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袁州区彬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竹(biǎn) 然(mù) 雕(sù)
B: 咀(jiáo) (dǎn)土 (diē)倒
C: 囫(lùn) 钢(kuī) 踌(chú)
D: (qiáo)首 (níng)视 (jǔ)丧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公民信息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不仅势在必行,更是______。

②然而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______。

③我的心还在喷涌着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_____着一种热情。

④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_____又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

A: 燃眉之急 无孔不入 汹涌 暖和
B: 刻不容缓 无处不在 泛滥 柔和
C: 刻不容缓 无孔不入 澎湃 暖和
D: 燃眉之急 无处不在 泛滥 柔和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号召当时的共产党人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B: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植树的男人》,作者是美国作家让·乔诺。
C: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的一封书信,目的在于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培养自己的品德。
D: 《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了作者少年时期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经历,阐述了困难对于人生的意义。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专利战已成为手机巨头们的一种竞争利器,在国外“战场”上,苹果、三星、高通等科技巨头之间的专利大战打得如胶似漆
B: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C: 似白杨挺拔向上,抗寒抵风,不折不挠;如红莲洁身自好,高标清操,不蔓不枝。
D: 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命运才舍得把美好的事物回馈给你。即使是碰上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一定是妙手偶得的结果。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蝈蝈与蛐蛐》——法国——济慈
B: 《陈涉世家》——西汉——司马迁
C: 《故乡》——小说——鲁迅
D: 《敬业与乐业》——近代——梁启超
6、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艺术家不仅要创作优秀的作品,还需要具备恃才放旷的个性,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 许多网友转载了《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的文章,专家指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微波炉加热与常规加热对食物的影响基本相同。
C: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了。
D: 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希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7、

下列词语中字形或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lán)珊 虬枝 (qīn)差 毛骨悚然
B: (zhàn)蓝 庇护 (xī)戏 唾手可得
C: (bìng)溅 沉淀 (jiàn)或 明辨是非
D: 彷(huáng) 恐吓 狭(ài) 锲而不舍
8、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 张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D: 他的事迹,如此地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智取生辰纲”家等情节,刻画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的形象,他因此成为读者喜爱的智者化身。
B: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情感”,正因为法布尔喜欢赋予昆虫人的情感,《昆虫记》才让读者如此痴迷。
C: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这段话,体现了她独立倔强的个性和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
D: 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又“奇招灭火灾”。他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
10、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使 原子 气 丁道 猜

A: qǔ qīn xiè zhào shuì cè
B: qū qīng xiè zhào suì cè
C: qū jīng xiè zhào suì chè
D: qū qīng xuè zào suì ch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王维的《鸟鸣涧》,完成题目。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家附近。

( 1 )诗中 字突出了春夜山涧的特点。

( 2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 3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选自[清]张潮《虞初新志》

【乙】濮仲谦雕刻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

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选自[明]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粥粥:卑恭和顺的样子。②勒:刻。③两:两倍。④款:在书画雕刻作品上的签名题字。⑤润泽:受到好处、恩惠。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

①罔不势象形________ ②贻余核舟一________

③价两计________ ④辄自之________

( 2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仲 谦 名 噪 甚 得 其 一 款 物 辄 腾 贵。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

