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源市文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jié)据 (shì)候 (zhān)轻怕重
B: (diàn)农 踌(chú) 随声附(hè)
C: (chéng)罚 丘(hè) (qián)滋暗长
D: (zhù)蓄 (chèn)职 (chù)目伤怀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酌(zhēn) 杂(rǒng) 水(zàn) 卷浩繁(zhì)
B: 怀(miǎn) 耳(bàn) 绕(yíng) 谆教诲(zhūn)
C: 度(cǔn) 谷(bǐ) 青(tà) 草木菁(jīng)
D: 辈(háng) 间(shùn) 锁(jiā) 莘学子(shēng)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沿(sù) 藻(xìng) 飞其间(shù) 其奇者(yǔ)
B: 素(tuān) 然(yàn) 夕日欲(tuí) 引凄异(zhǔ)
C: 未(qǐn) 竹(bǎi) 无与乐(wéi) 鸢飞天(lì)
D: 碧(piǎo) 霜(dàn) 互相轩(miǎo) 千不穷(zhuǎn)
4、

下列加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顶是( )

A: 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 没有丰富的中文修养就难以深窥中国画的奥妙,从而探骊得珠
C: 日本政府理直气壮地决定购买钓鱼岛,妄想将钓鱼岛“收归国有”,这些举动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D: 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 ,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5、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公孙(yǎn) 丈夫之(guān)
B: 亩之中(quǎn) 益其所不能(céng)
C: 州之南(jì) 惩山北之(sài)
D: 无穷(kuì) 按徐行(pèi)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资委各部门对媒体日前先后表示将举行部门内及部门间的多次会议,通过并审议《国资委落实实施方案》。
B: 那时正值炎热的酷暑,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
C: 不用付出努力,就能获得幸福,这是商业广告宣扬的幸福观的致命缺陷。
D: 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调研,使调研组认为我们这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服务发展、心系民生”的理念。
7、

下列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B: “2014年放假安排”高居百度热词排行榜首,假日安排引发了专家、网友和社会公众的“吐槽”和“自嘲”。
C: 为观看《抗战英烈事迹展》,同学们趋之若鹜 , 提前半个小时进入了展厅。
D: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中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B: “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家长纷纷到市教育局反映:孩子作业多,完成任务很吃力,有时甚至要做到深夜,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D: 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六个方面的举措。
9、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________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两依据一参考”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对中小学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有效________青少年兴趣特长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③遵循自然规律,方可获得大自然的馈赠;________粗暴虐待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A: 构建 开发 那么
B: 创设 发掘 那么
C: 构建 发掘 反之
D: 创设 开发 反之
10、下列字词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yān)哑 (chī)笑 扶(yè) 强(guō)不舍
B: 褴(lǚ) 阴(huì) 风(sāo) 佝偻(gōu lóu)
C: 稍(xùn) (qī)息 (qiǎng)褓 旁(wù)
D: 留(zhì) 发(jiǒng) (shà)白 恣睢(zì suī)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夏日西斋书事
宋•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在熙宁变法中,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严重分歧,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

( 1 )一、二两句写出了“石榴树”“槐树”各自怎样的特点?

( 2 )诗的第③句和陶渊明《饮酒》中的“心远地自偏”在文字上都写到“地偏”,但蕴含的感情有所不同,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啖粥而读 义: ②辄以水沃面 义: ③食不给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义:

( 2 )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 3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时光里的樱桃树

①人是怀旧的,每当夜深人静心底就会涌起对老家院子里樱桃树的怀念。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多少吸引我的樱桃树,但是在今天成了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

②樱桃好吃树难栽,但这难不倒和土地打交道的母亲。新院刚落成,母亲欢天喜地去集市购买了棵樱桃树,把它种在小院里。父亲说,很难栽活的,可母亲喜滋滋的说,咱家人气旺,人旺树旺,能栽活的。还真让母亲说中了,当年樱桃树发出了旁枝,郁郁葱葱,枝叶茂盛,次年的春天开花结果。樱桃成了我的念想,年年盼着结出甜美的果实。

