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对学生的表扬,既要适当,又要适度;过分的溢美之辞往往会使学生飘飘然迷失自我,反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B: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C: 通过两次文明城市的评选,使包头市广大市民争做文明市民、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弘扬。 D: 观察自然,常常能感悟出一些平凡而伟大的真理:人生如庄稼,只有春天辛勤耕耘,才能在秋天赢得硕果累累的收获。 |
2、 | 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都去哪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________,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________,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________,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 淡漠了亲情 淡忘了友情 虚度了年华B: 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 C: 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D: 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
3、 | 下列各组成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马革果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锲而不舍B: 杂乱无章 一反即往 兀兀穷年 来势凶凶 C: 当之无愧 一拍即合 迥乎不同 家喻户晓 D: 气充斗牛 锋芒毕露 历尽心血 鲜为人知 |
4、 | 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蓬篙(gāo) 聒噪(guō) 锐不可当(dāng)B: 翘首(qiáo) 嗤笑(chī) 襁褓(qiǎng) C: 煞白(shà) 干瘪(biě) 恣睢(suī) D: 星宿(sù) 追溯(shuò) 呱呱坠地(guā) |
5、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羸弱(léi) 告罄(qìng) 哀悼(diào) B: 稠密(chóu) 契约(qiè) 门槛(kǎn) C: 修葺(qì) 矜持(jīn) 抹杀(mǒ) D: 钦佩(qīn) 竹篾(miè) 猥琐(wéi)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 福楼拜家的客厅里常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 C: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D: 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白露”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 |
7、 |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B: 醉能同其乐,醒能叙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C: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木兰诗》)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
8、 |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景秀丽的环城河畔,一场精彩的少儿武术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 B: 月的阳明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绽放,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C: 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惟妙惟肖 , 吸引了上百万游客不远万里来游览参观。 D: 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而微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形象。 |
