单一法。十八般兵器你只会勉强使用一种,对阵时怎能不捉襟见肘,气喘吁吁。不要说你想“俘虏”读者,读者轻轻吹一口气,就把你的小稿吹到纸篓里去了。前面说过,形、事为实,情、理为虚,“五诀”的运用要特别讲究虚实互借。这样,纪实文才可免其浅,说理文才可避其僵。
④“文章五诀”说来简单,但它是基于平时对形、事、情、理的观察提炼和对知识典籍的积累运用。如太极拳的掤、捋、挤、按,京戏的唱、念、做、打,全在临场发挥,综合运用。高手运笔腾挪自如,奇招迭出,文章也就忽如霹雳闪电,忽如桃花流水。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提出的?( 2 )作者在表达或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多处使用比喻,请摘出其中的一处,分析其作用。写作:
题目:又是新的开始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