( 4 )同为从事雕刻工作的手工艺人,王叔远的手艺“________”,濮仲谦的手艺“________”,都让人叹为观止。不同的是,《核舟记》侧重于对核舟的介绍,《濮仲谦雕刻》则侧重于对人物的塑造。请结合【乙】文的具体内容,分析濮仲谦的人物形象: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狗王周骐圣
囧叔
①狗王周骐圣的诊所在东郊的一个村里,三间门脸儿平房,地上连地砖都没铺。正对街门的墙上挂着面锦旗,上绣“狗王”两个斗大的金字。
②周骐圣的相貌体格实在不适合当医生。此人身材过高,肩膀过宽,且面目凶狠,相貌粗豪;两道浓眉斜插入鬓,一对环眼皂白分明突出眶外,连鬓络腮短钢髯,压耳毫毛好像抓笔一般。光是我到诊所给狗治病的那段时间,就目睹了不下十起医患纠纷,传闻说曾经有个老头让他给一只耳朵缺了一块的金毛注射安乐死,第二天老头的儿子儿媳就跑到诊所大吵大闹,说周骐圣不做检查就把狗给弄死了,是“草菅人命”。原来女的怀了孕,公公怕金毛太闹腾才出此下策。还有一部分是嫌周大夫手太重,或诊疗手段太粗鲁,或怪他在诊室里抽烟,他的恶名也就跟着他的医术一同风生水起了。
③有天他的诊室又出事了。一头大白熊虚弱地缩在屋檐底下喘着气。一对情侣吵的内容似乎是治病太贵,男的不想治了,女的不干。我正琢磨着,谁也没想到那男的突然大步走到屋檐下,左手抓脖子,右手揪尾巴,两膀一晃,“嗨”的一声把大白熊举起来,往东墙上“砰”地一摔。这一下事发突然,又快又狠,谁也没防备。狗弹在墙上,“吱”了一声,落在地上扭曲成一个奇怪的姿势,不动了。
④这回女的也不哭了,那男的啐了口痰,阴阳怪气地叫道:“还治吗?还治不治了?”周骐圣不知道什么时候闯过去,双手掐着脖子把这小子提了起来。屋里几个护士和医生都出来了,拉腿的拉腿,抱腰的抱腰,好容易把周骐圣拉开了。周骐圣回头怒道:“看我干什么!看狗去!”于是两个医生把大白熊抬进屋里去了。此时雨势不小,周骐圣全身都湿透了,头发却根根直立,挨揍那小子也不示弱:“老子在咱们村儿,还没人敢动老子,你给我记着,我是豹子,你打听打听,谁不知道豹子?”
⑤周骐圣也不示弱,淡淡地答道:“想找碴儿随时来,我周末不上班,你可以上我家找我,就在铁道边那独院儿,你打听着来,带多少人都行。”
⑥第二天是周六,我和几个小伙伴拨草寻蛇一般艰难地赶往周宅,远远看见豹子带着一伙人从另外一个方向来了。我们紧跑几步来到院墙拐角挡住身形,等着万一出事好抄他们的后路。
⑦豹子来到院门口站住,举起一根棍子咣咣砸门。我半蹲着身子,屏住呼吸,准备随时往外蹿。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这边一砸门,门分左右,周骐圣绝尘而出,势如奔雷地穿过人群,直取豹子首级。不过这听起来不像周骐圣,像文泰来。我正想着,门开了,同时,我从没想过的一种熟悉的巨大噪声响了起来。那是几十条狗同时吼叫的声音。接着,一大群体型各异色彩缤纷的狗破门而出,刨得泥水四溅。这些狗每一只都戴着一条黑色三角领巾,中间一个白月光儿绣着“周”字,它们训练有素,进退得法,其战法宗旨大概是:雷声大雨点小,威慑大于打击。整个战场迸发出热情澎湃的吼叫,中间当然掺杂着凄惨的哭喊声。豹子早就丢盔弃甲,棍子不知道扔哪儿去了,被四条西施追得渐行渐远,其党羽也被剩下的大狗小狗撵得四散奔逃。
⑧周骐圣抱着肩膀靠着门,脖子上也系着一条黑领巾,面带冷酷的微笑。定睛一看,我又吃了一惊——他左腿边蹲着一条耳朵缺了一块的金毛。看到我走过来,这位保镖憨厚地伸出舌头笑了。
⑨“好家伙,够邪乎的啊!”我拍了拍金毛,“哪来的这么多狗?”
⑩“医院里捡的,”周骐圣点了颗烟,“每年都有好多。病了——或者没病——就扔我这儿不要了。”
⑪我看着远处尘沙荡漾土雨翻飞的战场,摇了摇头。“你还真不愧是狗王,”我由衷地叹道,“谁给你的锦旗?”
⑫“我自己。”周骐圣粗豪地笑起来。那是一种让你想跟他撮土为炉插草为香的笑。
⑬“这狗不是让你给安乐死了吗?”我摸着金毛,它使劲扭头舔我。
⑭“我不杀没病的狗。”狗王说。
(选自2014年18期《意林》有删改)

( 1 )根据表格中的段落提示,依次补充与周骐圣相关的故事情节。

②自然段③—⑤自然段⑥⑦自然段
传闻给狗打安乐,
周骐圣遭谩骂



( 2 )文章开头先交代周骐圣诊所的简陋、外貌的粗豪和医疗纠纷不断,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 3 )请你赏析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妙处。
①豹子来到院门口站住,举起一根棍子咣咣砸门。
②周骐圣抱着肩膀靠着门,脖子上也系着一条黑领巾,面带冷酷的微笑

( 4 )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①找出与文章第⑾自然段划横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②文章第⑦自然段,周骐圣面对“豹子”嚣张跋扈的威胁,胸有成竹、淡定自若,有“奇招”致胜,作者在前文已埋伏笔,请你找出来。

( 5 )结合全文总结出两点周骐圣不愧为狗王的原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⑧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⑨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⑩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 1 )文中记叙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①请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②如何理解第⑩段中划线词“俗气”?

(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描写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以恶劣的生长环境突出枣树的生命力顽强。
B: 第②段写出了不同的人们见到枣子的相同的表现,突出了金秋到来时枣子的美好和诱人,为下文年轻后生扔石打枣和我们攀崖摘枣作铺垫。
C: 第③段画线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同时也表达了“小伙子”以及作者对枣树的无奈和厌恶之情。
D: 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又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 4 )比较第⑩段与链接材料,说说两位作者分别从“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和“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禅的世界”里感悟到了什么?

链接: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其实 就在我身边”为题,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词,如“关爱、榜样、真诚、美丽、真理……”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是你幸福的温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