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诀别 感概 温故知新 扑朔迷离 B: 琐屑 妖娆 李代桃僵 炯乎不同 C: 亵渎 藉贯 鸦雀无声 焕然一新 D: 岔道 荒谬 春寒料峭 戛然而止 |
2、 | 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_____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________。 A: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B: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 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 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少儿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
4、 | 语段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缺乏监管,以及暴利的诱惑让利益熏心者们不惜一次次铤而走险,从未经校对、错误百出的书刊,到表面光鲜、内里污秽的黑心棉;从用词惊悚却文不对题的假新闻,到会致人死亡的假酒假药;从宜家的“奇侠抽屉柜”,到三星的“手机变手雷”……无一不是利益趋动下的产物。 B: tǐng xiào huì shù C: tǐng xiào shuì shù D: tǐng jiào huì sǒng |
5、 | 对下列各选项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鄱阳湖超过万亩的裸露湖床上长满绿草,宛如一片辽阔的“大草原”。 B: 回溯历史的长河,拨开偏见的迷雾,正视,反思三峡工程所带来的一切,破解三峡建成之后的难题,才是《后三峡》时代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C: 监管“给力”,食品安全才不会“无事生非”。 D: 人在倾听回声时,大脑中通常与视觉相关的一个功能区——距状裂皮质会被激活。 |
6、 | 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 余挐/一小舟 |
7、 |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敛(jiǎn) 啜泣(chuò) 伎俩(jì) 随声附和(hé)B: 蝉蜕(duì) 小憩(qì) 诘问(jié) 怡然自得(tái) C: 倔强(jué) 羁绊(jī) 栖息(qī) 忍俊不禁(jīn) D: 玷污(zhān) 对峙(zhì) 匀称(jūn) 孜孜不倦(zī) |
8、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失魂落魄(pò) 濑户(lài) 寒酸(suān) 函馆(hán)B: 犹豫(yóu) 船舱(cānɡ) 一模一样(mó) 酬谢(chóu) C: 褴褛(lǚ) 留恋(liàn) 如数奉还(fènɡ) 羡慕(mù) D: 广阔(kuò) 吩咐(fēn) 继承(chénɡ) 商量(liɑnɡ) |
9、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B: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巴黎圣母院》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 C: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文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 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多才多艺,但他首先是诗人,他的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等。 |
10、 |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B: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C: 罗曼•罗兰的《列夫•托尔斯泰》不仅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 D: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 ,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
下面这两首诗都是咏荷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浑沌之死 A: 报浑沌之德 德:恩,恩情。 B: 异鸡无敢应者 应:作出反应。 C: 鸡已乎 已: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 D: 方虚骄而恃气 恃:凭着,依靠。 ( 2 )对下面句中加线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德全矣 其:指代训练的斗鸡。 B: 以视、听、食、息 以:用来。 C: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是以:因此。 D: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之:它的。 ( 3 )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独无有 译文:唯独浑沌没有七窍。 B: 尝试凿之 译文:(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 C: 犹疾视而盛气 译文: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D: 反走矣 译文:转身走掉了。 ( 4 )下面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浑沌之死》寓意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也从一个侧面警示世人:不按照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效果与愿望相悖。 B: 《庄子》想象大 胆,堪称瑰玮奇诡,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在《浑沌之死》中得到明显体现。 C: 我们可以从《呆若木鸡》中领悟出人生的大道理:认为人的处世如不断绝竞争之 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 D: “呆若木鸡”成为了成语,衍生出新的含 义:比喻人呆木不灵、失去知觉的样子,或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我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啰唆。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蔽,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义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 1 )请你说说题目“回家去问妈妈”的含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①张牙舞爪的风魔渐渐逼近了,狂风卷起漫天沙雨打在车窗上哗哗作响,整个天 空像是拉上了一条黄沙的幔帐,昏天黑地的,咫尺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耳边响着风魔吹奏的森人的警笛,卡车却在茫茫戈壁滩中抛锚。六个人缩在狭窄的车厢里瑟瑟发抖,血和呼吸仿佛早已凝固。死神一步步迫近,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恐惧。
②这是一个很小的剧团,要去戈壁滩的深处慰问一支驻扎部队。六个人里,年纪最大的四十二岁,是团长;年纪最小的十八岁,是剧团新成员。他们是一对父子。
③六个人在暴风雪里坚持了一天一夜。周围除了风雪,连飞鸟都见不到一只。天气越来越恶劣,死神近在咫尺。他们也曾试图丢下车子徒步前行,可是这打算很快被放弃了。走进这样的漫天风雪里,几乎等同于选择死亡。挤在车厢里,等风雪过去或者被救援人员发现,或许还有一丝生还的可能。
④又熬过一天。风雪仍然肆虐,世界只剩一辆被埋起半截的卡车。所有人都知道,假如黄昏以前仍然没有人发现他们,他们将会被无声无息地冻死在夜的戈壁滩。
⑤终于决定让一个人离开,徒步走进暴风雪中寻找救援。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假如运气好的话,那个人可以找到救援队并顺利返回,这样他们就能够得救。团长宣布完这个决定,静静地看着所有的人。
⑥没有人主动站出来。谁都知道一旦离开车子,生命会脆弱得如同高空中落下的鸡蛋——留在车厢里生还的机会,远比一个人在风雪中独行要大得多。
⑦可是必须有人走出去 或者找到救援,或者在雪地里死去。
⑧车厢里死一般寂静。每个人都面无表情。团长看看儿子,儿子急忙低下头——他的身体是六个人里最好的,或许他不能找来救援,但他可以在暴风雪里走得最远活得最长——他是寻找救援的最好人选。
⑨团长说现在必须做出决定。选到谁。谁就走出去。
⑩仍然没有人说话。
⑪团长说那么大家写在纸上吧,票数最多的人走出去。他掏出一张纸,撕成大小均匀的五个纸条。他将纸条分别递到五个人手里,说,写下来以后,交给我。
⑫大家用冻得僵硬的手在纸条上郑重地写下一个名字,然后将纸条小心地折好,交回团长。
⑬团长将五个纸条依次打开,表情越来越严峻。纸条全部看完,他长叹了一口气,把纸条递给他的儿子。他说,大家的意思,改不了。
⑭儿子从父亲手里接过纸条,一张一张慢慢地看。看完抬头,看父亲一眼,再看其余每个人一眼,然后推开车门走了出去。他没说一句话。他的眼睛里饱含泪花,表情很是悲壮。他深知走出车厢意味着什么。狂风裹挟着雪尘刹那间涌进车厢,车厢里的温度骤然变得更低。再寻找他,风雪里只剩一个越来越小的暗灰色影子——他在瞬间将自己淹进雪的海洋。
⑮剩下的五个人缩在卡车里,开始了一生中最漫长的等待——等待被救,或者等待死亡。
⑯他们还是得救了。不是因为团长的儿子领回了救援人员,而是因为暴风雪终于过去。救援直升机在空中发现了他们抛锚的卡车,又在三个小时以后,在雪地里找到团长的儿子。他走出去很远,那绝对是别人不能够达到的距离。事实证明,他的确是六个人里面最合适的人选。他努力了,可是没有用。他没有完成任务。他不是神,他只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年。
⑰人们没能将他救活。他的死去,看起来,毫无价值。
⑱整理遗物的时候,有人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五张对折的小纸条。
⑲五张纸条上,写着五个不同的名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