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B: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论著之一。 C: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所做的一次即兴演讲。 D: 《马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2、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大器之人,语气______,性格______,气势______,举止______,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A: 不猥不琐 不张不扬 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B: 不张不扬 不猥不琐 不骄不躁 不惊不惧 C: 不猥不琐 不惊不惧 不张不扬 不骄不躁 D: 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不张不扬 不猥不琐 |
3、 |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B: 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 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 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4、 |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泛滥 谰语 全神惯注 心会神疑 B: 镐头 丰饶 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C: 疙瘩 深宵 历尽心血 搏学多识 D: 婉转 奥悔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B: 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闪现着艺术的光芒。 C: 运用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 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
6、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行为。 B: 我们必须严厉打击和坚决取缔非法野生动物市场以及滥捕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C: 一个国家的强大,归根结底,即使不是靠历史赋予的机遇,那就是靠人心凝聚的力量。 D: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那些知道规划和珍惜的人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
8、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 ④③②①⑤B: ②④③①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③①④⑤② |
9、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B: 固不可彻:固执得不够彻底。 C: 孀妻弱子:寡妇孤儿。 D: 无穷匮:无穷无尽。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医务人员不辞辛劳连续奋战,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C: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D: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
尾联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问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①自将磨洗认前朝 ________ ②时时而间进 ________ ( 2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________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________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________ ④能谤讥于市朝 讥:________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4 )这两篇诗文都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二乔的命运象征东吴的命运,表达了诗人________。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________设喻,点出君王容易受蒙蔽的事实,由己及君,最后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
修髯飘飘
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来听闻先生的讲课。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词生动,引人入胜。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好些人回忆闻先生时都讲到了他讲楚辞的情景,都说他讲课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的确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的创作时,还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
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别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
④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下巴下只有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得他轮廓分明,显得潇洒而又坚毅。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楼主人”。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⑤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神采。
⑥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为
其另立一个半身像,最好是铜像。这个半身像可以没有胡子。
①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②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下巴下只有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得他轮廓分明,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 3 )联系全文来看,闻一多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四点即可)独腿人生
罗伟章/文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②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划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这样,我高高兴兴地坐了上去。
③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这座城市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5岁的年纪。
④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人的三轮车那么平稳,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⑤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
⑥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多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飘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地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⑦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⑧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⑨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
⑩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⑪我问:“怎么走那么远?”
⑫他说:“有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
⑭车夫又说:“下了车,那两个韩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⑮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我想,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左腿兄弟感到骄傲,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
⑯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⑰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
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⑲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⑳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㉑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
㉒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拢?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
㉓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㉔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微型小说选刊》)
(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情节 |
思想感情 |
①________ |
怀疑(误会) |
发现车夫只有一条腿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
钦佩(敬重) |
找回两元,并考虑周到,没有送我进别墅大门 |
④________ |
①我猛然间觉得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说说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②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 4 )车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④不得抄袭;⑤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