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第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阅读下面一则语段,横线处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②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已初见成效, 后面还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进一步深化。
③院中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 ,此时尤为幽绝。

A: 不可思议 即使 也 斑斓
B: 不可思议 虽然 但是 斑驳
C: 不言而喻 虽然 但是 斑驳
D: 不言而喻 即使 也 斑斓
2、

请选出下列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首届青年微电影合作大赛以"凝聚青春力量,成就青春梦想"为主题,以新媒体为表现形式,展现了当代青年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
B: 当学校把参加决赛的任务交给我时,我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C: 毕业在即,骊歌唱响,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三年来我们同窗共读、互相切磋、快乐成长、共同进步。
D: “朗读亭"空降深圳图书馆,深圳的爱书之人纷纷前去体验,许多附近学校的学生也加入了这个朗读大军。
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
B: 《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是艾青的成名作。
C: 艾青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D: 艾青的《飞鸟集》中有大量的哲理诗,如:“ 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过故友旧居

[唐]许浑

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

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

珠盘凝宝瑟,练席递华觞。

今日皆何处,闭门春草长。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的“公子宅”即题中的“故友旧居”,点明了往年宴会举行的地点。
B: 从“夜宴"“疏翠”“早莲”等词语可以看出,宴会举行于初夏的夜晚。
C: 本诗领联描绘了夜宴环境的优雅,颈联则突出了夜宴陈设的华贵。
D: 往年夜宴快乐难忘,今日春草生机勃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小也被妈妈吓坏了,拿着残月一般的瓜皮战战兢兢。
B: “陶师傅,您烙的小火烧穿迷彩服了!”一位买饭的人对她说。
C: 他顺手一指,墙上有条红线,像雨后偶尔爬上马路的蚯蚓。
D: 陶影一个箭步冲过去,“啪”地一下打在孩子的头颅上,声音清脆,仿佛踩破一个乒乓球皮。
6、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约(qiè) 住(lǎn) 监(dū) 悲天人(mǐn)
B: 却(xiè) 礼(péi) 解(pái) 如重负(shì)
C: 恩(huì) 着(chán) 环(xún) 自苦海(tóu)
D: 坟(mù) 大(dǐ) 达(guān) 心理得(ān)
7、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缥渺 样(mó) 蹒跚 参不齐(cī)
B: 气慨 澈(dèng) 滑稽 人忧天(qǐ)
C: 狡猾 制(páo) 怪诞 神采奕(yì)
D: 寂漠 羞(què) 庇护 随声附(hè)
8、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修改:删去“问题”。
B: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修改:删去“通过”。
C: 第4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
D: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怎么办?该不该喊它一声呢?对了,你听过黄冠大鹦鹉的鸣声没有?
B: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只是那个混账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
C: 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
D: 我因此得出一个颇为清晰地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
10、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B: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C: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D: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本诗的颔联是描写钱塘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早”形容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赶不上,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可爱的小生命由衷的 之情;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温暖和 , 难怪这些小生灵要“争”。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 , 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 2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颈联所呈现的画面。
( 3 )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行不足”?
( 4 )这首诗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很精妙,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说说这两个动词精妙在何处。
( 5 )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本诗颈联所展现的画面。(不少于30字)
( 6 )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
( 7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示的画面。
( 8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9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 ”终。以“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 10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________”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________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 11 )颔联中有两个动词“争”、“啄”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 12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 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D: 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选自郑板桥《题画三则》)

(注释)①新篁:新竹。②绿荫照人:绿色的竹影照在人身上。③窗棂:窗子上雕花的窗格。④冻蝇:秋冬受冻的苍蝇。⑤师承:受过老师指教,有相承的师法。

( 1 )“置一小榻其中”中“置”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乎!

( 3 )作者认为自己画竹的灵感“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此句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愿望投递与玫瑰 辜妤洁

①几年前的冬天,我拿着一张火车硬座票从成都去上海。两天一夜的车程,我在泡面和汗腺气味混合的车厢里半梦半醒。凌晨四点多,朦胧中听到有人说:“看,苏州河”。我睁开惺忪的眼睛,趴在车窗上看到经过寂静的旷野和黑暗的山洞之后灯水相应、明亮辉煌的世界。墨色的玻璃上隐约映出影子,我看到自己满是疲惫的脸上漾着笑意,是不经意漾开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来一切可期的笑容。

②火车六点到站,随着人潮往站外涌,我站在陌生的城市街头,回头望见“上海站”三个字发着光。这是我第一次到上海,真正把我带到这里的不是那张火车票,倒是一封装着作文大赛复赛通知的白色信笺。

