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奥运村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B: 中语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C: 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发生。 |
2、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语言精练有力,警句较多,有的已经成为名言。 B: 本文开篇提出论点,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种种看法。 C: 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排比论证等方法,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D: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读书(求知)的目的、方法及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种种缺陷,鼓舞人们读书(求知)。 |
3、 |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
4、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1)(3)(5) C: (2)(4)(6) D: (1)(4)(5) |
5、 | 下列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国风光北国:北方的国家。 B: 大河上下大河:宽广的河流。 C: 原驰蜡象原:平原。 D: 山舞银蛇山:群山。 |
6、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瞥(piē)见 濒(bīng)临 娴(xián)熟 恹(yǎn)恹欲睡 B: 炽(chì)热 粲(càn)然 翘(qiào)首 摩肩接踵(zhǒng) C: 秀颀(qí) 奔丧(sāng) 遒(qiú)劲 沿溯(sù)阻绝 D: 田畴(chóu) 倦怠(dài) 蛮横(héng) 屏(bǐng)息敛声 |
7、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去掉“通过” 或“使”) B: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提高”改为“增强”,“基础”改为“前提”) C: 市文明办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更多人研究、了解国学经典。(将“了解”和“研究”调换位置) D: 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删去“不是”)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 , 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B: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 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 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
9、 |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 B: 对于有些重要的文章,他总是不求甚解 , 仔细地阅读。 C: 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 , 度人无数。 D: 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 |
10、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 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979年4月 ( 1 )第3节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请结合诗歌运用的意象具体分析。( 2 )第4节诗中,“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这三个短语的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 3 )诗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①百废具兴________ ②连月不开________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B: 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 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 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生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
方寸天地呈现历史画卷
①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望新中国邮票史,以各种历史事件为主题的邮票在方寸天地之间,再现历史,在艺术长廊中熠熠生辉。
②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原邮电部特发行5组邮票,其中的第五组,一枚一套,以油画《开国大典》为邮图。采用了大票幅设计而成。因油画原作长约4米、宽约2.3米,故将其移到方寸尺幅的邮票上时,就须将邮票作必要的“放大”。最终,这枚邮票横向尺寸超50毫米,这样的尺寸在新中国发行的纪念邮票中尚属首次。
③《开国大典》票幅的大空间,正与这幅油画所展现的大国气象相谐适。色彩鲜艳、富有视觉冲击力是油画《开国大典》的显著特征。遗憾的是,当时的邮票印制水平,还无法实现以原画彩色版式印制邮票。故而,这枚邮票只能采用单色印刷,但深沉庄严的紫红色泽,依然可以令人感受到节日的隆重与喜悦气氛。
④《开国大典》邮票采用雕刻版印刷印制而成,其以精微细巧的技艺,将大气恢宏的场面_____地刻画出来。开国元勋的精神面貌和天安门城楼的喜庆饰物,雕刻得精细而逼真,烘托出开国大典的盛况。这枚邮票忠实再现了油画原作形貌,传递出原作神韵,是线条力量的彰显,也是单色造型立体的艺术创造。
⑤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0世纪回顾》纪念邮票,邮票以八幅画面再现了中国人民在的领导下,发奋图存、英勇抗战,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社会主义中国高速发展的伟大成就以及令世界瞩目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画卷。方寸之间,尽显二十世纪沧桑巨变。
