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汉字的字形不完全同类的一项是( ) A: 疫 庄 房 雁 B: 品 磊 森 垒 C: 日 月 田 木 D: 城 程 虹 供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 《三体》的英文译者刘宇昆被誉为“将中国科幻推向世界的引路人”,这确立了中国科幻小说在国际上的地位。 C: 不但我们能够降低空气PM2.5的浓度,而且能打造“青山绿地、蓝天碧水”的环境。 D: 在广州市中小学生系列阅读活动过程中,不少学生养成了探究深度阅读的良好习惯。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匀调(tiáo) 赭(zhě)色 笑靥(yàn) 妖童媛(yuàn)女 B: 静谧(mì) 矫(jiǎo)饰 坍(tān)起 残羹(gēng)剩饭 C: 熨(yù)帖 忖(cǔn)度 嗥(áo)叫 面面相觑(qù) D: 隽(jùn)永 婀(ē)娜 间(jiàn)或 毛骨悚(sǒng)然 |
4、 | 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C: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D: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5、 | 下面句子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这个小小的动作打消了我对他的怀疑。”“怀疑一切。”这个两个句子中的“怀疑”都是动词。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D: “他俩就像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枚希腊古币。”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他俩比作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枚希腊古币,生动地写出了他俩外貌非常相似的特点。 |
6、 | 下列诗句_______不是陆游的。( ) A: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D: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7、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台阶高!”言外之意 , 你们家有地位。B: 为了这次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 , 手不释卷,真是辛苦不堪。 C: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锋芒毕露 ,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D: 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 , 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
8、 | 下列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疟子(yào) 狼藉(jí) 眼翳(yì) 仄歪(zè)B: 寒噤(jìn) 击磬(qìng) 伛着(qū) 差使(chāi) C: 举箸(zhù) 愧怍(zuò) 匀称(chèn) 案牍(dú) D: 吊唁(yàn) 伧俗(cāng) 绮丽(qǐ) 蹒跚(pán) |
9、 | 李逵的绰号是( )。 A: 黑旋风 B: 小旋风 C: 赤发鬼 D: 行 者 |
10、 |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定准确的是( ) A: 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是多么甜美。(比喻)B: 你看雁滩近了,近了,筏子在急流上奔跑得更加轻快,更加安详。(夸张) C: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 排比) D: 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像你一样伟大坚强!(重复) |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 1 )“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2 )第②节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文后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确实,的确B: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私:偏爱,偏私 C: 徐公来,孰视之 孰:同“熟”,仔细地 D: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讽刺,挖苦。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明日 , 徐公来,孰视之。 C: 忌不自信。 D: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3 )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中划线词词类活用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 朝服衣冠,窥镜 B: 父利其然也 C: 闻寡人之耳者 D: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4 )下列划线的字与“皆以美于徐公”一句中“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此听谓战胜于朝廷 B: 吾不能将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C: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5 )下列各句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 吾孰与徐公美——我同徐公比,谁漂亮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C: 忌不自信——邹忌自己还不十分相信妻子的话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 6 )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什么家庭小事?要说明什么道理?是用什么方法说理的?( 7 )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8 )简要说说本文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9 )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这篇课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家庭、客人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B: 文章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又善于进谏的人物形象。 C: 文中邹忌妻子对其提问的回答,表现了她对邹忌由衷的喜爱,而其妾则因地位低下,与主人间无多少真情可言,回答得谨慎而勉强。 D: 全文的结尾用“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说明齐威王已完全纠正了受蒙蔽的错误,使齐国政治清明,无蔽可言。 |
(材料一)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它是一种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性学习活动。
(材料二)
研学旅行收获圆环图
(材料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回归到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大中小学生只知埋头苦读,却不懂很多知识是需要体验和感受的。对中小学生而言,在狭小的教室里待太久,无论是思想还是视野都会受到局限,唯有走出去,才能重新唤起内心的大格局。
虽然研学游起步很晚,但是它却是我国将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业。在研学游的发展之下,中国文化部与旅游部的完美联姻下,中国的旅游业将会更健康,让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下的产业,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途径。研学游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文化产业,更是一种关系到几代人乃至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虽然祖国的文化断层了几年,经济在清末也倒退了百年,但是未来的世界大国必定是中国。
( 1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荒芜
①老张的儿子在城里混得不错,买了楼房,接老张到城里,让老张享享福,老张高高兴兴地跟儿子进了城。
②进了城的老张高兴没几天,就郁闷了。不是儿子媳妇对他不好,不好能接他进城吗?也不是他们看不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饭前便后不洗手,晚上不洗脸不刷牙就上床,而是老张自个儿郁闷了。儿子问郁闷的老张:爹,咋了?哪儿不舒服?老张一声叹息:没不舒服。儿子就笑了:没不舒服你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老张就又一声叹息:这城里有什么好啊?哪儿都是硬邦邦的,连地气都接不上,连点泥土味都没有。儿子就解释说:干净嘛,你想闻泥土的味,楼下不是有花池嘛。老张就哼了一声:那也叫泥土?巴掌大的一块地儿,况且,哪有一朵花,净是杂草。儿子说:这院子是大家的,不是自家的,谁肯花钱种花啊!这楼区现在还没物业,花池子不荒着还能咋的?
