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保定五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
A: 黄山
B: 泰山
C: 华山
D: 衡山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语“波澜不惊”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水落石出”也出自这篇文章。
B: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九三年》等。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是:“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天命”。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3、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________,多一些和谐与温暖,________,多一些真诚与团结,________。


A: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4、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 作标题,称为“回目”。以下属于《镜花缘》小说回目的一项是( )
A: 野羊塘将军大战 歌舞地酋长劫营
B: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C: 逢恶兽唐生被难 施神枪魏女解围
D: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5、

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 看到园里肥硕的瓜果,吴奶奶脸上露出了微笑。(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B: 作为课代表,小明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老师充分的信任。(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C: “一日之在于晨”,沐浴在一天中最温和的阳光里,耳边响着黎明的鸟叫,你是否已经陶醉在姹紫嫣红的晨光之中,你是不是感到神清气爽?(计算。)
D: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6、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A: 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B: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 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元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 今年5月,德国的五十二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7、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qiáng)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jiǎo)辩了。
B: 如果大时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与(sào)帚从地上扫过,(páo)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C: 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chù)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xuán)神迷啊。
D: 原来我们己亲眼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我们(shí)阶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qiòng)。
8、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fēi)红 禁(gù) (yú)钝 (hán)首低眉
B: (zèng)亮 (yǒu)黑 (gān)尬 正(jīn)危坐
C: (cuō)捻 繁(yǎn) 凛(lǐn) 相形见(chuò)
D: (páng)徨 (pì)睨 (nǜe)待 长(xū)短叹
9、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丽(qǐ) 郁(yǐ) 乳未干(chòu)
B: 落(yǔn) 对(shì) 轻怕重(niān)
C: 狡(jié) 休(qì) 岿然不动(kuī)
D: 窗(xián) 安(mì) 苦心孤(yì)
10、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B: 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C: 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D: 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 , 大加赞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齐安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①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842年,杜牧谪迁外放为黄州刺史。②碧伞:荷叶。

(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花与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 2 )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更 是日定矣/求之地中,不颠乎
B: 一 上下白/而或长烟
C: 强 余饮三大白而别/然后能自
D: 及 下船/徐公何能君也
( 2 )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3 )语段中写在湖心亭饮酒的金陵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二)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 , 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混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决肌肤,清入肺腑。

(节选自沈周《记雪月之观》,有删改)

(注)①崖限∶像门户一样的山崖。②碰∶石级。③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四十里。④虚澄∶空虚清澈。⑤囿∶局限、围绕。⑥汞∶水银。⑦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 4 )同为游记小品文,语段(一)和《湖心亭看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语段(一)(二)和《湖心亭看雪》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请结合语段内容分别分析其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细说交椅
①我们汉族人最初是席地而坐的,后来学习游牧民族开始坐马扎,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靠、不能倚。到了宋代以后,宋代人把它改造了。宋代人非常贪图安逸,他们希望马扎能更舒服些。这时的马扎吸收了圈椅上半部的特征,增加了靠和扶手,这样就可以倚靠了。所以这时它的名字也就改变了,叫做“交椅”。
②交椅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体轻。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转缩须臾,重不数斤。”“转缩须臾”,是指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打开;“重不数斤”,就是说分量很轻。
③第二个特点就是腿部交叉,可折叠,便携。但同时缺陷也出现了,由于受力点在中心部位,就是“交午处”打一个圆洞,肯定伤害了木头,但偏偏它那个地方要承重。中国的椅子大部分是四足落地,承重在四个足上,所谓“立木顶千斤”。交椅则不同,所有的力量都在这个交叉轴上,让它撑住全部重量大有难度,所以不结实。据说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曾经坐塌过交椅。《诚斋诗话》这样写道:“诸伎立东坡后,凭东坡胡床者,大笑绝倒,胡床遂折,东坡堕地。”这里的胡床也就是交椅。
④交椅有很多功能,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正史中有相关记载,比如《三国志.魏书.魏武帝》中引用《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曹操可能是出于意外,也可能是假装镇定,他就坐在那里不动。这说明交椅在古代行军打仗中都可以使用的,让为官最高者休息。所以它又叫做“行椅”,意为行动中的椅子。
⑤交椅的第二个功能是打猎时使用。由于它可用于打猎时携带,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猎椅”。当皇帝出行、打猎的时候,就有人扛着椅子,累了让皇帝歇着,别人不能坐。在清代的宫廷绘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打猎的康熙皇帝坐在交椅上,随从都拿着弓箭站在他周围。《康熙南巡图》上也有这样的场景:康熙在船上坐着,其他人都站着。
⑥久而久之,交椅就有了第三个功能,那就是权利的象征。我们常说:谁坐第一把交椅?就是这样来的。《水浒传》中排座次、开山寨会议,都可以看到大量交椅的描写。这些反映了交椅在生活中地位的改变,它逐渐演变成一个权力的象征。

