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妥帖 商榷 国粹 动辄得咎B: 针灸 萎靡 崛起 脍炙人口 C: 拖踏 醇香 搪塞 廖廖无几 D: 荟萃 裨益 踊跃 无事生非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迁徙 描摹 盛气临人 彻夜不眠B: 企盼 倍伴 知书达礼 冥思遐想 C: 鞭挞 污秽 花团锦簇 暗然失色 D: 胆怯 野蛮 粗制滥造 轻而易举 |
3、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慧星 翩然 潮夕 榆叶梅 单调枯燥 B: 致密 骨骼 腐蚀 鹅卵石 人情世故 C: 船楫 盘旋 喧嚷 钟鼎文 坦胸露乳 D: 沙砾 踪迹 惟幕 鸟臀目 目空一切 |
4、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项。( ) A: 茉莉(mò) 倔强(juè) 咆哮(páo) 参差不齐(cān) B: 登时(dēng) 侍弄(sì) 游弋(yì) 屏息敛声(bǐn) C: 卑鄙(bǐ) 凛冽(lǐn) 拙劣(zhuō) 阳奉阴违(wéi) D: 劫掠(nüè) 径直(jìng) 教诲(huì) 栩栩如生(yǔ) |
5、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穆旦没有带诗稿来,开始想推辞,不过大家的热情很高,他就一句一句地背诵起来。 B: 穆旦在这里继续探索和写作现代诗歌,并在《清华学刊》上发表。 C: 走进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 穆旦于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等近30首作品。 |
6、 |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段话中的“人们”、“他们”、“大家”、“中国人”、“一部分人”等人称代词,分别指代的是( ) A: 自古以来的人,有自信力的人,老百姓,全体中国人,为资产阶级效劳的人。B: 承前指"埋头苦干"等四类人,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当时社会上一般的人;泛指中国人,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C: "埋头苦干"等四类人,全体中国人,中国的人们,少数统治者。 D: 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普通老百姓,全体中国人民,少数反动文人。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读书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重要的书籍,他总是正襟危坐地去阅读。B: 博物馆通过一个个古老的文物,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展现在观众面前。 C: 真让人难以置信,这位老英雄几十年来居然像普通百姓一样在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默默生活,即便在采访的记者面前也无动于衷。 D: 任何人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没有人可以为所欲为。 |
8、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在谁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 ) A: 阿维尔巴赫教授 B: 巴扎诺娃 C: 朱赫莱 D: 母亲 |
9、 | 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你坐在那马上丝豪也不能驰骋。 C: 我看见婵娟被人虐侍,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D: 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
10、 |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④②⑤③ D: ①④②③⑤ |
诗歌《黄鹤楼》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幸至丞相府归我 ( ) ②乃诣丞相府归马( ) B: 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C: 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D: 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卓茂的为人及品质。 |
那晚,我们唱着歌走
①记忆总是储存一些难忘的人和事,有些记忆是刻骨的,任岁月怎样地流逝,都带不走它的痕迹,甚至也没有模糊的可能。那晚,我们唱着歌走,过去岁月里的那一夜歌声,永远烙在了心里,再也不会忘记。每每想起总有着一丝苦涩的味道泛上心头,泪水就悄悄含在了眼里。
②那年,中专毕业刚分配工作,四十五岁的父亲就患了绝症,这对于整个家是毁灭性的打击,对于我这个长女更是迎头一棒,农家的劳力垮了就等于家抽掉了脊梁。尽管想尽所有的办法,依然不能让父亲的病情逆转,只好在痛苦的煎熬中,整日以泪洗面,心酸地看着父亲,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末尾。
③一天请假回家看望父亲,不巧母亲也病了。一张床上躺着两位亲人,目睹着父亲苍黄的脸色,面对着母亲烧得红赤的脸庞,无法形容心中的苦有多浓烈。在家住了一晚,无奈第二天要赶回城里上班,早晨四点我就要从家里出发到镇上赶六点的班车。平日早起搭车都有母亲送我,可这次要我一人走过黑暗寂静的田野,对于胆小十几岁的我是难以做到的,于是弟妹担起了送我的重任。妹妹只有十二岁,弟弟只有八岁,说是让他们送我,倒不如说是让他们给我壮胆,就这样我们出发了。
④凌晨四时,乡村尚沉睡在梦乡里,没有一丝的声响,即使有一根针掉到地上,也能听到坠落的声音。一把手电筒的光束划破了夜的帷幕,射出去好远好远,在光的照射下黑暗悄悄留出一条光的路。幼小的弟妹走在前,我紧跟在后面,三个单薄的身影就这样,静悄悄走在黑暗的乡村小道上。所幸有一束光亮壮胆,否则不知心中的怯懦有多强烈。但我不敢有半点的情绪流露,作为姐姐我要把强大的一面展示给弟弟和妹妹。
