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王稳庄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庇阴 抖擞 遒劲 充沛
B: 窥伺 驾驭 羁绊 妒忌
C: 繁殖 颚骨 眷恋 妄然
D: 覆盖 卑贱 怆痍 慷慨
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B: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目的在于强化书写。
C: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通俗而深情的话出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
D: 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评选出2016年十大流行语,其中“中国梦”“光盘”“土豪”“女汉子”等词语上榜。
3、
下列文学常识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收获颇多:通过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们认识了严慈相济、自尊刚强的胡母,明白了为人处世的哲学;通过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我们 重温了作者记忆中的父子、同学情谊和昔日苦难的生活,感叹于知识的力量;通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我们又结识了那个没有狭隘民族偏见,关心学生、认真 负责的日本老师藤野严九郎,慨叹于作者浓烈的爱国之情。
B: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他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以上文字是意大利作家茨威格对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C: 唐宋时期诗文名家辈出,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而文天祥、苏轼欧阳修范仲淹均是宋代文学家。
D: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自传,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志趣。
4、下列不属于名词的一组词是( )
A: 农夫、老师
B: 下去、出来
C: 铃铛、桌子
D: 传统、昨天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济南的冬天》这两篇经典散文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他们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B: 《社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C: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分为十二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D: 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6、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四世同堂》是一部很好看的电视剧。它忠实地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________,浓郁而亲切的________人情气息弥温始终,它记述了历史,同时又记述了北平的________,北平人及他们的思绪,感情和生活。这种深沉、朴实的________,是与导演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分不开的。


A: 风格 风俗 风光 情调
B: 风采 风物 风俗 格调
C: 风格 风土 风情 格调
D: 风貌 风俗 风景 情调
7、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B: 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颗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 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呆板,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
D: 老师告诉我们:要讲究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 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8、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叹(wǎn) 琐(xiāo) 靖(suí) 寒(jìn)
B: 憬(chōng) 灭(qiān) 愧(zuò) 锐不可(dāng)
C: 唐(tuí) 恨(zèng) 震(sǒng) 眼花乱(liáo)
D: 阻(è) 门(kǎn) 粗(zhuō) 水(xián)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B: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10、下面选项中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一致的是( )。

例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C: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D: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1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当年万里觅封侯”中的“觅”字很传神,写出了年轻时词人的自信和坚定执著。
B: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借班超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未”三个三字句,形成排比,步步紧逼,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作者“敌人未灭,两鬓已苍”的沉痛感情,越转越深。
D: 这首词在结构上进行今昔对比,上片两句思昔,两句抚今;下片句句抚今,而又句句与思昔相关。
( 2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志:通“识”,记。②冀:希望。③炯戒:警戒。

(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谓君不善学或:________②吾能志之悉:________

( 2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 3 )请结合选文概括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

池莉

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许多人有钱了就去买奢侈品,拼命往自己身上堆积昂贵的东西。那么,高贵与优雅到底是什么?

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勇气是在压力下仍然能够表现出优雅”。因此,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的定力,这一切都是精神力量。坚持阅读,就是获得这种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阅读的目的不为别的,其实就是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享受生命。

我以为,阅读是越早越好。我很可能3岁就可以阅读了,因为我对方块字特别敏感。人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弟妹尽早开始阅读,活在当代社会,不学会阅读,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人也是没有光彩的。

阅读要主动积极,我们的注意力一定不要被俗世俗务,不要被手机、电脑以及一些转瞬即逝的泡沫信息所剥夺。如果你能够坚持阅读,并终身养成习惯,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护身符。当你非常苦恼、非常沮丧的时候,请打开一本你喜欢的书,这比任何东西都能让你安静平和。

俄国思想家赫尔岑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说,“生活的终极目的就是生命本身。”我是读了他的书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许多错误。我年轻的时候一心想成名成家,没日没夜地写,永远都不休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当然,人年轻有身体本钱的时候是可以去拼搏的,但是不能以名利为终极目的,一定要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有转换,有思想的进步,有对生命更清晰与客观地理解,要有由浅入深的人生转换。

我建议到一定时候,要读一点哲学。很多人以为哲学很深奥、很艰涩,其实不然,哲学也有好读的。“哲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自我理解”,这是英国当代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说的。他的哲学书就非常引人入胜,读了之后无不受鼓舞。当下,现实,每日每时,都是生活的要义。一个人要学会过好每一刻,是柏林哲学思想之一。

读书就是要懂得享受这美好一刻,而不是指望另外一天,另外一个时刻。我们很多人不顾现实沉于遥远的梦想,这是一种很致命的幻觉。还有许多现实中的是非判断,比如伤害他人是绝对的罪过,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人人都懂。

因此,需要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个明白。

我们不需要记得太多,记住这一句话就很好。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02期)

( 1 )下列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人都想要高贵与优雅。
B: 生命在阅读中高贵与优雅。
C: 坚持阅读,就是获得精神力量的最有效方式。
D: 需要通过阅读,学会善思明辨,懂得阅读是为了让自己活个明白。
( 2 )下列对本文采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B: 第⑤段划线句采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C: 第⑥段至少采用了两种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D: 第⑦⑧段都以事实论据为主,第⑦段举了英国当代哲学家赛亚·柏林的例子,第⑧段举了“伤害他人是绝对的罪过”的例子。
( 3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自己3岁就可以阅读为例,来论证阅读越早越好。
B: 高贵与优雅就是一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仍然保持勇气和淡定。
C: 文章从开启心智,成熟情商,解除困惑和享受生命四个方面来证明论点。
D: 文章第⑨⑩段总结全文,再次明确阅读的目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2012年第4期,有改动)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 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 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 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B: 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
C: 第③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 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 3 )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①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②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下面语境,展开联想或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文章。

……

16岁的我,茫然地走在小路上……

……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心持勇气,怀揣梦想,我将继续前行!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眼泪是回忆唯一的言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