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济南市济阳县济阳镇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

③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④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⑤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A: ⑤①③④②
B: ⑤④②③①
C: ④⑤③②①
D: ④③⑤②①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游玩。
B: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其一处也。名:说出。
C: 前人之述矣。备:准备。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站在演讲台上,用目空一切的气势征服了全场观众。
B: 济南龙洞景区,山势高峻,树木丛生,置身其中让人不由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C: 李子柒的视频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每一条都别有用心 , 流动着丰富的田园气息。
D: 我们坚信教育是一件美好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违背教育原则的。
4、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草木萌发 周而复始 消声匿迹 风雪载途
B: 天空晴朗 大地苏醒 冰雪溶化 草长莺飞
C: 采积种子 花香鸟语 次第开放 物候观测
D: 不毛之地 川流不息 丢三落四 衰草连天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使袁绍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一统北方。
B: 关羽在进攻樊城时中了毒箭,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皆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
C: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智”的化身,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水淹七军、空城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无一不彰显着诸葛亮非凡的才华。
D: 刘备带兵伐吴,树栅连营,纵横七百余里,皆傍山林下寨。陆逊设计火烧蜀军连营。蜀军大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最后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B: 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
C: 两句“纵我不往”,以质问的语气、讨伐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指责。
D: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能产生共鸣。
7、

下列划线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熟 和
C: 起
D: 讯 原
8、下面对《格列佛游记》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 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
B: 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大人国的风俗习惯。
C: 天空中的鹰错把格列佛住的箱子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D: 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B: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 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10、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刻/永 酷/家/恰/
B: 不/布/发 要/持 凶/厌
C: 红/息/风 发/咆/
D: 要/外 教/留/停 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当时作者已经被贬谪为江州司马。②返照:阳光倒影。③水蘋:水上浮萍。④不道:不是说。

( 1 )诗歌前三联展现了一幅明媚动人的南湖早春图,请你描绘出颔联中美丽的画面。
( 2 )诗人刻画景物特征可谓一语传神,说说“翅低白雁飞仍重”中“重”字的妙处。
( 3 )此诗与《钱塘湖春行》都写的是早春之景,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宋)苏辙
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释]①高安:地名,今属江西。②岌嶪[yè]:危急的样子。③震掉:惊恐。④葱蒨[qiàn]: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字。
①余得罪高安( ) ②渡桥而 ( ) ③汇大车轮 ( ) ④水之变 ( )

( 2 )下列加线字与“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中“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

A: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B: 受地先王
C: 皆以美徐公。
D: 公与之乘,战长勺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篇即点明这次游山的时间、地点和机缘,叙事简洁。
B: 文章层次井然:先写栖贤谷,后写栖贤寺。写谷先写水,后写石;写寺,先写位置,再写寺内僧堂。
C: 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且与三峡作比,表现了水声势浩大、险急、多变等特点。
D: “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这几句从形和色两方面描绘“杉松竹 箭”,使景色鲜明突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亲亲麦子

①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

②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颗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③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④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互期待、相互拥有。

⑤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芒如剑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又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

⑥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⑦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选自《诗意的栖居》)

(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运用准确细致又充满热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作品生动形象,显得很有文采。
C: 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⑤段,他吃下鲜嫩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
D: 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
( 2 )从以下两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进行赏析。

①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

②父亲去看麦子的长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

( 3 )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3D生物打印

①今年7月,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团队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辅助的耳廓塑形再造手术,让一位右耳廓先天发育不全的女孩再次长处一个正常的新耳朵。

②早在2009年,瑞士伯尔尼的研究人员就使用3D打印机制作出了尺寸精确的人拇指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3D打印机、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以及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会形成坚硬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在支架上便可培养成人拇指骨。

③但是那些只由柔软的细胞组成的器官并没有这些支撑物,像心脏、肝脏等复杂器官的3D制造,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合适的支架。

④随着科技发展,也许打印更复杂的器官将不需要太久,因为支架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以3D生物打印“血管”为例:科学家先是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接着在3D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分别灌注活细胞和水凝胶,这种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彩色打印机时在不同墨盒中注入不同的墨水是一样的。喷头喷出的微小液滴中都包含了数万个细胞,它们会以数百微米的精度分布在水凝胶支架的周围,成为人体组织模型。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⑤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符合搭桥手术需要的血管,对人体既不会有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因为制作血管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患者自身。

⑥目前,3D生物打印技术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组织,离打印复杂器官的目标还有数年的距离,但是研究者们对它充满信心。在这种技术成熟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个人专属的器官库,随时可以打印只适合自己的身体器官。因为器官衰老和死亡这件事也许可以避免,健康的肉体将会与健全的思维存在同样长的时间。

( 1 )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3D生物打印”下一个定义。

( 2 )第④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耕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书写规范;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与考生个人信息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嗳你い一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