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一系列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主题邮票的发行,向世界展现出当代中国风采,尤为引人关注。如2013年起,以“中国梦”为题发行的系列邮票,以富有时代色彩的深蓝、金红、碧绿为主色调,以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嘉兴南湖红船、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等为主要图案,形象表达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大主旨。近年来,以“一带一路”为题发行的多套邮票,体现出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些邮票不仅展现了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状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欧班列等重大事件也被生动表现在邮票上。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新的经济发展成就,皆在邮票上以多套、多枚、多画面的形式重点表现。这些气势磅礴的景象在富有现代创新理念的艺术构思下,于方寸天地间彰显时代特色。
⑦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纪念日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大套纪念邮票。一组邮票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主题,深刻表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表达各族人民对新中国的衷心祝福,烘托举国同庆的节日气氛。
⑧品鉴这些方寸之间的历史画卷,领会新中国70年奋进历程,不仅可以重温历史,更能鼓舞激励今人。
( 1 )第4自然段空格处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________。
②1999年,《世纪交替千年要始》纪念邮票再视了中国一十世纪的沧桑巨变
③________。
④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邮票表现了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
( 4 )文章第2﹣4段不能互换,请说明理由。指挥风波
①社区里要搞“激情演唱会”,彭梅这一伙人“有组织”地唱了一个上午,可迟迟等不来指挥。
②新来的老胡就有点焦虑起来。他问彭梅:“指挥的人是哪个区的?”彭梅告诉他:“外地的,就住在附近。”老胡说:“外地的?干嘛让个外地人来指挥呀?他行吗?”彭梅说:“什么叫行呀,艺术感觉特棒!二胡拉得才好哪。”
③话音未落,刘民就到了。
④歌友们一阵夸张的欢呼,让刘民感到挺神气,又有点不好意思。接下来,彭梅便组织大家“开练”。先是《红梅赞》,接着是《歌唱祖国》……歌友们练得特别认真,练得激情澎湃,把刘民的情绪调动得也相当投入。他似乎比上一次指挥得更娴熟,更自信,更奔放,更有力度感了。刘民似乎感觉又回到了在煤矿搞演出的时候。
⑤刘民指挥得有点陶醉,同时也感染了一些歌友,这时,始终站在一边的老胡说话了。他说:“这就是你们请来的指挥?”彭梅问他:“怎么样,专业不专业?”老胡没有吱声,他 (A.似笑非笑
B.一本正经)地看着刘民,先是叫了一声:“刘老师。”
⑥说实话,这么长时间,刘民总听歌友们称他为老板。老胡这一声“老师”叫得让刘民都有点感动了。他微笑地看着老胡,问他:“什么事?”老胡说:“没什么事,就是想问问刘老师在什么单位工作?”刘民说:“我没单位。”这时,彭梅狐疑地看着老胡:“您问人家在哪单位干嘛?凑到一块,不都是唱歌的吗?”老胡说:“不是那意思,就是想问问这老师是干什么的。”
⑦刘民一看老胡那种较真儿的样子,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告诉老胡,他是开餐馆的。
⑧老胡点点头说:“这就对了。”
⑨彭梅不解地看着老胡,问他:“什么叫对了?”
⑩老胡说:“您没瞧他指挥时的架势呀?一掂一掂的,嘿,整个一掂勺的!”
⑪老胡一边说,一边摹仿着炒菜掂勺的动作,还一挺肚一挺肚的,特别滑稽。
⑫众人哄然大笑。
⑬刘民顿时怔住。他感到全身的血液都刷地涌到了脸上,涨得通红,他很想说一点什么,但刘民什么也没说。看着表面上洋洋得意,却分明透出几分斗鸡神情的老胡,刘民不想理他。等所有的人都笑完了,平静了,刘民才告诉彭梅,说他得先走一会儿。彭梅一愣说:“刚练这么一会儿怎么就走呀?”众人也说:“还没过瘾呢,怎么也得再练一会儿。”刘民原本想笑一下,显得轻松些,不知怎么回事,却一点都笑不出来。他说:“对不起,我还得回去掂勺呢!”说完,便硬着脖子走了,头也没回。
⑭刘民一走,众人的表情都一下子严肃了。彭梅不满地看着老胡,怪他说话太不客气。其他的人也小声议论,有的说,刚来头一天就出这事儿。有的说,既然想一起玩,就得讲团结。其中一个老太太说得最好了,她说,这不是团结不团结的事。
⑮对于众人的议论,老胡却嗤之以鼻,他鄙夷地说:“干嘛啊?他是谁呀?一个掂大勺的,外地的!怎么啦?”老胡面红耳赤,挑衅般地扫视着众人,他一边说着,一边拍着自己的大腿,情绪相当激动。
⑯一时间,歌友们谁都不吱声了,面面相觑。
(节选自《大声呼吸》,有删改。作者:荆永鸣)
( 1 )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起因:社区“激情演唱会”排练,大家等待指挥的到来。→经过:________→结果: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为第⑤段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结合语境说说理由。A.我不想停止追寻的脚步,我不想成为同学眼中的另类,我不想就这样落伍…….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太多不想出现的情况。而这一些“不想”往往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影响过自己,那么借此机会向大家倾诉一下吧!
请以“我不想 ”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③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B.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①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②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释义;坚定的志向是什么也不能打败的)
要求:①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④字迹清晰,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