③老张眼睛就一亮说:那我收拾收拾种点菜行不?
④儿子一愣,犹犹豫豫地说:应该行吧。
⑤老张立刻下楼,手脚并用,片刻就把杂草清除干净了。又去买了一把小铲子,细细地把泥土翻了一遍,就去买了小白菜、水萝卜的种子。
⑥老张火热朝天忙碌着的时候,很多住户都围了过来,看老张忙碌,有些惊奇,问老张做什么。老张乐呵呵地说:种菜。住户们一怔,摇着头笑,冲老张儿子住的楼层指指点点,嘀嘀咕咕的。老张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也朝儿子住的楼层看,儿予在阳台上看到住户们指指点点,就冲老张喊:爹,你快上来吧!老张回应道:快了,这就种完了。儿子的声音就高了起来:爹,你快上来吧!老张嘴上应着:完了,完了。手上仍不停忙乎。儿子很快出現在老张面前,拽起老张说:上楼吧,吃饭了。老张拍了拍手说:都种下了。用不了几天,这菜就出來了!儿子拽老张的手劲很大,几手是把老张拖上了楼。老张不高兴地说:你用那么大的劲儿拽我干什么?儿子说:我不该让你在花池子里种菜。老张说,我在花池子里种菜怎么了?荒着也是荒着;要不闷死我了。儿子就苦笑着说:你没看那些人栺指点点的吗?老张说:看到了,他们嘀咕什么呀,也听不清。指定说我和你儿媳妇对你不好,不给你买菜吃,逼你去种菜。什么?他们怎么能这么想呢?不行!我得下去跟他们说一说。老张气得就要往下走,儿子一把拽住他:别去了,你去说,他们又该以为是我逼着你去跟他们解释的呢,你儿子媳妇在他们眼中可就成了恶男刁妇了。老张直跺脚:他们怎么能这么想呢!这可咋办哪?儿子叹口气说:别再下去管你种的菜了。老张就十分痛苦地说了一句:不管了,不能让你们受委屈。
⑦老张没想到种的菜自己不管了,老天爷倒是管上了,一天一场小雨,他种的小白菜、水萝卜很滋润地冒出了头,蓬勃地生长起来。一看菜苗都出来了,老张坐不住了,偷偷下楼,侍弄起来。在老张的侍弄下,花池子里的小白菜、水萝卜长得葱绿一片,老张的心情也郁郁葱葱的。
⑧花池子里的菜可以吃了,老张在楼下晃荡了一天,告诉每一个进门出门的住户:要吃小菜就可以薅啊!可他们都只对老张笑笑,没有人去薅菜,老张就很郁闷了。
⑨儿子回来了。儿子的手绿绿的,沾满了菜汁。儿子的脸青青的,没有一丝好声气。老张看看儿子的手,又看看儿子的脸,跑到阳台上往下着,就看到花池子里的小白菜、水萝卜都被薅出来,它们鲜嫩的身躯支离破碎,惨不忍賭。老张的心口猛地被撞击了一下,痛痛的。老张转回头看看儿子问道:他们又说什么了?我让他们吃菜随便薅的啊!儿子气急败坏地冲老张喊了一句:这花池子是大家的,不是咱们家的菜园子。老张的心里轰然一声,抹了一把脸说:还是荒着好。荒着,人心就不慌了。
( 1 )请概括选文标题“荒芜”的含义。A.住户们一怔,摇着头笑 , 冲老张儿子住的楼层指指点点,嘀嘀咕咕的。
B.可他们都只对老张笑笑 , 没有人去薅菜,老张就很郁闷地上了。
( 4 )请概括老张的人物形象。人生总少不了误会。 误会往往是在人不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反省自己,感情极度为冲动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但有的时候,正是这些发生得如此巧合的误会,给人生带来了美丽的收获,让我们感动。
请以“美丽的误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书写工整清晰,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