9、 | 下列文学常识中哪项是错误的( ) A: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藤野先生》就是他的作品。B: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政治家、军事家,时人称“卧龙”。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歌,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本文通过叙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生活情景,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D: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短长》等,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该书长于写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晦(huì) 惬意(qiè) 贮藏( zhù) 苍穹(qiónɡ)B: 褒贬 (bāo) 精髓(suí) 汲水(jí) 隽永(juàn) C: 占卜(bǔ ) 纤细(xiān) 栈桥( zhàn) 氛围(fèn) D: 褴褛(lǚ ) 拾级(shè) 殷红(yān) 木讷(nà)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①豁然开朗________ ②阡陌交通________ ③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 ④泉香而酒冽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3 )《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4 )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 |
流水的光阴,不变的鲎(hòu)
“这花开花落一千年一切形状,我还是自己模样。”这是《好春光》中的一句歌词。一千年容颜不改,让人艳羡,而一种貌似“此物只应外星有”的奇异动物——鲎,保持容颜不改又何止是一千年了。
人类发现的最早的鲎化石记录了地球4.45亿年前的鲎的特征。那时候,原始鱼类刚刚诞生,开花植物尚未出现,霸气恐龙尚未登场,而在恐龙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长达6500万年的今天,鲎依然保留着其远祖的基本模样。
鲎之所以在数亿年间不曾进化,不是因为“装备”已经足够先进,而是由于它的生存环境一直未变,竞争对手寥寥无几,进化成这样就已经可以了,无需再做什么改变。
鲎属于节肢动物门剑尾目鲎科动物,世界上共有四种,即巨鲎、蝎鲎、美洲鲎和中华鲎。作为昔日望族的最后遗民,鲎的远古近亲,如志留纪的板足鲎早已作古,现代动物中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是蜘蛛和蝎子。
从外形来看,体长(包括尾部在内)可至60厘米的鲎像一只带尾刺的大型甲虫。其细长的三棱状尾巴让它看起来形象威武。其实,这可以自由转动的“三棱军刺”除了为其身体提供支撑、保持平衡外,主要用途是确保在腹面朝上的情况下翻身这一“高难度动作”的顺利完成。
鲎的体表覆盖有黑褐色的外骨骼,头胸部背面为圆突的马蹄状,又称马蹄蟹。凭借这覆盖全身的硬质甲胄,鲎不仅可以承受海水的强大压力,而且可以躲过多数捕食者的攻击,在海洋中对它构成威胁的只有鲨鱼和海龟。退潮之时鲎常在沙滩上慢慢而行,但更多的时候营底栖生活,在昏暗的海洋中贴着沙质海底运动或者钻入沙床之中。五对步足保证了其能够在海水中较快速度地行进。
贻贝、蛤蜊以及水生蠕虫等小型动物是鲎菜单上的主食,但有时也会换换口味取食海藻。鲎的头胸部第一对附肢呈螯状,具有类似小叉的功能,负责把捕获的食物送到嘴边。中间四对附肢即步足的钳状末端内侧生有长刺,负责捣烂食物并最终把美味送入嘴中。最后一对附肢也是步足,末端有几个耙状突刺,可以挖掘沙子和清理身上杂物。
鲎虽是原始物种,却也会“玩高科技”。鲎的头胸甲侧面生有一对神奇的复眼,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鲎对光有着超强的敏感度。复眼的侧抑制现象让视觉图像的边缘对比度得以强化,并在略去次要内容的同时突显了物象的主要轮廓,保证把重要而精确的信息传入大脑。这一“绝技”让鲎能够感知到很远地方的具体状况,成为它捕食、逃命乃至寻偶的一大法宝。侧抑制现象为仿生学家提供了重要启示,应用在科技领域,电视成像、宇航摄影得以更加清晰,雷达显示也得以更加敏锐。
“光阴慢或者不慢,鲎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从远古时代走来被称作“活化石”的鲎,还会以这种古老的样貌走向多么遥远的未来,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吧。
( 1 )文章先后介绍了鲎的“________”“体表”“________”“复眼”。太阳每天从土墙上升起
嵇绍波
①太阳高过房顶的时候,国旗准时地从乡村高地上徐徐升起,高地是当年谷姓地主堆垒起的土墩。土墩上有一座老宅,经过村民简单的修葺,成了一间教室,教师是一个私塾出身的老头,既当校长又当校工,老头的严肃是出了名的,即使大人和他说话也是低眉顺眼,不敢高语,更甭说我们这些读书的学生娃,远远看见他的身影,立即绕道而行,恨不能遁地而去,背地里我们都叫他“老夫子”。
②那天,当我看见国旗在土墩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我吓得在上学的路上撒腿狂奔,一路上,路边觅食的母鸡吓得扑棱起翅膀乱飞。道上嬉戏的花狗,吓得贴着墙根乱吠,平日里和我一起弹玻璃球、垒铜板的小顺子撵在后面,哭哭啼啼地喊着“哥——哥”!我没有时间回头,当然也不敢回头。因为我的眼前不时晃动着老夫子竹竿似的身影,背着双手一脸严肃地站在那儿,仿佛随时准备抽出藏在身后的戒尺,抽打我的手心。我一边跑一边胡思乱想。
