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自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里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④③ D: ①④③② |
2、 |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朗润 绝别 祷告 翻来复去 B: 化妆 瞭亮 鉴赏 人生鼎沸 C: 渊博 确凿 和蔼 喜出望外 D: 绅士 分岐 心绪 油然而升 |
3、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的阵地。 B: 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C: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D: 这部小说的情节抑扬顿挫 , 读起来激动人心。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缄(qiān)默 强(qiǎng)词夺理 壬(rén)戌 八分有奇(jī) B: 龟(guī)裂 挑拨离间(jiàn) 多髯(rán) 石青糁(sǎn)之 C: 拙(zhuō)劣 暴风骤(zhóu)雨 篆(zhuàn)章 悄(qiǎo)怆幽邃 D: 瞭(liáo)望 行(xíng)将就木 器皿(mǐn) 俶(chù)尔远逝 |
5、 | 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 ) A: 孔子 B: 司马迁 C: 屈原 D: 汉武帝 |
6、 |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
7、 | 下列句子中配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 ①②⑤④③B: ②①⑤④③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
8、 | 选出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B: 他不能自已地扬起手往桌子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C: 教室里太吵太闹,难得心清如水都不行。 D: 班会上,班主任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 |
9、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后被尊为儒家经典。B: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 “他担任九年级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后瘦了八九斤,为啥?亚历山大呀!”“亚历山大”巧用谐音,突出了工作压力之大。 D: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人们都认为清明节的起源是悼念投汨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其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形式多样造成的。B: 中央电视台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感动中国”栏目,该栏目所选出的每一个年度人物或团队都具有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C: 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D: 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的饮水品质。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
对比阅读,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秦穆公谓伯乐日:“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日:“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②也。臣有所与共担缦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日:“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日:“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日:“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释】①子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1í):纯黑色。 ( 1 )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 B: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质) C: 秦穆公谓伯乐曰(对……说) D: 穆公不说 , 召伯乐(高兴) ( 2 )下列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之不以其道 又安知天下之马也 B: 不以千里称也 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C: 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也 D: 而伯乐不常有 三月而反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 4 )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要求断两处。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 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不能被识别。 B: 甲文末的“其真不知马也”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点明了文章主旨。 C: 乙文中秦穆公对九方皋找到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D: 乙文告诉我们有时为了追求事物的本质,往往会对事物的非本质方面有所忽略。 ( 6 )请你联系乙文的文意,给下面的句子对下联。 上联:世上岂无千里马 下联:________ |
【甲】
世上最温暖的花
①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馨着大地和农人的心。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不停地忙碌了。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
②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
③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等大多数花朵全白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棉田里,母亲头裹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朵棉花收进棉兜里。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④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它们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暖,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
⑤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等我有了女儿后,每到冬天女儿都会穿着母亲做的小碎花棉裤棉袄,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娇好,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
⑥棉花,世上最温暖的花,也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棉不断,母爱不断,温暖不止。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温暖,就有了热度。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3期
【乙】
棉花!棉花!
①什么样的词,无论如何也没法大声念出来?
②是棉花。
③你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地说出来——棉花!棉花!
……
④母亲和几位阿姨各占据被子的一边,专心致志地忙活着,银针闪烁,长线飘飘,她们看上去强壮、结实、胯骨宽大,头发和乳房却日渐干枯荒芜,这是无尽的生育和劳累所致。缝被子时,她们把身子低伏下去,像对棉花表达虔诚的敬意,又像满心满怀去拥抱棉花。她们圆润、臃肿,铅华褪尽,是另一种棉花。
⑤人们热情歌颂这世界的山川河流、名花异草,高声赞美这个世界的飞扬、伟岸和多姿多彩,可有谁会注意到它的底座——棉花?正是棉花给予这世界广大的慈悲、安宁和贴心贴肺的温暖,但没有人会常常想起它,偶尔一次在逆境的寒风中裹紧棉袄拥一拥被子想起了棉花,也没法大声赞美放歌抒情,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说出来——棉花!棉花!
——摘自《散文》2006年第2期
( 1 )思考文题:①甲文文题“世上最温暖的花”有何含义?②乙文文题为什么连用了两个感叹号?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若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作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