③回想起来,很多事件的发生都源于一封信。

④我向生活投递过很多愿望,生活将回应送到我身边,引导我去往下一个阶段。

⑤小时候我在镇上念书,没有游乐场,没有琴棋书画才艺班,同学皆是近邻,大家比比成绩、比比个头、放学后沿着马路比比谁先跑到家。世界很小,快乐无边。考试结束后不久,一辆银色的面包车停在路边,重点中学的老师递来一封信,问我要不要选择去他们学校。

⑥中学后我收到杂志社的采用通知,拿到的第一笔稿费是七十块钱。十块买车票回老家的派出所办理身份证,办理的手续费是二十块,然后去工商银行花了十块钱办卡,剩下的三十块钱存进去。那会儿我十几岁,拿着存折从银行走出来时,心想我现在就是有身份有存款的人了。此后我得到了独立和自由,我快乐地捂住胸口,感受到心脏砰砰跳动着,就要飞起来。

⑦后来我看完从二手书店半价买到的《作文大赛作品选》,秋天时,从书店带回一本有名的杂志,小心裁下有报名表的那一页,认真填好信息后,将誊写过好几遍的小说折好,放进信封。在一个淅沥沥的小雨天,我撑着伞去离学校很远的邮局。一个月后,我收到那封白色的信笺,取出存款,买火车票去上海,赢得了写作征程中的第一个大奖。

⑧不是所有人的命运都会因一次获奖改变,但在炽热的青春,靠自己的才华得到一次认可的机会,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值得骄傲。我热爱着纯粹的写作,它给每个热爱文学的小孩投以温柔的注视,见证我们都曾努力活得丰盛过。

⑨而几年过去,我们长成了大人。拆过生活给的礼物,也被现实摁在地上狠狠揍过,在努力升学拼命工作得到富足的人生模式之外,生活也向我们抛来各种需要吞咽和消化的东西。而我表达、消解和回应的方式依旧是写作。我庆幸自己的理想并没有化为宇宙里的尘埃,那些对生活怀有激烈的、温和的、抵抗的、顺从的疑问与表达,没有被抑制,它们转化成作品的生命力,得到了妥帖安放。

⑩或许,写作是我投递给生活的信,生活听到我的愿望和某些不妥协,于是我得到了自我,享受着坚守的方式带给我的柔软和温热。

⑪又或许……

⑫就像B-612小星球上忽然绽放的那朵娇艳的玫瑰花,尽管地球上一个花园里就有五千朵完全一样的这种花朵,但她是被小王子放在花罩中的,是被小王子用屏风保护起来的,是被小王子浇灌和除灭过毛毛虫的,是被小王子倾听过怨艾和沉默的,她并不是一朵普通的花,她是小王子唯一的、独一无二的玫瑰。

⑬我愿意付出时间和爱意,经年累月投入其中。直到有一天,我会指着某本书告诉你:“你看,这是我的玫瑰。”

⑭独一无二、只属于我的玫瑰。

(选自《萌芽》2019年第3期,有删改)

( 1 )请按照时间顺序,以“一封信“为线索,梳理文中“我“的主要经历。
( 2 )文意第⑥段的画线句详细交代了“我”是如何处理稿费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 3 )文章第⑦段的画线句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请简要分析。

秋天时,我从书店带回一本有名的杂志,小心裁下有报名表的那一页,认真填好信息后,将誊写过好几遍的小说折好,放进信封。

( 4 )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愿望投递与玫瑰”含义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回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回家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也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缺了不少东西。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我心里有些难过。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 矮。 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好的开水放到他面前。 他“咕嘟咕 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隆重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满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疑惑不解:母亲这样招待他,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和泪光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我们沐浴在父亲的目光中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就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⑪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 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⑫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也包括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⑬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 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有删改)

( 1 )请阅读选文第④-⑩段,补全下面的表格。

段落

⑤~⑥

⑦~③

⑨~⑩

主要情节

父亲拉着桌発等满车礼物回家

A________

母亲用丰盛的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我”的心理

B________

有些难过

C________

D________


( 2 )选文第③段为什么不能删去?
( 3 )请分析下面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鍍亮……

( 4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 5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6 )选文第⑪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第⑬段中“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四五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份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种花、养兔、上网……
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
请以“ ____________真让我着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亲情似一杯浓茶,喝了让人倍感神清气爽,亲情如一杯烈酒,喝了让人回味无穷。请以“感悟亲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完成题目,然后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源于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