( 1 )文本从多个方面对“交椅”进行了说明,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交椅的来历
B: 交椅的特点
C: 交椅的种类
D: 交椅的功能
( 2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用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中说的“转缩须臾,重不数斤”,是为了说明交椅很轻。
B: 文中举《诚斋诗话》中的苏东坡坐塌交椅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交椅是在宋代出现的。
C: 文中举《曹瞒传》中的曹操在马超赶到时坐在交椅上不动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交椅在古代可用于行军打仗。
D: 文中举《水浒传》中写排座次时有大量交椅的描写是为了说明交椅逐渐演一次成权力的象征。
( 3 )下列与文本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三国志·魏书》上记载曹丕一次打猎,因为底下的人不慎将猎物全放跑了,于是大怒,坐在交椅上,拔出刀,想把所有负责的人杀掉。
B: 野史曾说:朱元璋在与陈友谅作战时,坐在交椅上指挥作战,差点被一发炮弹打死。
C: 1996年,美国一个富翁曾花了50多万美金买下了一把黄花梨交椅,他认为黄花梨交椅有很大的增值空间。
D: 一个公司想聘CEO—首席执行官。它的广告词写道:谁来坐这把交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霜雪里,白菜白

刘文波

①读到白居易一首写白菜的诗,写得真好: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

②面对满园的白菜,诗人一定也觉得做棵白菜其实也是不错的。自然界的风刀霜剑带给自己的只是褪去铅华浮躁的轻松自然,霜威深重带来的只是将白菜由青涩转为饱满、甜润。霜气成了走向成熟的最后一道淬火工序。见过了霜雪,方能掘出生命的醴泉。

③经了霜的白菜如人到中年,没有了浮躁与火气,将所有的峥嵘、锋芒内敛为馥郁和充实。密植着繁茂的心事,向内心生长,在内里生花。

④过去,农村几乎家家都要种白菜。从立秋下种,到小雪收获,要经历八个节气的孕育。这段日子里,白菜娉娉袅袅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别看白菜还小,从初生到刚长出几片肥硕鲜嫩的绿叶,便繁衍着农家的饭碗的清香。清晨,母亲踩着晨露间(jiàn)下一筐嫩苗,回家洗净准备下锅,心急的父亲往往先用焦黄的煎饼卷起几棵嫩叶,吃得齿颊生香,如春来吃荠菜春卷一样有味。满嘴的青绿金黄,教人解馋。母亲则是将洗净的小白菜用热水汆一下,切成细末,再加豆面,做成白菜小豆腐吃。豆香、菜香很能打牙祭,熨帖胃肠的。一顿吃不上,下顿用麻油、葱花、姜丝炼锅,炒着吃,比原来更有滋味。让我们吃得热汗直流。

⑤过了小雪,菜窖里、屋檐下,挨挨挤挤的堆满了青绿的白菜。如同院子里成山的柴火一样,让人感到今冬温暖无忧,安眠稳睡,不必再担心大雪封门了。因为那是一冬的菜蔬。

⑥母亲常将未卷结实的白菜洗净了,砍去根,腌成咸菜,十几日,菜叶通体微黄,酸咸可口,拌合着粗茶淡饭,将清清淡淡的日子调剂得活色生香。

⑦卷得结结实实的大白菜,如同庄稼人的言谈举止一般实在。母亲能变换出多种花样做成一日三餐。蒸、闷、溜、炒,不变的是白菜,丰盈的是日子。白菜的宽厚大度,让冬日的农妇有了施展自己的余地。而其中最顺口的是母亲做的蒸白菜。进了腊月,蒸上一锅大白菜,悠悠的日子就有滋有味过去了。

⑧蒸白菜做法很简单,将三两棵大白菜洗净外面的叶子,备好料,油盐、葱姜、桂皮、豆瓣酱,炼锅,将白菜一片片的下锅细火焖炖。经济宽裕时,买几斤猪大骨,或者宰只自家喂的小笨鸡,先将鸡或骨头蒸至八成熟,再下白菜炖。这时炖出的白菜香而不腻,久吃不厌。在我们那儿叫蒸鸡白菜或鸡扎。客人来了,捞上一碗白菜,再用一层嫩嫩的鸡脯肉盖在菜上,就满眼是肉了。如群山落雪,层次分明,能上得了酒宴大席的,也很能调动我们的馋虫,肉香诱人啊。现在想来,那披在菜上的丝丝鸡肉,是黄公望的披麻皴①,倪云林的折带皴②,养眼养口的滋润。而那时是不能领略出这层诗意画意的,只体会到肉味的鲜美。

⑨齐白石老人的白菜萝卜同样也可以入得画的。一幅写意白菜萝卜,俗得可爱,有世俗烟火味。拍卖会上,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的价格,在人们眼里已不是一颗白菜。这其实是背离了白石老人的心意的。此时,白菜已与世俗无关。

(选自《知识窗》2013年第1期)

【注释】①黄公望,中国元代书画家,有《富春山居图》等传世。披麻皴,山水画皴法之一,画法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②倪云林:元代画家、诗人,其作画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

( 1 )文章第①段引用白居易的诗开篇,有什么作用?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段日子里,白菜娉娉袅袅地长在农家的地头、院落,成为一首小令,一首长调。

( 3 )文章主要讲述了白菜在农家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文末却笔锋一转,写齐白石老人画里的白菜萝卜,甚至说“白菜与世俗无关”,是否离题?对此,你怎么看?
( 4 )作者笔下的白菜有哪些特点?作者通过对白菜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物是人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