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夸夸其谈 , 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B: 春游途中,不少同学筋疲力尽,老师几番劝说,他们仍然不愿开小差。 C: 王玲同学的基础固然不好,再加上生病请假,困难自然就更大了。 D: 指挥员如果在战场上优柔寡断 , 那就会贻误战机,造成严重的损失。 |
2、 |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诚惶诚恐:妈妈诚惶诚恐地为我递上一杯水,生怕影响了我复习。B: 正襟危坐:听证会上,代表们个个正襟危坐,非常严肃。 C: 鹤立鸡群:小明在我们班是最矮的一个,在早操队列里显得鹤立鸡群。 D: 颔首低眉:老师弯下腰,颔首低眉地问我:“你怎么蹲在地上?不舒服吗?” |
3、 | 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是一致韵,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B: “别在那儿偷偷笑了!”属于祈使句。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作者司马迁。 D: 朱自清,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
4、 | 选出对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1 )不逊( ) A: 无礼 B: 差 C: 谦逊 ( 2 )深恶痛疾( ) A: 疾病 B: 痛恨 C: 疾驰 ( 3 )油光可鉴( ) A: 鉴别 B: 鉴赏 C: 当镜子照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楠学习成绩好,也热心班级事务,但爱出风头耍小聪明的毛病却叫人反感。 B: 浏览是一种读书方法,妙处在于一目十行,不求甚解 , 只快速提取核心信息。 C: 那女子穿戴特别地招摇,满头饰物,耳环乱晃,旗袍贴身,一副妖娆不堪的样子。 D: 客观分析失败的前因后果,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 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
6、 |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喧嚣(xiāo) 锃亮(zèn) 倔强(jué) 舳舻相接(zú) B: 俯瞰(kān) 镌刻(jùn) 炽热(chì) 殚精竭虑(dān) C: 翘首(qiào) 依傍(bàn) 洨河(xiáo) 正襟危坐(jīn) D: 鲜腴(yú) 诘责(jié) 私塾(shú) 惟妙惟肖(xiào)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B: 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人类社会前进。 C: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够得以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D: 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使市民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 |
8、 | 将下面的四句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达到最佳的言语交际效果,大师往往不动声色,没有任何直接的揭露, ; ; 。体悟出其中的奥妙,你就走近了大师,和他心照不宣地交流了,享受到和大师心灵沟通的幸福。 。 ①最聪明的读者还要进一步联想其他类似作品的情况,体悟其奥秘②一般的读者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动脑筋③粗心的读者迷迷糊糊地放过去了④真正细心的读者却感到了这里有名堂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④③①② D: ④②①③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发表了一份全球变暖对食物的影响。报告指出,气候变暖不但影响食物供应,还可能改变食物的味道。B: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通知,倡导家庭及企事业机构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八点半至九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 C: 浙江中医药大学招办主任石老师说,社会永远需要医生,医生从业年限越长,经验越丰富,越受人敬重。 D: 据报道,德国航空运输联合会27日引入新规,要求一架客机驾驶舱内必须同时有两名授权人员;中国民航局也下发通知,禁止航班飞行时驾驶舱不得少于两名机组人员。 |
10、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反问)B: 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静。(排比) C: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比喻) D: 杜工部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要亲自到这地方,才可以领略到前人用字之妙。(引用)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 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既写景又点明时令。 D: 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①军中不解其故________ ②比次日________ ③此去西南十里________ ( 2 )对画线句“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番人刚刚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集体到来了。 B: 番人刚刚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突然(或快速)到来了。 C: 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集体到来了。 D: 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突然(或快速)到来了。 ( 3 )联系选文,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一)
①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洞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②山崖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③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
④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
⑤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岩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班羚精确地踩上自己的背,结果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⑥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⑧伤心崖上最后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⑨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成功的秘诀
①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 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②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 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 。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 功之巅的翅膀。
③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xq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 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④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⑤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原文有改动)
( 1 )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 )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 )请为选文第②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4 )选文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莫顿·亨特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结尾里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自我精神的逐渐成长,是习惯养成的点滴积累……
回顾三年的初中生活,相信你有许多关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经历见闻或阅读思考。请你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及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