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 无垠 皑皑 亘古 鞠躬尽瘁 B: 笼罩 忏悔 婉转 迥乎不同 C: 拖沓 矜持 默契 忍俊不禁 D: 负荷 告罄 典藉 鲜为人知 |
2、 | 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山头,望城里,只见黑沉沉的屋顶,鳞次栉比。 B: 王医生只开了三帖中药,就让叔叔的病好转,真是妙手回春啊 C: 这件事必须当机立断,不宜首鼠两端 , 犹疑不决。 D: 经过专家鉴定这个所谓宋代瓷瓶是假的,一文不名。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是生命的源泉,但是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控制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B: 趣味运动比赛中,“小马过河”“袋鼠运瓜”“龟兔赛跑”等游戏新颖有趣,参赛选手门庭若市。 C: 春回大地,漫步西湖的白堤、苏堤,眺望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上。这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D: 为美化环境,市区立起了很多铜雕塑,涌金广场的那头牛铸造得别出心裁。 |
4、 | 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 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 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 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
5、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笔记体小说,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纂而成,《咏雪》就选自其中。 B: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了“烂柯人”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涵义十分丰富。 C: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经典小说,以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为主线,以于勒的贫富变化为副线来安排情节。 D: 《马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这些我们学过的课文都出自“唐宋八大家”之手。 |
6、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本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B: 细读的重要讲话,发现其中对古典诗句的引用俯拾即是。 C: 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不言而喻。 D: 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
7、 |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驷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B: 《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C: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
8、 |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 B: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译: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策马奔驰。 C: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译:大王的确能够命令将军出征。 D: 虽杀臣,不能绝也。译: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
9、 | 选出下列对课外文学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B: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先后买了三辆车,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都失去了。 C: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作品讲述了鲁滨孙因海难流落荒岛,坚强地度过28年孤独时光的故事。 D: 《格列佛游记》具有鲜明的童话色彩,但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 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 李帅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D: 冬天的济南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燕山春暮 |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下列各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1 )解释句中画线词的意思。①从流飘荡________ ②鸢飞戾天者________ ( 2 )下列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负势竞上 至于负者歌于途B: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C: 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D: 风烟俱净 湖中人鸟声俱绝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4 )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人生态度。 |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①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②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③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④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⑤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⑥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⑦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⑧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⑨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⑩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作者:迟子建 有改动)
阅读芳菲的《针挑土》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知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 “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文中句子 | 情感态度 |
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 ① |
② | 心疼 |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 | ③ |
④ | 祝福 |
“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如下解释:①美丽,好看。②使美丽。③令人满意。④美好的事物,好事。⑤得意。
每种情景下的美,其意味是不尽相同的;而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美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写;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