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蕲春县李时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默(jiān) 裂(guī) 追(sù) 词夺理(qiǎng)
B: 然(zhòu) 露(luǒ) 寒(jìn) 气喘吁(xū)
C: 遗(hài) 蛮(hèng) 驰(chěng) 名其实(fú)
D: 日(yì) (shǒu)猎 成(zhù) 风雪途(zǎi)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B: 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郭沫若称赞他的著作《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C: 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D: 契诃夫,俄国短篇小说大师。他在《变色龙》中,用夸张手法使警察“奥楚蔑洛夫”这一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īn)持 (bìng)发 洗(dí) 发扬(zī)长
B: (shuò)风 (cù)新 (yú)论 根深(dì)固
C: (dá)理 (xiān)维 (zèng)亮 (hào)为人师
D: 找(chá) (gòng)给 执(niù) 摩肩接(zhǒng)
4、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未尝识书具”出自《伤仲永》一文,“书具”指笔、墨、纸、砚,世人称之为“文房四宝”。
B: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C: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家母、舍弟、舍妹等。
D: 《论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5、对下列诗句中的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旌旗十万斩阎罗”中的“斩”字寓指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强烈抒发了作者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
B: “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须”是“必须”的意思,写出了作者的无奈、伤悲之情。
C: “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飞”字暗含轻快、欢欣、联翩而至之意,富有生命力和感情色彩,抒发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 “取义成仁今日事”中的“取义成仁”可理解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作者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充满着他对往事的温馨回忆与对时弊的理性批判。
B: 《三国演义》中“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的关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忠义精神的代表人物。
C: 英国大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和“星期五”在海上诸岛的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怪异的世界。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蒹葭》和《关雎》就选自其中。
7、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作者观察的角度是( )

A: 仰视
B: 俯瞰
C: 平视
8、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 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苏文茂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 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 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条例》。
9、下列关于文章句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B: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用简练生动的语言从不同的时间概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
C: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四季景象。
D: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多看看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点自知之明的态度,就会在前进道路上少跌跟头。
B: 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歇斯底里 , 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C: 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
D: 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思新奇,工艺精美,堪称无与伦比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 1 )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划线字词。

①黑云城城欲摧

半卷红旗临易水


( 2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的战事。
B: 全诗运用色彩斑斓的词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衬托了悲壮的英雄气概。
C: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前句从听觉的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后半句从视觉上表现边塞风光的秀美。
D: 尾联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宛然在目,表现了主将不惜为国捐躯的志气。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逾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 1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
A: “太宗遂刻意临学”中“刻意”是故意的意思。
B: 右军《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C: “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王羲之
D: “数遣内侍持书示著”的大意是“多次派遣太监拿自己写的字给王著看”。
( 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强调要学无止境。
B: 选文告诉我们必须要努力勤奋学习,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C: 选文让我们明白:即使已经很好了,我们也应该追求尽善尽美。
D: 选文让我们学到:应该努力学习,超过前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人可以创新
①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
②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似乎谈不上创新。如果要说创新,那是指少数有才能的孩子,
写了小论文,有了小发明、小革新,可以到成人世界里去比较一番。这是过去的概念。当然,这个概念也不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学习也真的具有创新的意义,我们何不把它揭示出来呢?如果揭示出来,我们的认识也就升华了,发展了。
③一般来说,我们的所想所做,对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认识,这就进行了创新。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独立作出了某个判断,添加了一个括号,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意思,都是创新。
④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是内创新,是与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比如,一个学生通过剪剪拼拼,认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对于他来说是新的。这样,他实际上进行了创新活动,有了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对人类来说,虽早已经被发现,但对他本人来说却是新的。反之,对成人来说,我们通常强调的创新是外创新,它指对现实社会来说,得出了有用的新结果,认识了新事物。
⑤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在创新中,我们得到了认识的成果。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的种种探索,则可以给自己全方位的收获。比如,学生在做一个课题:考察蜗牛有没有眼睛。考察的结果可能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学生十分投入地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学习,去探寻。这一过程获得的不仅有许多新鲜知识,更有着能力和态度。而对成人的创新,人们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且学生的创新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的,比如有教室、教师和教学设备的支持,也有着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与成人创新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人自我实现和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人类的共同需要。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学生,也是人人可以创新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例如,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她是个完美的女主人,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第一流的汤要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
⑥据此,我们可以推知: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我们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学生是天生的创新者,就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 1 )作者认为“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的理由是什么?作者提出这样的观点有何现实意义?

( 2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⑤段画线句“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4 )文中说“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都是创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下面四个选项不属于作者所说的创新的一项是( )

A: 勇于思考,大胆、积极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B: 善于多角度恩考问题,大胆提出与老师不同的意见。
C: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不段去获得新知。
D: 做题时可以参考标准答案,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秋日私语
我喜欢秋天。
当空气中夏的浮躁气息渐渐弥散,街上女人色彩艳丽的衣服变成驼黄色系时――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秋的来临。秋和春不一样,她几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让人们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层秋衫。
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
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撤出的钴蓝,抹在画布上,再添上几笔错落有致的芦苇,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风景画。晚秋是最适合画山水的时候,当华美的叶子差不多落尽,露出生命清晰的脉络,于是用枯笔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长方向,秋意也随之在笔尖流淌。
秋天还有一样很入画的东西――菊花。她开得蓬勃而大气,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充满丰盈之美。野菊花更别有一番风致,雪白的花瓣托着金黄色的花芯,一簇簇迎风飘摇着。山里人家会收好野菊花,焙干制成菊花茶。于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开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缓缓升腾起,萦绕着,布满了整个小屋。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连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它是一首温情的和弦。乡间的音乐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蛙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谷粒一颗颗饱满地坠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涟漪。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黄昏,点一盏橘黄的小灯,再摊上一叠素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秋日里难寻的浪漫。
秋天里还可以剥蟹煮酒呢。十月的螃蟹最鲜美。煮上一锅刚从河里捉来的蟹,在细细斩好姜末,制成姜米醋,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过得舒缓而惬意。灵巧的主妇还会做蟹黄汤包,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羹,让走出水乡的女儿都比别处的润泽许多。
喜欢秋天的理由还有许多。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我可以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线毛衣,感受着织物摩擦传给身体的温暖气息。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桦林。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林间裸露的大地上,用它中性的调子铺上和谐而又高贵的色泽。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年少时青涩的梦和遥远的童年都和这暮秋一起去之遥远了,只剩下洗尽铅华的脱俗之美……

( 1 )“我”喜欢秋天的理由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不少于4点)

( 2 )仔细揣摩下列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品味这样写好在哪里?
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

( 3 )末段中说:“收获过的秋天宛如刚生过婴儿的母亲,静谧安详地舒展着,漾起甜美的微笑。”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两个朋友结伴穿越沙漠。旅途中两人突然起了争执,其中一个掴了对方一记耳光,被打的人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在沙地上写了这样一句:“我最好的朋友掴了我耳光。”他们继续前进,此前被打的人不小心陷入了流沙,还是那位朋友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他在石头上刻下:“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他的朋友问:“为什么以前你写在沙子上,现在却刻在石头上?”他回答道:“我们应该把受过的伤害写进沙里,宽恕的风会把它抹去。我们应该把得到的帮助刻在石头上,没有风可以将它抹去。”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多1点╯温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