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B: 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 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 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D: 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
2、 | 下列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 A: 指鹿为马 B: 奇货可居 C: 图穷匕见 D: 三顾茅庐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她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据全班之冠。 B: 他很早就对于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 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D: 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首老歌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B: 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C: 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D: 能否告别雾霾,实现天蓝水清的宜居环境,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力度的提高。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B: 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 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 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 |
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是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B: 《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C: 余秋雨写的《信客》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忠厚老实、善良诚信、任劳任怨的信客形象,表达了对诚信的赞美。 D: 杨绛在《老王》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
7、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先生心不在焉,报歉地道一声:“秩(zhì)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B: 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C: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 ,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bài)。 D: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yàn)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
8、 | 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举行樱花展的公园里,一群姑娘们打扮得________,在绚烂的樱花树下拍照。 ②鸟儿宛转的歌声与山问的轻风流水________着,形成一曲美妙的乐章。 ③班会上,老师让大家先________一下,好充分发表意见。 A: 花枝招展 附和 酿造 B: 花枝招展 应和 酝酿 C: 如花似锦 附和 酝酿 D: 如花似锦 府和 酿造 |
9、 | 下列各句修改后有误的一项是( ) A: 性格懦弱的李明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把“性格懦弱的李明的母亲”改为“李明性格懦弱的母亲”) B: 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去掉“浑身”) C: 由于加强了管理,我市的社会安全和隐患都有了保障。(去掉“由于”) D: 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删除“通过”) |
10、 |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古人所说的有一等之心胸,方有一等之艺术,强调的就是心灵境界与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②不同的境界会导致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③这个世界是各异的,故境界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这个世界是有层次之别的,故又有人的境界高低的说法。 ④境界是人的生命体验对世界反映的凝聚。 ⑤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心灵境界,往往是说他心灵中的世界。 ⑥从艺术创作来看,不同的心灵境界会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不同的艺术作品可以显现出艺术家不同的胸襟气象。 A: ⑥①⑤③④② B: ⑥①④②③⑤ C: ④②⑥①⑤③ D: ④②①⑥③⑤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 1 )颔联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2 )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何作用?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炼(锻炼)之未定。 B: 时韩退之权(代理)京兆尹。 C: 岛具(详细地)对所得诗句。 D: 神游(离开)象外。 ( 2 )下面划线的“之”字的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①炼之未定 ②引手作推敲之势 ③观者讶之 ④退之立马久之 ⑤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A: ①③B: ②⑤ C: ③④ D: ①⑤ (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B: 于是(贾岛),一下子就被左右两边围拥着的官吏阻拦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C: 马上,担任左右护卫的官吏在京兆尹(韩愈)面前阻止了他(贾岛)。 D: 马上,担当护卫的官吏停下来并拥护在京兆尹(韩愈)面前。 |
你若不放过自己,没人能让你重生
①永远都不要期待谁能带你走出一场浩劫,聪明勇敢的人应当自我救赎。做错了一件事,受到了别人的嘲笑,过后,别人都已经忘了,你却一直还记得,你觉得别人也都还记得。你告诉自己,他们一定会怎么怎么地看我,我该怎么去做?或者已经这样了,我还改变什么?
②也许终于有一天你会明白,放不过自己的一直是你自己的内心。其实,所有的痛,都是你强加给自己的,没人能真正伤得了你,除了自己。能给自己添麻烦,找不自在的也只有自己。
③比如:那件让你感觉丢人的事,别人早已经忘却;那个职场上的竞争,别人也早已忘了谁输谁赢;那个让你尴尬的衣服上的污点,别人也根本没有看到;那段恋情,别人也早已经走出…… 只有你自己还在无时无刻的舔舐自己的伤口,在告诉自己那些不能忘记。
④退一万步说,如果别人都不爱你了,你再不好好爱自己,那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可原谅的是那些自暴自弃的人。人的一辈子,总要遭受外界许多的质疑,若一个人总想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证明自己,周围人说你好,你就认为很好,周围人说你不好,你就认为自己不好,你活着只是为了取悦别人,那有什么意思?
