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宁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hè) 隐(yào) 风(mǐ) 浩浩汤汤(tāng)
B: 那(chà) 粗(guǎng) 阴(yǔ)) 良不齐(yǒu)
C: 怨(mái) 婷(pìn) 职(chèng) 揉造作(jiāo)
D: 堂(lòng) 潺潺(chán) 笨(zhuō) 相形见(chù)
2、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的原因是( )
A: 籍贯昌黎
B: 郡望昌黎
C: 被贬昌黎
D: 隐居昌黎
3、

下列诗句中与“莲”无关的一项是( )

A: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 清塘饮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衣。
D: 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 据银监会分析,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C: 据测算,亚太区域未来十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49万亿元人民币,仅“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铁路线路规划就在1万公里左右,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D: 近日,我国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6级,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
5、下列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何大爷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B: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吹毛求疵 , 惹人生气。
C: 当今网络诈骗形式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 语文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是不可取的。
6、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入冬以来,全国频繁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一,二线城市局部区域的PM2.5值甚至暴表 , 如何有效(è)制雾霾天气频发己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B: 新能源空铁列车具有平稳舒适安全性高,节能环保(cào)音低,占地少适应性强,景象美观视野开阔等特点,是一种现代化新形交通工具。
C: 连日来,“口袋婆婆”的故事牵动无数网友的心,从中能读出一位耄耊老人靠拾荒(chēng)起一个家庭的含辛茹苦 , 也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用爱心温暖人心的善举。
D: 毋庸质疑 , “限塑令”的实行减少了白色污染,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激活了环保动力,使绿色生活方式(wèi)然成风,美丽中国目标必将渐行渐近。
7、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扶贫再一次成为备受关注。
B: 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深圳市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防治方案。
C: 2019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暨“广州读书月”少儿阅读嘉年华活动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拉开帷幕。
D: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三百六十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8、下列表述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红军剧社的主题是抗日和革命,大力提倡拉丁化来促进群众教育,演员几乎都是在当地招来的。
B: 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战士背着毛瑟枪和手榴弹,爬上沸腾的河流,抓住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
C: 斯诺动身去中国之前注射了凡是他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包括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疫苗。
D: 1936年斯诺来到中国进行采访,依次到西安、上海、保安等地,并搜集了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9、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第二天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来得及将古镇覆盖,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见斑斑积雪。
②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③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④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炫目。

A: ②①④③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①②③④
10、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 曾不吝情去留。 (舍不得)环堵然。 (荒凉)
B: 饮辄尽。 (往、到)瓢屡空。 (古代装杂物的竹器)
C: 亦不其姓字。 (详细)每有意。 (体会)
D: 其言兹若人之乎? (同类)晏如也。 (安然自若的样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

[甲]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 李 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乙] 点绛唇·感兴

[宋]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释】①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现在河南省开封市)。

②阑珊:衰减,将尽。③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④睇(dì):斜视。

( 1 )下列对两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甲、乙两词都写了“雨”,而且写的都是江南的雨。
B: 甲、乙两词都写到“凭栏”,意思都是“靠着栏杆”。
C: 甲词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说,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D: 乙词的“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的意思是,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
( 2 )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甲词运用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乙词交替运用比拟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
B: 甲词的“身是客”表明词人到别处游玩。乙词中的“平生事”是词人遥见远去的大雁触发的联想。
C: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从甲词中的“雨潺潺”“流水落花”与乙词中的“雨恨云愁”可以看出,它们都是词人主观感觉的强烈外射。
D: 甲词基调低沉悲怆,抒发了词人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乙词中的佳丽之景,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反而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注释】①涓人:宫中打扫清洁的人。②捐:丢失。③隗:即郭隗,战国时燕国大臣。此文即为郭隗所说。④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臣古之君人 闻:________

②君之 遣:________

③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市:________

④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反: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3 )《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

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宇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⑤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⑥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⑧知其意之后,还要明其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主观上的反映。

⑨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读书仅至知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所得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⑩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把书读活了,就是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原文/冯友兰,基于命题需要改写)

( 1 )下列对读书“精其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要“精其选”是因为书籍虽繁多,但有价值的书还是不多。
B: 时间是“精其选”最公正的评选家,相对而言,读者只起推荐作用。
C: 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
D: 时间精选出来的作品是值得精读的,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 2 )下列对读书“知其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要“知其意”,因为与丰富的意相比,受概念限制的语言,表意是有限的,会出现“言不尽意”的情况。
B: 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杖,才可体会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
C: “知其意”需要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领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体会“弦外音”“味外味”。
D: 本文的标题是“读书要‘过河拆桥’”,这里的“过河拆桥”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忘言”。
( 3 )下列对读书“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作者表达的意与客观的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读书还要进一步“明其理”。
B: “明其理”是在把握作者主观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他所反映的客观的理。
C: “明其理”的过程中,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较、补充、纠正,能得到客观的理。
D: “明其理”之后,读者会获得较为正确的意,就可以在它指导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阅读下面A、B两段,回答问题。
(A)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 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 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B)其实青海湖湖水所以如此湛蓝,因为湖面高出海面三千一百九十七米,比两个泰山还高,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就显得更晶莹明澈,难怪青海湖水蓝得那么美,那么醉人!

( 1 )补出A段的横线上的内容。

( 2 )A段是按 顺序来描绘周庄的,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两次游周庄的印象:第一次:_________ 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

( 3 )以上两段文字都写水,从表达方式上看,A段以 为主,综合运用了 、__ 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周庄之水声 的特点,令人神往;B段以 _为主,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的原因。

( 4 )从语言运用上来看,A段讲究生动形象,B段讲究科学准确,你能从两段文字中各找到典型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吗?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寒冷的冬季,迎来的第一缕春风,令人神清气爽;母爱似一缕春风,吹去你心中所有的阴霾;一句鼓励是一缕春风,让你拥有挑战困难的勇气;充满哲理的诗词,让你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清新;充满魅力的名人,用春风般的激情感染着……那一缕春风,就是让你心中永远拥有的希望。
请以“那一缕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1.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个人、独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