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凛冽 翻来复去 胜气凌人B: 憔悴 美不胜收 拖泥带水 C: 狼藉 粗制烂造 顾名思意 D: 籍贯 莫衷一事 左右逢源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渊(yuān)博 压榨(zhà) 锲(qì)而不舍 怒不可遏(è) B: 汲(jí)取 推敲(qiāo) 鲜(xiān)为人知 根深蒂(dì)固 C: 狡黠(xiá) 创(chuàng)意 孜(zī)孜不倦 拈(niān)轻怕重 D: 恭(gōng)喜 模(mú)式 不言而喻(yù) 义愤填膺(yìng) |
3、 | 下面文段中加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A: 类:像B: 属:类 C: 诎:同“屈”,弯曲 D: 历历:清清楚楚的 |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小说一般有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个要素,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C: 《芦花荡》是我国现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 D: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本单元我们还学了他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
5、 | 下列句子括号中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江苏省邳州市“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B: 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 C: 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 D: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 一个城市居民的良好素养是衡量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D: 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却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
7、 |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灯笼》的作者吴伯箫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 《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本文使用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C: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D: 《恐龙无处不有》是法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根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 |
8、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亵渎 灵柩 ( jiù ) 断章取义 涕泗横流 ( tì )B: 风骚 陨 ( yǔn ) 媚上欺下 恪尽职守 ( gè ) C: 妖娆 扶掖 ( yè) 重蹈复辙 怒不可遏 ( è) D: 喧嚷 恣睢 ( suī ) 无与纶比 气吞斗牛 ( dǒu)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每对读音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淡薄∕薄荷 狄港∕获得 歼灭∕纤细 馈赠∕溃退B: 绥靖∕精彩 阻遏∕歇息 苇塘∕纬度 撺掇∕逃窜 C: 执着∕著述 纳粹∕荟萃 点缀∕辍学 挣扎∕挣钱 D: 提防∕提纲 杀戮∕戳穿 趴下∕扒手 倾斜∕顷刻 |
10、 |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____________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 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③④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答谢中书书(吴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右溪①记(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②。水抵③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 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④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⑤香草, 以裨⑥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①右溪:唐代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元结任道州刺史时曾对它进行修葺。②营溪:谓营水,湘江上游的较大支流。③抵:击拍。④俾:使。⑤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⑥裨:补助,增添。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晓雾将歇(________) ②夕日欲颓(________) ③悉皆怪石(________) ④此溪若在山野(________) (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在 人 间 则 可 为 都 邑 之 胜 境 静 者 之 林 亭 ( 3 )翻译下面的语句。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 4 )“一切景语皆情语”,甲乙两文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点? |
①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②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 3 )“我想念昆明的雨”这句话分别出现在了课文第3段和第12段,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 决定成功的利器
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了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甲] 谓之“圣人”; [乙] 谓之“愚人”; [丙] 谓之“君子”; [丁] 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