⑤人,最可怕的是给自己负能量的暗示。为自己画地为牢的人,也许永远走不出来那个圈圈。记着,我们都是这世界上最强的人,别人说你是“坏”人,不要紧,只要我们自己认定还是个“好”人就行。别人觉得你这不行,那不行,只要我们足够信心,知道我一定能做好就行。
⑥若我们都按照别人的思路走,那与木偶有何区别?我命由我不由天,只有不需要依赖外界对于自己的评价,自己能够证明自己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才足够强大,不需要别人质疑或者评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⑦一个人真正的强大在于知识、能力、内心。当你的敌人被你激怒,咒骂侮辱你的时候,你若同样还击,就会变跟他一样。你若微笑示人,他会更加疯狂。你若想让你的敌人疯狂,或者敬畏你,自信才是最犀利的武器。
⑧不要指望别人能够带你走出一场浩劫,这世界上多的是看客,少的是人情,正如祥林嫂一样,他们需要的只是自己补充自己精神空虚的一道菜,你的经历只是他们茶余饭后长吁短叹的谈资。所以,不要寄希望于他们,不要觉得他们会理解,会帮助,会心酸,久了,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了,甚至对你的话语已经厌倦了。
⑨哪怕是火坑,也要自己勇敢地爬出来。即使,家人和朋友对你再好,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不会总是围着你转。顶多是站在坑边给你鼓励加油,能不能爬上来还得靠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偶尔悲伤,也要尽快调节。每个人都有重生的能力,没有必然的受害者,也没有必然的伤害,只要你有自愈的勇气和决志。记住,你若不放过自己,就没人能让你重生。
⑩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没必要依赖别人。不是有这么句话吗: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它横由它横,明月照大江。我们做好自己便是。能活着已是一份恩赐,因为不管你活成什么样,生命决不会主动放弃你,除非你自己先放弃了。
⑪人生的路上,没有谁会一帆风顺的。不要把挫折看得太重,我们需要的是,从中获取今后好好生活的能力和经验,既然我们拿到手的是一副烂牌,那就想办法打好这副牌!
(来自网络)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阅读《“穿越”应该适可而止》一文,完成小题。
①穿越到明朝当了一回王爷,自己成了三国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网络上,这类穿越小说大行其道,颇受欢迎,而现在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里也玩起了穿越。他们从自己的时空转换到了另外一个时空,或穿越到外星球,成了谈判专家,调解外星球和地球的纷争;或穿越到异类那里,自己成为了异类的子孙……
②孩子们为什么热衷于穿越呢?原因有二:其一,是受了网络小说的影响,漫画、网络小说等“快餐阅读”,简单易懂,更容易上手,学生们觉得“穿越文”新鲜好玩,喜欢模仿;其二,学校生活过于单调与平淡。他们大多是“两点一线”,不是回家就是上学,顶多周末参加培训班,导致孩子寻找生活素材的能力很弱。相比之下,想象中的世界更丰富多彩,有话可写。有因必有果,中学生玩穿越,似乎无可厚非,何况这还有助于他们想象力的培养。但是万事不可过头,如果中学生一味玩穿越,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③首先我们从孩子们玩穿越的原因来看,他们迷恋“快餐阅读”,他们模仿“快餐”,他们自己制作的也是“快餐”。“快餐”的最大特点是快,但制作过程中少了深思熟虑,自然就少了严谨;制作过程中多了浮躁,自然就多了疏漏。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古人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而孩子们乐于玩穿越却恰恰是浮躁的表现。他们的“作品”自然会缺乏那份大气、那份沉稳、那份厚重,即便博得一时的喝彩,也会换来长久的冷寂。
④时下,人们感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大家风范不存,而制造文学泡沫的人大行其道,让人产生“前有古人,后无来者”的忧虑。如果当今学生沉湎于穿越体中,中国未来的经典创造就是天方夜谭,就是虚幻的聊斋,而中国当代文学史必将是令人恓惶的断代史。我们把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希望寄托在 “90后”身上,就应谆谆告诫“90后”,现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经典,需要的不是昙花一现的泡沫,而他们要在未来完成创造经典的任务,就必须在平时的创作中将写作的一招一式学到位,做到烂熟于心,而不是凭着天马行空的唯一“法宝”制造千篇一律的“穿越体”。
⑤此外,中学生一味沉湎于“穿越体”中,对他们的人格养成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想象中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尽管可以慰藉他们现实中那颗“不安分”的心,但是长此以往,他们或将产生对现实世界的冷漠,他们或将与现实世界方枘圆凿①,他们或将舍弃脚踏实的艰苦奋斗作风,或将推卸历史使命时代责任之重担,其后果不堪设想。须知,这个世界绝没有仅靠想象就可以进入的“理想国”,这个世界绝没有仅靠想象就可以安身的“桃花源”或“温柔乡”。
⑥所以,“穿越”应该适可而止。 (文章稍有改动)
『注』①方枘圆凿:枘,榫头;凿,榫眼。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生活中,总会有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或者某个人让你刻骨铭心,总有那么一曲旋律、两句歌词或几个人物的生活细节,拨动过你的心弦,感动过你的心灵,引起过你的共鸣,成为你记忆的珍藏,成了你精神的宝藏……
请以“那时、那地、那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②不要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