⑤不平整的山道上,一粒粒砂石在夜空下惬意地躺着,寂静中,只听三双脚踩上去发出“嚓察嚓”的声音,就像踩在夜的弦上,被乐手在筝上轻轻刮擦着,即使声音很轻,在这样的夜里也变得十分地清晰。真怕那声响引来老虎,引来暗角里的鬼怪,恐惧感油然而生,只觉全身的毛孔都张开,一个个的小疙瘩挣扎着挤出体表,头发也竖立起来。不敢往左右看,感觉周边的黑影里可能藏着东西,又疑心背后是不是有什么跟着,不知年幼的弟弟和妹妹怕不怕,不敢问更不敢声张。
⑥绕过老屋,穿过小桥,到了空旷的田野里。阵阵冷风从耳边不停地刮过,一阵又一阵的凉意侵袭来,夜更显得幽冷,田野的空旷静的可怕。常听人说起老虎出没的事,想着要是冷不防,老虎就出现在视野里怎么办,身子后边是不是也跟着老虎,我感到毛骨悚然,更不敢回头去看。突然前方有一堆黑影,吓的猛地将手电筒的光束对准它直射过去,原来是一棵矮胖的树,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
⑦我挺挺胸膛,清清嗓子,故作轻松地大声说:“弟,妹,我们唱歌好吗?”不请世事的他们随即应着说好。三人的合歌就这样在夜的舞台上演了。“我们唱大点声吧”我积极倡议着,单纯的弟、妹于是卖力地唱,那歌声尽管稚嫩,对于我来说却是那么悦耳动听。我唱着唱着觉得自己也气壮起来了,声音越来越响,敏感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不再注意前后左右,感觉周身的细胞都扩张开来,充满着一种力量,振荡着夜的心房。此时我们的声音就像是一柄长矛,正划向夜的咽喉,什么鬼魅,什么老虎,都退到一边去吧,我们不怕你。七里多的路程我们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喝着,一直喝刹了镇桥头,天色在不知不觉中放亮了,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⑧只见弟弟穿着一件破旧的小棉袄,两只小手拢在衣袖里,缩着脖子,妹妹衣衫单薄,小脸被冷风冻得红红的,哆嗦着身子,望着他们俩,我好心痛,我在衣袋里摸出五毛钱递给弟、妹买油条吃,弟弟高兴地笑了,我仿佛找到了一丝心的安慰。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泪水不知不觉地滚落下来。
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面对怎样的黑暗,想起那晚的歌声,心里便增添了百般的勇气。不管是在暗夜黑踽踽独衍,还是在孤独的阡陌上行走,那…束季电筒的光亮,在心的一角始终闪好着。困难中,我告诉自己,别怕,别胆怯,我依然是昔日的我,我有面对黑暗的勇气,我能用心灵的光束刺穿黑暗。夜并不可怕,生命就在它的下面休整,仔细聆听你就会听到生命的呼吸,听到花儿抖动着花瓣,听到小草在微风中舞动。让我们揭去那一层夜的面纱,在夜的色板上一定会见到有白色连接。
⑩那黎明前不寻常的歌声,那夜间伴我同行的年幼弟妹,就这样把记忆永远烙在了我的心底。
( 1 )阅读第③~⑥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胆小”的具体表现。(写出三点即可)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①林书豪是谁?
②如果十几天之前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如今,这个刚刚加入 NBA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③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正名,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④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他是一个美国人。的确,他的中文不流利,他的怀才不遇、备遭歧视、抓住机遇、一飞冲天的个人经历,都太像传统美国英雄主义电影里的情节。
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国籍、族裔的视野,放下这些外部环境的争论,去细细探求林书豪的成功之路,就会发现,出身也好、国籍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⑥他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而来大陆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 当那些与他同样的角色沉溺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信心十足的训练体能,聚精会神的“阅读比赛”。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⑦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林书豪的成功,还得益于家庭的宽容和开明。与一般家长不同,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⑧对,还有梦想。尽管两年多来他一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只能成为二线队员,甚至还数次降级,两度被开,可他依旧初衷不改,不言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如果说林书豪能够吸引华人的关注是与其身份有关的话,那么为数众多的非华裔也对其疯狂追捧,则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
⑨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林书豪的成功则更显意味深长:它不应仅仅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庞自立。有改动)
根据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我们时时播种,时时收获,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梦想,收获了友谊……
以“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