③一到春天,伴着春鸟儿的欢叫声,樱桃树一夜之间披缀出无数的小绿芽,含情脉脉。在一片春光中变成一树灿烂缤纷的樱花,簇拥着铺满枝丫,素雅,粉嫩,以热闹姿态,在樱桃树上,跳跃、摇曳,花香满院。微风一吹,樱花随风飘舞,如雪纷,如蝶舞,整个院落成了樱花的世界。樱桃花儿谢后,长出了樱桃,一抓儿一抓儿的,像珍珠玛瑙,好看极了。在阳光下或春雨中,累累硕果压弯了枝头,慢慢地由小变大,由青变黄,最后成了诱人的红色,樱桃熟了。樱桃一熟,引来各色鸟儿聚集在树上,啄食甘甜的果实,叫着悦耳的歌声,不几天地上会积一层连皮带肉的核,与核一起存在的,是一泡泡或白或灰酸臭的鸟粪。樱桃在绿叶中闪动着红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在绿叶间忽隐忽现,勾着我的眼睛和馋虫。

④清贫岁月里,樱桃难觅,母亲用小盅盛得三四,作为招待上宾的美味。而我最渴望的,是可以吃到樱桃,用弹弓去打我没见过的鸟。每天放学,偷偷地溜到樱桃树下凝望。只要母亲不在,站在凳子上偷摘红透的樱桃吃。村里的孩子们成天围着我家打转转,情景像过节一样。母亲摘些红透的樱桃,晾在藤条编的箩筐里,见孩子们招呼尝几颗红樱桃。说是乡里乡亲都是一个庄的人,吃几颗樱桃不算啥,大家都来尝尝,明年又是好收成。一棵樱桃树,繁衍成数棵,为街坊邻里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大学毕业后离开老家参加工作,从那时起,我的工作常年流动,而且行走的脚步离家越来越远。每年回乡探亲,与母亲聊起当年亲手栽下的樱桃树。她说,樱桃红了时,就格外想念在外工作的我。远隔千里之外的我,理解母亲对我的思念之情,也想象着樱桃成熟时的情景。

⑤现在,樱桃树已长成比老屋还高出许多的大树,树丫斜伸到天井中间,将整个树冠撑得像一把巨伞,绿绿茵菌遮住老屋的半个四合院。每年照样开出一树樱花,结满一树的樱桃,让人垂涎欲滴。夏日,无数鲜亮光洁的绿叶组成一道散暑消凉的屏障,庭院变成纳凉的胜地。秋日,樱桃树散尽最后一片枯叶,还一片碧蓝的秋空。冬日,樱桃树变成玉树琼枝,装扮得银装素裹。相比于夏、秋、冬季,我更渴望春天的到来,樱桃树开花时,满院子的芳香,飘落的樱花也是一道风景。倒不是我特别地爱恋樱花,而是樱花过后,满树挂满的樱桃。

⑥樱桃树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如今,再到乡间去走一走,大棚栽培出来的樱桃可以经常买来尝。而我,根扎在故土之外,枝干、叶子伸向了远方。经历了一冬考验的植物们,在春雷乍动的惊蛰之后,不管怎样的春暖春寒,开花、发芽,无一不是在展示崭新的自己,就像老家院子中的那棵经历了一番沧桑的樱桃树,依旧在春风中微笑,真想回去看看母亲栽种的那棵樱桃树。

(选自《新青年》2018年09期)

( 1 )文章以“时光里的樱桃树”为题,有什么作用?
( 2 )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①在当年似乎并没有多少吸引我的樱桃树,但是在今天成了最醇厚、最浓烈的绝响

②樱桃在绿叶中闪动着红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 在绿叶间忽隐忽现 , 匀着我的眼睛和馋虫。

( 3 )简要分析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 4 )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最后一段中“而我,根扎在故土之外,枝千、叶子伸向了远方”这句话?

阅读《永远的坐票》回答问题。
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的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 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一样,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 1 )为何文中的这个人每次都能找到座位?

( 2 )多数乘客不愿主动找座位的原因有哪些?

( 3 )作者用不愿意找座位的乘客象征生活中的那些人?

( 4 )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最富哲理性?请摘录下来并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快乐、传递爱心……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某种传递的组织者、参与者,现在你依然还在进行着某种传递,将来你也还会继续把某种传递继续下去。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传递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雨中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