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5月17日晚上,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闭幕,中国飞人刘翔举行了退役告别。B: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改进,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 C: 他的谆谆教导,深深地影响了我,是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锲而不舍地践行。 D: 在数字化技术的蔓延下,各种电子阅览器让纸版图书走向消亡,乃至远离我们。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讪笑(shàn) 陨落(yǔn) 痴想(chī) 头晕目眩(xuán)B: 滞留(zhì) 归省(xǐnɡ) 哺育(pǔ) 鲜为人知(xiǎn) C: 雷霆(tínɡ) 阻遏(è) 觅食(mì) 忍俊不禁(jīn) D: 藩篱(fān) 两栖(xī) 推崇(chónɡ) 油光可鉴(jiàn) |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各个学校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并制定了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 C: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本在于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关键。 D: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改变你的一生。 |
5、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B: 2018年6月5日是我国第四个环境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履行环保义务,共治环境污染,共建美丽家园。 C: 今晚,《对焦中国画》、《启功说诗文声律》、《儒学百问录》等12种书,被他心满意足地“请回家”。 D: 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
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 家”的理想社会。 B: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C: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林冲、武松、李逵、宋江等最 具神采。 D: 《水浒》中的宋江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他是下 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撷取(xié) 馈赠(kuì) 谆谆教导(zhūn) 恪尽职守(gè)B: 默契(qì) 迤逦(lǐ) 戛然而止(jiá) 如法炮制(páo) C: 缄默(jiān) 戏谑(nüè) 浑身解数(xiè) 苦心孤诣(yì) D: 门楣(méi) 糍粑(pā) 锲而不舍(qiè) 吹毛求疵(cī)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鲜妍(yán) 肆虐(nuè) 愧赧(nǎn) 前仆后继(pū) B: 愚蠢(yú) 逞能(chěng) 干涸(hé) 疾风劲草(jìng) C: 狡黠(xiá) 冤枉(wǎng) 附和(hè) 冥思暇想(xiá) D: 羞怯(qiè) 筵席(yàn) 怂勇(sǒng) 神采奕奕(yì) |
9、 | 选出下列标题中短语结构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曹刿论战》B: 《杨修之死》 C: 《愚公移山》 D: 《香菱学诗》 |
10、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不属于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 一狼洞其中 C: 其一犬坐于前 D: 一狼径去 |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前四句,诗人概括了自己被贬二十三年的不幸遭遇,用“闻笛赋”和“烂柯人”的典故抒发了怀念故友之情和①________之感,基调低沉、哀婉。后四句则陡然一变,用具体的景象折射出他的人生态度,并回扣诗题,表明对白居易赠诗的②________之意。( 2 )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线诗句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 3 )下面这首诗与本诗同为刘禹锡在被贬谪期间所做,都表现出了积极昂扬的精神,请你分别结合这两首诗的具体诗句加以说明。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A: 祭以尉首 B: 扶苏以数谏故 C: 杀之以应陈涉 D: 固以怪之矣 ( 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伯乐因自己的儿子们才能低下,不会相好马,更不会相千里马,于是向秦穆公举荐一个担柴挑菜的朋友叫九方皋,说这个人相马的本领比自己强千万倍还不止。 B: 伯乐认为好马可以从它的形貌和筋骨去观察。但要找天下的(千里)马,却好像没有标准可说,或没法捉摸的。 C: 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D: 了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既赞扬了九方皋的相马本领,又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3 )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 与共: ②三月而反报曰 反: ③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 是: ④而遗其所不视 遗: ( 4 )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②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
