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温州市二十五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阅读时句中停顿位置标示有误的一项是( )
A: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

对下面文段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A: 所以:……的原因。
B: 倾颓:倾覆衰败
C: 痛恨:憎恨。
D: 悉:全,都。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 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的心头回想。
D: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泰安的空气更加清新。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职(chèn) 咒(zǔ) 热(chén) 轻怕重(niān)
B: 笑(nì) 水(zǎo) 乱(líng) 威风凛(lǐn)
C: 乳(pǔ) 抖(shǒu) 狭(ài) 差不齐(cēn)
D: 戒(chéng) 待(nüè) 倜(tǎng) 畏罪逃(qián)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
B: 邵阳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城市。
C: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D: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6、《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
A: 孙武
B: 孙膑
C: 孙权
D: 白起
7、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子(jǐng) 薄(bǐ) 附(hé) 澈(chéng)
B: 怪(chēn) 战(lì) 士(jué) 跚(pǎn)
C: 干(hé) 给(cì) 热(chén) 察冀(jìn )
D: 职(xùn) 弄(shì) 护(pì) 抽(yè)
8、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英国作家笛福所作的《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鲁滨逊冒险出海航行,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坚强地度过了28年时光的生动故事。
B: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智绝”。他的典型故事情节有“空城计”,“舌战群儒”,“败走麦城”,“巧布八阵图”。
C: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 《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苏轼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著名的文学家。
9、

下列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B: “2014年放假安排”高居百度热词排行榜首,假日安排引发了专家、网友和社会公众的“吐槽”和“自嘲”。
C: 为观看《抗战英烈事迹展》,同学们趋之若鹜 , 提前半个小时进入了展厅。
D: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中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 这,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知青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 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D: 市卫生局与下属大医院共建的“医疗绿色通道”,是一种崭新的快捷求医机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以下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也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D: 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 2 )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1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文中的“醉翁”

是________

(人名)

名之者谁?

名:________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句:________


( 2 )节选语段由“环滁皆山”起笔,依次写了________→琅琊→________→醉翁亭,是按________的顺序展开。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美妙的看见

①某日,公司董事长派给我一个任务:傍晚陪两位外国客户观看演出并用餐。我瞪眼看着乱七八糟的办公桌,怎么都提不起兴致——这表演我已看过许多次,而且我还有大量积压的工作等着完成。

②演出前,所有观众在大厅等候,两位客户用自己的母语闲聊,我既听不懂,也插不上话,就和坐在我前面的男人礼貌地交谈起来。他是比利时人,能说流利的英语。我心里纳闷,为什么他的头总奇怪地侧着,而且一动不动,好像正在沉思。后来我看到身旁那根灰色的手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个盲人。

③他转过脸来对着我,于是我看到了:他有一头浓密的银发,面容清癯,眼睛深陷,神情坚毅。这个人告诉我,他十多岁时因意外事件,眼睛瞎了,不过并没有因此放弃单独旅行。他已经掌握了无视觉旅游的技巧,懂得利用健全的另外四种感官助他在心里勾画景象。

④“晚餐时我可以坐在你旁边吗?”他问,“假如你肯为我细致描述你看到的东西,我会很感激。”

⑤“很乐意效劳。”这演出我看过许多次,我有信心会是个很好的解说员。

⑥表演即将开始,大家迈步走向餐厅,那盲人和我跟随在一长串游客中间。我试图抓住他的手肘引导他,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跨出脚步,昂首挺胸,倒好像是他在为我带路。

⑦我们找到一个靠近舞台的位子。等候饮料时,盲人说:“这音乐听起来很迷人,麻烦你形容一下乐师。”

⑧乐师?舞台一侧有 5 个男人在为这场表演作暖场演奏,之前我一直没注意他们。“他们盘腿坐在那里,穿宽松的白棉布衬衫和宽松的黑裤,扎鲜红色腰带。在用弓拉奏一种提琴形的乐器。”

⑨他微笑:“这些乐器是用什么造的?”

⑩我不由细看了一下,“木头……不过球形的共鸣箱是用整个椰子壳做的。”我说,同时竭力压制自己的惊奇。

⑪灯光逐渐暗了,他又问:“其他游客是什么样子的?”

⑫“什么肤色和体形的都有,穿得讲究的没几个人。”我低声说。

⑬我进一步放低声音并靠近他的耳朵说话,他立刻热切地把头朝我靠过来。

⑭舞台后方的帷幕拉开了。六名十三四岁的女孩出场,我为盲人朋友描述着,她们穿纱笼般的丝裙,头上有金色头饰。以前从未发现,头饰的尖角是软的,随着舞蹈动作,头饰也有节奏地晃动,在灯光下一闪一闪。“她们的指尖套着金色的假指甲,也许有 10 厘米长,”我不由赞叹,“这些指甲配合着她们双手每一个优雅的动作,有 jǐn 上添花的效果。”

⑮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多么美妙——我真想摸一摸这些指甲。”

⑯夜渐深,我描述得越多,他越兴奋地频繁点头,我以前未曾注意过的发现也越来越多:舞台服装的颜色、式样和设计;乐师全神贯注演奏时的表情;甚至女侍应生在半昏暗中绽放的纯洁笑容……

⑰演出结束回到大厅,两位客户面带笑容,似乎对这场表演很满意。我的新朋友紧紧抱住我。

⑱“你为我看到了每一样东西,实在太美妙了,”他低声对我说,“我感激不尽。”

⑲一抬头,大厅的灯光无比明亮,我才领悟:说感谢的应该是我,瞎眼的其实是我。他帮助我掀开了这个喧闹红尘中遮住我们眼睛并迅速扩大的帷幔,让我看到以前我视而不见、未曾击节赞赏的所有那些美好事物。

⑳第二天回到公司,一眼便看到我办公桌上的那盆绿萝,枝繁叶茂。一枝藤蔓顺着隔板垂落下来,交错的叶片像一串绿色的小耳朵,活泼而有生气。

(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jǐn ________上添花
( 2 )第⑩段“惊奇”的原因是________
( 3 )联系全文,概括盲人的人物形象。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4 )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 5 )结合语言表现力,分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阅读《伟大的悲剧》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 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科特探险队第二个到达了南极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英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B: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C: 阿蒙森在南极点留下帐篷、国旗和信件,并要求斯科特为挪威探险队到达南极点做证。
D: 斯科特并未接受为挪威探险队做证的任务,因为对他来讲这是冷酷无情的职责。
( 2 )对文中画线句“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
B: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沮丧、绝望的心情。
C: 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烘托斯科特等人知道别人先到达南极点时沮丧、绝望的心情。
D: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南极点上空飘扬的情景。
( 3 )对选文结尾加点部分“这一事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曾经到达过南极点的人。
B: “这一事业”指的是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点的人。
C: “这一事业”指的是把阿蒙森留下的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D: “这一事业”指的是在世界面前为别人完成的业绩做证。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①相信你的才思,抒写你的真性情,生花的妙笔就在你手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潇洒”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