③如预料的一样,我被老夫子堵在了门口——老夫子不松口,我一步也不敢跨进教室。我低垂着头,一声不吭等待老夫子发落……
④教室里同学们跟着老夫子一起朗读着课文。我忽然间很羡慕他们。那一刻,我感觉北风刺骨,教室门前楝树上麻雀的叫声特别刺耳,仿佛在讥笑我。许久,老夫子才抬起头来,拿灰白的眼睛冷冷地揪着我,我感觉阴冷的寒气从地底升起,透过我的布鞋底,慢慢往上爬……
⑤意外的是,老夫子并没有惩罚我,而是板着脸说了一些之乎者也的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声音很大也很响,对我似乎也对教室里所有的孩子说。老夫子默默地转过身,缓缓地举起右手,然后用力向下一挥,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我终于走出了教室,心神不定地在翻着课本,有些庆幸,也有些惊讶,更有些不安。通常,迟到的学生是不让进教室的,要捧着课本站在门口,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老夫子又将会以怎样的方式“折磨”我。
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还懒在被窝里不想起来,“小二子在家吗?”忽然听到一个人和父亲说话,声音很熟悉。但是我一时也想不起来是谁。“还在睡觉呢?”陡然间父亲的声音变得恭敬起来,“啊——,是老先生。”老夫子告状来啦,我脑中一闪,连滚带爬地躲到了床底,心里暗暗叫苦,老夫子和父亲的谈话我听得一清二楚:老夫子只是谈我如何的聪明,怎样的有前途等一些褒扬的话,闭口不谈我在学校是如何的顽劣,父亲唯唯诺诺地应着。我心里一阵感激,又是一阵内疚。
⑦阳光逐渐向床底下延伸,我又冷又饿,双臂又麻又酸。我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好从床底下钻出来,怯怯的走进堂屋,低着头等待老夫子训话。老夫子没有训我,严肃的脸上出现了少见的冰雪初融的温暖,低声询问我的学习。末了,问我上次迟到的原因,父亲解释说,早上干活儿迟了,忘了时间。老夫子目光温和的看着我,伸出瘦的有些嶙峋的手,摸了摸我的头说:“鲁迅小时候给父亲抓药迟到了,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警示自己以后不要迟到。”
⑧老夫子忽然不再讲话了,目光从我的脸上移开,越过我的头顶,落在我身后那面土墙上。阳光正向金色的海水慢慢在土墙上爬升,老夫子怔住了,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又摸出一个烟盒,再从里面抽出一支粉笔,弯下腰、低着头,在墙上沿着阳光漫起的地方,慢慢画出一条直线,认认真真写下时间。一笔一画沉稳缓慢,仿佛石匠在雕刻花纹。然后老夫子站直身子,专注地等着阳光在墙上一点点爬升,划下一条条直线,记下一个个时间……
⑨土墙上只有那金色的海水在上涨、在漫溢,最后老夫子在墙上画下重重的一笔,喟叹一声,拂袖而去。远远的只听见老夫子大声朗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不懂老夫子何以这样,说出如此深奥难懂的话。老夫子的身影在早晨的阳光里渐行渐远,唯在地上留下一个巨大的惊叹号。忽然问,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老夫子说过的一些话,朝着老夫子远去的方向,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⑩老家的那面土墙早已不复存在,但那土墙在我心中一直没有坍塌,依然矗立着。许多年以来,很多熟悉的人问我,为什么不论做什么事,你总是那么认真、准时、守信。其实他不知道,老家那面土墙上的太阳每天都从我心中升起,它让我一遍又一遍地温习老先生曾经对我说过的话。
( 1 )“我”迟到前后,老夫子的形象在“我”眼中有哪些变化?老夫子怔住了,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又摸出一个烟盒,再从里面抽出一支粉笔,弯下腰、低着头,在墙上沿着阳光漫起的地方,慢慢画出一条直线,认认真真写下时间。一笔一画沉稳缓慢,仿佛石匠在雕刻花纹。然后老夫子站直身子,专注地等着阳光在墙上一点点爬升,划下一条条直线,记下一个个时间。
( 4 )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每一间屋子里都有一个角落,那里也许摆放着温馨的照片、儿时的玩具,满满的,填满了我们一段段美好的回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角落,那里存着一些往事,住着
一些人,暖暖的,温暖了我们一段段成长的历程……世界处处有角落,每一个角落,都 有各自的精彩。
请以《角落的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左右的文章。先把文题补充完整, 然后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等,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可
抄袭,文中不可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