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伫立(chù) 叱咄(chì) 褶皱(zhě) 惟妙惟肖(xiào) B: 拮据(jū) 绮丽(qǐ) 倔强(juè) 期期艾艾(ài) C: 伧俗(cāng) 哂笑(shěn) 绯闻(fěi) 鲜为人知(xiǎn) D: 荣膺(yīng) 惩戒(chéng) 柔嫩(nèn) 妄自菲薄(fěi) |
2、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总是妄自菲薄 , 在班里很孤立,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很自卑的人。B: 有创造力的青年一代总是能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C: 深圳地标“京基100”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无与伦比。 D: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说个不停。 |
3、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那段日子里,每当我的思念 得将要溃堤时,竟是书中许多句子和意象安慰我、帮助我平静下来。 ⑵每年中考期间,宁波市交警部门就会根据当时的实际交通情况,对部分路段采取临时交通 等措施,保障了考试顺利进行。 ⑶戏台楼口百子图这组浮雕,人物造型神情兼备, ,刀法精湛,体现了明清时期宁波木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A: 汹涌 管制 惟妙惟肖B: 汹涌 管辖 绘声绘色 C: 冲刷 管制 绘声绘色 D: 冲刷 管辖 惟妙惟肖 |
4、 | 对下面一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处处蛙”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 C: “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 “敲”字用得精妙,再以“闲”字修饰,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坦然。 |
5、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B: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 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
6、 |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A: 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B: 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 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 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
7、 | 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鲁迅,原名周作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勒特上尉的信》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雨果,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 《大道之行》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著作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编著的。 |
8、 | 指出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屠惧,投以骨。 B: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C: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月考,使我认识到我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 B: 学习态度是否踏实,是我们成绩提高的前提。 C: 我校进行了消防演练,增强了我们的安全防范。 D: 我们初中学生,一般的说,都有自学意识。 |
10、 | 下面材料中,其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亲爱的敏,当年同窗,我幸得在下的悉心照顾,二十年的友谊我怎会忘记呢,当年分别时你惠赠我一块表,我至今仍然视若珍宝。 A: 同窗 B: 在下 C: 惠赠 D: 视若珍宝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意为“飘飞的蓬草”,在这里如何理解?( 2 )请找出本诗中千古传诵的写景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一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阡陌交通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 4 )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B: 阡陌交通 指小路 C: 率妻子邑人 妻子和儿女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 5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6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做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________ | ________ |
创痛 | 不朽 |
例句: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天坛古柏
肖复兴
天坛位于北京市永定门内大街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家祭天祈谷处。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在植物之中,比起娇艳的花草,柏树具有长久的生命。人类和古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哪怕是帝王,都是无法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木相匹敌的,人在这些千年古柏面前,显得很渺小。
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荫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圜丘,也是不适合的。只有古柏,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
从祈年殿和圜丘俯瞰四周,天坛古柏巍然屹立在雄浑庄重的古建筑周围,蓊郁森森,高大威严,像是元帅麾下庄重威武的将士;很难设想,天坛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古柏,那些杂花新树,只会是一片花拳绣腿。或许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复制几个天坛,却绝对不能复制出这里的参天古柏。
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它是斜躺在那里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
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旺盛如年轻的时候。每一次经过,我都要站在它身边看一会儿,有时会觉得它如同一尊卧佛,洞悉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有几分幽邃和神秘。
这棵古柏,我小时候就见过,几十年过去了,它还斜卧在那里,只是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现在被铁栏杆围起来了。几十年过去了,我垂垂老矣,它还是像以前那样的枝繁叶茂。几十年算什么,几百年都过去了,它不是照样青春如昔吗?如今,它的树根处,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枝丫,许多青草也爬满四周,甚至缠绕上它苍老皴裂的躯干。面对这样的柏树,你会不会产生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
夏天,我坐在它对面画它,觉得它越发枝叶茂密、浓郁苍绿,如一潭深湖。我一遍遍端详它,仔细看遍了它的浑身上下,忽然,觉得它好像在对我讲话,只是我听不懂树的语言。
古柏很有特色,尤其是天坛的古柏,因融入苍茫的岁月而富于历史感的力度和深度。当年,梵高居住在法国阿尔的时候,很爱画柏树,即使病重住进圣雷米疗养院里了,还斜倚着躺椅,颤抖着手,画着疗养院里的柏树。他说:“柏树在线条和比例上都很美,像埃及的方尖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以这样崇高的比喻评价柏树。
史铁生对地坛的古柏情有独钟,说它们“纠缠在一起的枝条,像是岁月无声的撕扯”,说“这些和树干扭曲在一起的大藤蔓有特殊的故事感”。
面对柏树,梵高是画家的角度,史铁生则是作家的角度。梵高强调它们特殊的美和美术的元素,史铁生强调它们的故事感和历史感等更多文学的元素。或许,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丰富而准确地概括天坛里的古柏给予人们的启示,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它们。
有一天,我到北大参观塞克勒博物馆,忽然看见院落里的石座上放着一块日晷,由一根针一样细的支柱支撑,呈斜立状,指向天空。我一下子想起,天坛里的这棵古柏不也是斜立着吗?而且,比日晷的倾斜度还要大。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天人合一,与人相和谐。
天坛古柏,不仅是“活的文物”,更是“国之瑰宝”!
(摘自《人民文学》2020.10 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还斜倚着躺椅,颤抖着手,画着疗养院里的柏树。(赏析加点词)
②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赏析句子)
( 4 )文中写梵高和史铁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作文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风景,挺拔巍峨的高山是风景。百花盛开的田野是风景,静谧清幽的校园是风景。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姿是风景,教室里埋头苦学的背影是风景。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