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烟台市体育运动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chù) 咄(chì) 皱(zhě) 惟妙惟(xiào)
B: 拮(jū) 丽(qǐ) 强(juè) 期期艾(ài)
C: 俗(cāng) 笑(shěn) 闻(fěi) 为人知(xiǎn)
D: 荣(yīng) 戒(chéng) 柔(nèn) 妄自薄(fěi)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总是妄自菲薄 , 在班里很孤立,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很自卑的人。
B: 有创造力的青年一代总是能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C: 深圳地标“京基100”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无与伦比
D: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说个不停。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那段日子里,每当我的思念 得将要溃堤时,竟是书中许多句子和意象安慰我、帮助我平静下来。

⑵每年中考期间,宁波市交警部门就会根据当时的实际交通情况,对部分路段采取临时交通 等措施,保障了考试顺利进行。

⑶戏台楼口百子图这组浮雕,人物造型神情兼备, ,刀法精湛,体现了明清时期宁波木雕工艺的最高水平。

A: 汹涌 管制 惟妙惟肖
B: 汹涌 管辖 绘声绘色
C: 冲刷 管制 绘声绘色
D: 冲刷 管辖 惟妙惟肖
4、

对下面一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A: “家家雨”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
B: “处处蛙”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
C: “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 “敲”字用得精妙,再以“闲”字修饰,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坦然。
5、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B: 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
C: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D: 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6、

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A: 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 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 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 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7、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鲁迅,原名周作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深受读者青睐。
C: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勒特上尉的信》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雨果,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 《大道之行》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著作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编著的。
8、指出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屠惧,投以骨。
B: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C: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月考,使我认识到我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
B: 学习态度是否踏实,是我们成绩提高的前提。
C: 我校进行了消防演练,增强了我们的安全防范。
D: 我们初中学生,一般的说,都有自学意识。
10、下面材料中,其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亲爱的敏,当年同窗,我幸得在下的悉心照顾,二十年的友谊我怎会忘记呢,当年分别时你惠赠我一块表,我至今仍然视若珍宝


A: 同窗
B: 在下
C: 惠赠
D: 视若珍宝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意为“飘飞的蓬草”,在这里如何理解?
( 2 )请找出本诗中千古传诵的写景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一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________》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 2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阡陌交通________ ②便还家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不足为外人道也。

( 4 )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B: 阡陌交通 指小路
C: 率妻子邑人 妻子和儿女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 5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 6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做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 1 )为文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 2 )文中的两处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 3 )在这个文段中,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 4 )作者为什么说“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 5 )在段末,作者为什么说“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 6 )仿写句子。

例句: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坛古柏

肖复兴

天坛位于北京市永定门内大街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家祭天祈谷处。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在植物之中,比起娇艳的花草,柏树具有长久的生命。人类和古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哪怕是帝王,都是无法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木相匹敌的,人在这些千年古柏面前,显得很渺小。

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荫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圜丘,也是不适合的。只有古柏,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

从祈年殿和圜丘俯瞰四周,天坛古柏巍然屹立在雄浑庄重的古建筑周围,蓊郁森森,高大威严,像是元帅麾下庄重威武的将士;很难设想,天坛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古柏,那些杂花新树,只会是一片花拳绣腿。或许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复制几个天坛,却绝对不能复制出这里的参天古柏。

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它是斜躺在那里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

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旺盛如年轻的时候。每一次经过,我都要站在它身边看一会儿,有时会觉得它如同一尊卧佛,洞悉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有几分幽邃和神秘。

这棵古柏,我小时候就见过,几十年过去了,它还斜卧在那里,只是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现在被铁栏杆围起来了。几十年过去了,我垂垂老矣,它还是像以前那样的枝繁叶茂。几十年算什么,几百年都过去了,它不是照样青春如昔吗?如今,它的树根处,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枝丫,许多青草也爬满四周,甚至缠绕上它苍老皴裂的躯干。面对这样的柏树,你会不会产生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就像我们的民族一样。

夏天,我坐在它对面画它,觉得它越发枝叶茂密、浓郁苍绿,如一潭深湖。我一遍遍端详它,仔细看遍了它的浑身上下,忽然,觉得它好像在对我讲话,只是我听不懂树的语言。

古柏很有特色,尤其是天坛的古柏,因融入苍茫的岁月而富于历史感的力度和深度。当年,梵高居住在法国阿尔的时候,很爱画柏树,即使病重住进圣雷米疗养院里了,还斜倚着躺椅,颤抖着手,画着疗养院里的柏树。他说:“柏树在线条和比例上都很美,像埃及的方尖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以这样崇高的比喻评价柏树。

史铁生对地坛的古柏情有独钟,说它们“纠缠在一起的枝条,像是岁月无声的撕扯”,说“这些和树干扭曲在一起的大藤蔓有特殊的故事感”。

面对柏树,梵高是画家的角度,史铁生则是作家的角度。梵高强调它们特殊的美和美术的元素,史铁生强调它们的故事感和历史感等更多文学的元素。或许,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丰富而准确地概括天坛里的古柏给予人们的启示,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它们。

有一天,我到北大参观塞克勒博物馆,忽然看见院落里的石座上放着一块日晷,由一根针一样细的支柱支撑,呈斜立状,指向天空。我一下子想起,天坛里的这棵古柏不也是斜立着吗?而且,比日晷的倾斜度还要大。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天人合一,与人相和谐。

天坛古柏,不仅是“活的文物”,更是“国之瑰宝”!

(摘自《人民文学》2020.10 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将人类和古树相比,又举帝王的例子,突出表现人类在古柏面前是渺小的。
B: 文章以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写出“我”对古柏从畏惧到敬仰的心理变化。
C: “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我坐在它对面画它”,表现“我”对天坛古柏的深情。
D: 文章语言细腻,意味隽永,在平常事物中写出对生活的感受及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 2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天坛的古柏?请简要概括。(答出三点即可)
( 3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还斜倚着躺椅,颤抖着手,画着疗养院里的柏树。(赏析加点词)

②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赏析句子)

( 4 )文中写梵高和史铁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5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风景,挺拔巍峨的高山是风景。百花盛开的田野是风景,静谧清幽的校园是风景。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姿是风景,教室里埋头苦学的背影是风景。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给的完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