阅读孙友田的《剪不断的思念》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母亲去世了。终日陪伴她的那把剪刀,静静地躺在针线筐里,成了母亲的遗物,成了母亲一生勤劳的象征,给子女留下悠悠思念。
②母亲是位普通的妇女。她用那把普通的剪刀,剪裁一家人的衣帽鞋袜。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逢夜深人静时,总有一阵阵剪刀的“嚓嚓”声催我入梦。她为全家剪碎了多少长夜和寒暑,直到剪断了她与尘世之缘。
③剪断了她与尘世之缘,却剪不断亲人对她的思念。
④母亲有一双巧手,不仅针线活乡里闻名,剪纸花的手艺也很精湛。不管是姑娘的花鞋和娃娃的帽花,她一看就会剪。剪刀在她手里像条水中的鱼,穿梭在流逝的时光中。左邻右舍的大闺女、小媳妇喊着“亲嫂子”、喊着“好婶子”央求她剪花样子。记得小时候,常看她端着针线筐儿坐在门口剪纸花。针线筐里放着一本少角没边的线装书,书里夹着她剪的花鸟虫鱼,一朵朵、一只只,无不鲜活可爱。一天,街上来个吹糖人的,挑着一小锅冒着热气的糖稀,引得孩子们围上去买糖人。我不知母亲无钱,竟哭闹着也要买。母亲无奈,只好喊道:“吹糖人的,给俺孩子吹一个,俺用花样子跟你换。这不,都夹在这书本里,随你挑。”那吹糖人的果真过来挑了一副“喜鹊闹梅”,给我吹了一个“老鼠上灯台”。
⑤弟弟出生后,母亲的那把剪刀增加了一种功能:为我们哥儿俩剪头发。记得有一次,我已上小学一年级,弟弟还没有上学。当时在外面剃头挑子剪一次头发要花两毛钱,按当时的物价,能买四只肉包子。看到我们俩头发长了,母亲就和我们商量:“这四毛钱给你们,每人两毛。叫我剪呢,省下钱来能买四只肉包子吃,不叫我剪呢,到外面剪去。就没有肉包子吃。”我还没有拿定注意,弟弟却马上决定吃肉包子。只见他手里拿着两毛钱,脖子里围着一条白毛巾,老实地坐在母亲怀里,等待开剪。母亲拿起剪刀,在弟弟头上小心翼翼地剪起来,尽管她剪纸技术精湛,但毕竟不是理发师,另外剪纸和剪发是两码事。实在难为母亲了。她精益求精不断进行修改,完工之后,弟弟的头还是变成了一只“花菜瓜”。我在一旁忍不住笑,弟弟却满不在乎,他连镜子都不照一下,扯下毛巾,一溜小跑去买肉包子去了。
⑥我没有享受那一次特殊的母爱,至今后悔不已。
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离别尚有团圆日,永诀再无相逢时。母亲去世,母爱已成史诗。再也看不见她的音容笑貌,再也听不到那“嚓嚓”的剪刀声……
⑧在母亲节那天夜里,我梦见那把剪刀已成为母亲的墓碑。
( 1 )文章以“剪不断的思念”为题,有什么好处?( 2 )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母亲生前的哪些往事?请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 3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
③说说第⑥段中“特殊的母爱”指的是什么。
( 4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母亲为我做棉被
①天还没有冷时,娘就从百里外的乡下给我送来了一床新棉被。
②俗话说:“秋风凉,娘心慌。”每年进入中秋八月,自家责任田里的半亩棉花刚开,娘就在阳光很好的午后去摘棉。棉花一朵一朵地开,娘就一朵一朵地摘。摘下来的头喷棉花,是娘给我这个唯一不在她身边的孩子的专用棉。用它絮棉被,絮棉衣。娘常说:“一条棉被七斤三,暖暖和和过冬天。”
③娘把头喷棉花摘回来后,背到房顶上,铺上苇席,将棉花晒得干干的,透透的。然后,背到三里开外的邻村轧花坊将棉花弹成棉絮。回家后,她便把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旧背到房顶上,苇席用笤帚扫过,将新买的白崭崭的被里铺上去,便开始絮棉被了。只见娘把棉絮撕成巴掌大小的棉片子,一片一片往白被里上沾,沾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可着被里摊成蓬蓬松松、厚厚道道的一大片。接着,娘便把印着大朵大朵红牡丹图案的花被面覆盖上去,再把用秫秸秆儿扎成的箅子放到上面,用手摁来摁去,待棉絮稍微踏实些后,娘就把比花被面宽出两三指的白被里从四边挽上来,腿跪在上面,然后在头皮上润润针,便飞针走线起来。我在旁边看了,怀疑这还是不是平日动作有些缓慢的母亲。阳光下,清楚可见她的头发和眉毛上落满了细细的棉花绒毛,似一层初霜,闪着亮儿。这就是儿的娘亲啊!此时,八月的阳光照着母亲,照着老屋,而花喜鹊则在枝头跳来跳去,喳喳叫着,伴着娘哼着的好听的小曲,温馨得有让人想落泪的感觉。如果有邻家婶儿上房,就会打声招呼:“给儿子做棉被哪。”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听娘那愉悦的口气,就像戏里的花木兰打了胜仗归来一般。
④新棉被做好后,娘从房上抱下来,放到炕头上。这时,父亲收工回来了,摸摸暄腾腾的被子,风趣地说:“嗬!能把人暖和个跟头。”妹妹从学校回来了,嗅嗅被子,说:“好香的阳光味儿!”弟弟从外面疯跑回来了,一见炕上的新棉被,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去就翻筋斗。父亲在一旁看了笑眯了眼,娘便举起扫炕用的笤帚在弟弟的屁股上轻轻拍打着:“你个猴崽子。快下来,看给你哥弄脏了。”在一床新棉被面前,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
⑤现在已进入冬季了,夜里比前些日子冷了不少。离家在外的我从橱子里搬出娘做的那床新棉被,捂在身上看书。当打开被子的一刹那,母亲味儿、阳光味儿和着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足足七斤三两的新棉被,如浸透了阳光的云彩一般,一下子将我包裹起来,还未等把身子捂热,心早已经暖暖地醉了。不如何时,两滴热泪滴到了书本上……
( 1 )选文使用了 ________ 的记叙顺序,叙述了母亲为“我”做棉被的事。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
( 4 )结合选文说说,第5自然段的“醉”字有什么表达作用?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