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抚宁县第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微公益,就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
B: 随着“好奇号”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 , 这一原有观念正随着新的发现而慢慢改变。
C: 20l6“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増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D: 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息(qī) 空(lòu) 视(kuī) 无动于(zhōng)
B: 杂(rǒng) 滑(jī) 轻(miè) 相形见(chù)
C: 阔(chuò) 弱(léi) 执(niù) 鳞次比(zhì)
D: 拮(jù) 忌(huì) 酝(niàng) 随声附(hè)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
B: 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C: 张家界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D: 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 , 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
5、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zhù) 窃(bā) 物(shí) 然而止(jiá)
B: 笑(chī) 菜(qí) 防(dī) 毛骨然(sǒng)
C: 阴(mái) 荫(pì) 恣(suí) 根深固(dì)
D: 渎(xié) 禁(gù) 取(jǐ) 随机变(yìng)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嘶哑 天骄 濡养 相得益章
B: 呢喃 阴翳 缀满 彬彬有礼
C: 漫游 脏物 灰烬 李代桃僵
D: 飘逸 困厄 妄想 富丽堂黄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ào)首 黄(yùn) (zhēn)言 (jiá)然而止
B: (jí)责 蝉(tuì) (yǔ)偻 相形见(chù)
C: (qǐ)首 (shé)本 拘(nì) (jiān)不容发
D: 广(mào) (cèng)亮 愧(zuó) (jiǎo)揉造作
8、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做好服务工作,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B: 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 提到自己的母亲,儿子动情地说:“令堂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D: 古道热肠的小刘,同事请他帮忙,他满口答应:“我一定鼎力相助,您就放心吧!
9、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 )
A: 令尊、垂念
B: 奉陪、家严
C: 鄙人、高就
D: 劳驾、舍弟
10、名著阅读

学习和欣赏了不少的现代诗歌后,小米所在的班级将要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负责本次朗诵会的李老师发现,主持人为了串词而搜集的对艾青及其诗歌的评论里,混入了对其他诗人的评论,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 )


A: 他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
B: 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 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 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邂逅

(台湾)席慕蓉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

( 1 )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节中,诗人用“画”“抹”“添”“雕刻”等词语,既显示了岁月流逝的轨迹,也揭示了人们“自寻烦恼”的反常心理。
B: 诗人在第一节将“你”“我”类同的“雕琢”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便把“化妆”得严严整整的“你”“我”推向街角,展现擦身而过却不相识的场面。
C: 第二节中“请别错怪”一句仿佛是一种规劝,又仿佛是一种提醒,于娓娓而谈中解释了“漠然地不再相识”的本质。
D: 诗人在诗中把抽象的人生“世态”阐述得既含蓄深沉又细致入微,他含蓄地告诉人们,经常化妆打扮自己,并不能带来美丽,而只会使人更苍老。
( 2 )对这首诗写作特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语言平实,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B: 诗中运用比喻和比拟,既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又使全诗耐人寻味。
C: 第一节使用散句形成复沓的旋律,将“你”“我”交替显隐,使读者不觉得单一,平板。第二节使用整句,在活泼的诗行里让人品味全诗的旨趣。
D: 诗的一,二两节,互成因果,顺理成章。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1 )下列语句,朗读时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则/何时/而乐耶
B: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
B: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
C: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
( 3 )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二和第三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
B: 选文语言骈散结合,依文章内容而变化,既简洁凝练,又流利畅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 选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于起承转合之间传达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怀天下的理想襟抱。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豁达乐观的胸襟。
( 4 )下列诗句与本文的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最相近的一句是( )
A: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章 《背影》第六段并回答问题: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1 )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2 )哪些地方能看出父亲爱子心切?

松 子 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

“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 1 )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结合下文,指出“情怀”的含义。
答:
②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 2 )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判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是()

A: 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B: 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C: 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D: 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 3 )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坦然地________ ,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________ 。

( 4 )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这个人生道理是:

( 5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B: 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 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 “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的是“身边的事物”。
E: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很好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去年以来,有几部电影备受关注,如《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国》《少年的你》等,哪一部令你印象深刻?回顾电影的内容和自己的观影感受,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写作助手

可以就整部电影或其中的人物、情节来写,有需要可以对电影中事件进行概括归纳。

可以谈自己观看时的感受,也可以写你对电影的评价,注意联系社会现实、其他作品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僅有的幸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