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请选出对杜甫《春望》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B: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 C: 这首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期收到家书,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作者读家书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D: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传奇古装巨制《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进入开机倒计时阶段,其讲述的是即便面对阴风诡雨,也依然有一群人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B: 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少快递公司进行了自建门店、合作便利店、智能快递柜等方式。 C: 我国空军飞行员驾驶歼-20飞机在第11届中国珠海航展上做试飞展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 D: 在北京市政府首先出台调控政策抑制市场过热之后,包括杭州、上海南京等20多个城市也纷纷出台政策对楼市进行调控。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 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
4、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星光璀璨,汉字是它的基石。 B: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 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令人流连忘返。 D: 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 |
5、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话时必须有明确的中心,正如口才大师卡耐基所强调的“你应该紧守自己说话的主题。” B: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咏物抒怀的文章。 C: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D: 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
6、 |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B: 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C: 一个人能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
7、 | 把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处是( )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是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和幼年启蒙读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较为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让人产生了敬畏之心。(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A: A B: B C: C D: D |
8、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亘古(gèn) 山巅(diān) 目不窥园(kuī) 惩罚(chéng) B: 校对(jiào) 锲而不舍(qiè) 揩桌(kāi) 怪诞(dàn) C: 深恶痛绝(wù) 炽痛(chì) 哽住(gěng) 哺育(pǔ) D: 字帖(tiè) 机杼(zhù) 污秽(huì) 沥尽心血(lì) |
9、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首歌谣,不但口头唱,还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指使用纸和笔以前的时代而言) B: 于是所谓文艺,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C: 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海鸥在暴风雨前头哼着,——哼着,在海面上窜着,愿意把自己对于暴风雨的恐惧藏到海底里去。 ![]() |
10、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B: 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精品已结集出版,春华秋实,美不胜收。 C: 星期天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快速做完了,后来破爸爸发现,他严厉地批评了我。 D: 白求恩同志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他亳不利己专门利人。 |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西 楼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昌某,父为国子①助教,随任在京。偶过延寿字街,见书肆中一少年数钱买《吕氏春秋》,适堕一钱于地,某暗以足践之,俟其去而俯拾焉。旁坐一翁,凝视良久,忽起,叩某姓氏,冷笑而去。 后某以上舍生②入誉录馆③,谒选④,得江苏常熟县尉,束装赴任,投刺⑤谒上台⑥。时潜庵汤公⑦巡抚江苏;十谒不得一见。巡捕传汤公命:“今某不必赴任,名已挂弹章⑧矣。”问所劾何事,曰:“贪。”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⑨误。急欲面陈。巡捕入禀,复传汤公命曰:“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且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地方官,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请即解组⑩去。”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渐愧罢官而去。 (清·沈起凤《谐铎》) 【注释】①国子:国子监,古代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兼最高学府。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通过公试授官。③誉录馆:古代考试机构。④谒选:在吏部等候选派。⑤刺:名片。⑥上台:上司。⑦潜庵汤公:汤斌,字孔佰。清代某著名清官。⑧弹章:弹劾的奏章。⑨舛:chǎn,差错。⑩解组:解下印纹,指辞官。 ( 1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后某以上舍生入誉录馆 扶苏以数谏故 B: 能不为纱帽下之窃贼乎? 辍耕之垄上 C: 逐渐愧罢官而去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D: 父为国子助教 好为《梁父吟》。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俟其去而俯拾焉________ ②十谒不得一见________ ( 3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某自念尚未履任,何得有赃款,必有舛⑨误。 ②其始悟日前叩姓氏者即潜庵汤公,遂惭愧罢官而去。 ( 4 )请概括潜庵汤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文章有删改)
( 1 )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________——放贼——送鱼——________
( 2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二段的作用。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 4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材料:十分重视家风传承,他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还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
独腿人生
①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与闹市区保持一段距离,下公交车之后,若步行,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②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见我犹豫,车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③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块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我情不自禁看他:他穿着人力三轮车夫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岁的年纪。
④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向前滑行,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右腿上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座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⑤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⑥前面是一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探,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⑦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⑧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呀!”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呀!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还带的是两个人。”
⑨他说:“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⑩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
⑪我很想打听一下他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⑫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⑬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的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2元钱。
⑭我正要离开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但此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⑮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 1 )文章以“独腿人生”为题,有什么作用?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探,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 3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三轮车夫有哪些值得赞赏的品质?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作文。
在青春路上,你不愿意言听计从,不愿意唯唯诺诺。你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不想长大,是因为不想过早失去童年的那份纯真;不想哭,是因为不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脆弱;不想回头,是因为不想让自己丢掉了前行的信心与勇气……青春的你,一定在自己的心底里有很多的“不想”,那就请你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展现出思想的美丽吧!
请以“我不想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
出真实感受;③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