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万载县高村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B: 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 , 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C: 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D: 中国经济对全世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2、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宏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成分残缺,应把“通过”或“使”删去)
B: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作品。(分类不当,应将“诗歌、小说、散文和”或“和文学作品”删去)
C: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项左右的专利成果。(语义重复,应把“约”或“左右”删去)
D: 同学们一起来到养老院探望老人和他们的生活状况。(搭配不当,应把“探望”改为“探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野里第一朵迎春花开了,我留下了_________和追求的脚印;原子力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我留下了_________和思考的脚印;浑浊的小河边,我留下了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我留下了_________与_________的脚印。


A: 采撷 收获 徘徊 进击
B: 收获 采撷 徘徊 进击
C: 采撷 收获 进击 徘徊
D: 收获 采撷 进击 徘徊
4、下列汉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恻隐 枯涸 莫衷一是 猝然长逝
B: 菜畦 澎湃 扑朔谜离 不可明状
C: 堕落 窥祠 泱泱不乐 姗姗来迟
D: 赃款 狼藉 重峦叠障 粗制滥造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叶孤舟 刚毅不屈 大砌大悟
B: 怏怏不乐 精血诚聚 拖泥带水
C: 齐心协力 一反既往 更胜一畴
D: 恪尽职守 转弯抹脚 勇往直前
6、

下列划线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阻(è) 匀(chèng) 丘(hè) 锐不可(dǎng)
B: 箱(qiè) 荒(miù) 跚(pán) 水(yán)
C: 寒(jìn) 灭(jiān) 幽(yàn) 瓦(1ì)
D: 之(sǎn) 震(sǒng) 恶(zēng) 举(zhù)
7、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承办军运会营造良好环境。
B: 举办世界智能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为世界智能科技领域共赢共享、交流合作的平台。
C: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开辟了一条新路。
D: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8、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家眷 争松 偷偷摸摸 悬崖绝璧
B: 撺掇 脑畔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C: 缈远 幽俏 人情事故 草长莺飞
D: 帷慕 迁徙 消声匿迹 海枯石烂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 与朋友交而不
B: 温而知新
C: 三行,必有我师焉
D: 饭疏食,饮
10、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yūn) 搓(niē) (qī)斜 咄咄(duō)逼人
B: 粗(kuànɡ) 粼粼(lín) (tì)傥 (hǔn)为一谈
C: 静(mì) (lì)临 棱(línɡ) 呼(pónɡ)引伴
D: 菡(dàn) 分(qí) 收(liǎn) 居心(pǒ)测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1 )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 “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 2 )根据文字提示,选取恰当的诗句填空。

从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以看出,君子初见淑女时,心中充满着喜悦与爱慕的情感;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君子追求淑女时,特别是“求之不得”时,内心的焦虑、苦闷、失望的情感;从诗中的“________”“ ________”可以看出,睡梦中、向往中,出现了和淑女相亲相爱的愉悦情景,此时此刻,君子的内心陶醉于幸福的情感之中。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 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②,使虞人③ 起④禽而射之,禽发⑤,鹿出于王左,麋交⑥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⑦拂王旃⑧而过,翼若 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⑨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 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田:同“畋”,打猎。②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③虞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④起:赶起。⑤发:跑出来。⑥交:交错。⑦鹄(hú):天 鹅。⑧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⑨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

( 1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加下划线字释义:

但手熟 ________

弓欲射 ________

②下列“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________

A. 而钱不湿 B. 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C. 十发而十中 D. 释担而立

( 2 )用当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若欲闻射道乎?

( 3 )【甲】文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详写这一情节的原因是:________
( 4 )【乙】 文中“养叔”的话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题目。
大海和礁石
大海是一位最有恒心、最有毅力的雕刻艺术家。
礁石是大海得意的杰作。大海不用锤子,也不用钎子和雕刻刀,它用的是多变的、柔软的、透明的“刀”——海水,成年累月、日日夜夜,永不停歇地正面凿削,左雕右刻。时光流逝,大海的意念却没有削减,那些冥顽不化、自以为刚强坚硬的礁石,终于被大海雕刻成千奇万巧的艺术品。
大海并没有满足自己的成绩,当风平浪静的时刻,大海以细微的浪花拍击着礁石,在深沉的寻思着、揣摩着如何把眼前作品修改得更臻完美。当风起浪急的时候,大海呼啸着,冲击着、雕刻着礁石-------
大海的恒心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 1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海是一位最有恒心、最有毅力的雕刻艺术家。”请分条简要概括。

( 2 )“那些冥顽不化、自以为刚强坚硬的礁石,终于被大海雕刻成千奇万巧的艺术品”蕴含着什么哲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由记得住乡愁谈起

枫株湖

的至理名言“记得住乡愁、端自己的饭碗”至今耳目濡染。乡,就是故乡、家乡;愁,就是忧虑,更是思念。我们常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游子之愁。乡愁是融入人体血液的酵素,人越老,乡愁越浓,效力越大,甚至要落叶归根,告老返乡。

乡愁作为一种文化印迹,它所表达的可能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可能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是人们抒发心绪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余光中先生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都生动地表达了人们的思乡感受。

乡愁是一种感恩、反馈的情感,是良心、善心的觉醒,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每次回家,总想去看看过去玩耍的地方,但几乎都是面目全非,找不到过去的景物和感觉,非常悲伤。特别是三峡水电站的建立,云阳是百万移民,许多景物都被淹埋江中,成为永不可见的水里文物,那种失落与惆怅无法言表。由此,我们提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地域文化、重视历史传承的社会发展理念。

“记得住乡愁”,要“严守底线”。城镇化并非要急剧扩张城市规模,而是“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要通过集约化利用建设土地,守住耕地红线,不能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甚至要适度“减少工业用地”,以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记得住乡愁”,要高度重视生态安全。要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让人们在生活空间里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要传承文化。有人说,乡村,是人类的故乡,而古村落,则是人类的祖屋。留住乡村,就是留住我们的故乡,就是留住我们的祖屋。因此,城镇化过程一定要留住历史记忆,留住地域特色,留住民族特点。

“记得住乡愁”,要留住乡村的文化载体。没有乡村载体,也就没有了乡村记忆。中央明确提出,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剪不断的“乡愁”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记住乡愁是对传统文化的呼唤与尊重,是对我们保根护源的忠告与提醒。我们要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在城镇化进程中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人们在“乡愁”中感悟社会进步,在“乡愁”中享受幸福!

(有删改)

( 1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乡愁作为一种文化印迹,它所表达的都是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人们抒发心绪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B: 城镇化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尊重历史,传承历史和地方文化。
C: 所谓“严守底线”,就是不要扩张城市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而是“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
D: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就是要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即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 2 )第②段中引用了一些李白等诗人的经典诗句,其作用是什么?
( 3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留住乡村,留住祖屋,留住历史记忆,留住地域特色,留住民族特点”的城镇化建设现象做简要评述。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韩愈在一首描写早春景象的诗中写到“草色遥看近却无”,意思说,远远地观看,那青草的颜色嫩嫩绿绿的,可靠近了却什么也看不到了。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在近处我们感觉不到,但远离后才发现其美好。

要求:(1)如果选(一),请把题目抄写到作文的“题目”上;如果选择(二),请根据材料的内容,提取观点,自拟题目,然后写一篇和材料表达观点相同的文章。(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半个灵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