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B: “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此句中的“辰牌”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C: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闰土、阿长和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 英国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
2、 | 从语句连贯的角度考虑,横线处应填入的是(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笼,________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一个梦吗? A: 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碧波荡漾。B: 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碧波荡漾。 C: 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碧波荡漾。 D: 所有碧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
3、 | 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通过吟诵吟唱等方式,古典诗词声调的 △ ,配合肢体语言的变化,文中意境从抽象、平面的文字中进一步 △ ,在有声的空间里得到丰富,时时温润人心,启迪智慧,发人深思、 △ 。 A: 抑扬顿挫 延伸 引人入胜 B: 沉郁顿挫 延伸 扣人心弦 C: 抑扬顿挫 蔓延 扣人心弦 D: 沉郁顿挫 蔓延 引人入胜 |
4、 | 初三的课文,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通过描绘北国雪景,歌咏祖国壮丽的河山,引出历代英雄人物并借此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 B: 《论教养》一文,作者通过对“有教养”和“无教养”表现的讨论,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行文活泼灵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C: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继承了爱国诗人屈原、杜甫等人的忧国忧民传统,提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至今仍然激励人们奋发有为。 D: 《孤独之旅》的人物只有杜家父子二人,故事情节也十分简单,小说的“厚度”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心里的细腻刻画和优美的环境描写上,“孤独之旅”实际上是少年的成长之旅,读来令人受到心灵的启迪,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可以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 台湾署名作家张大春做客新浪聊天,他称现场写诗就是卖弄文采。(炫耀)B: 迎宾大道经过整修拓宽,一直延伸到钱塘江边,成为开发区的景观大道。(拓展) C: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听到央行加息的消息,认为加息对房地产的影响微乎其微。(具体而微) D: 为美化环境,市区立起了很多铜雕塑,涌金广场的那头牛铸造得别出心裁。(别有用心)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亵渎(dú) 山岚(lán) 挑(tiāo)衅 蕴(yùn)含 B: 腆(tiǎn)着 阔绰(cuò) 明眸(móu) 俯瞰(kàn) C: 憧憬(jǐng) 愠(yùn)怒 渊薮(sǒu) 深谙(ān) D: 分娩(miǎn) 尴尬(gà) 涸(hé)辙 焦灼(zhóu)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B: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C: 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 D: 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一代天娇 温声细语 轻而易举 黎明百姓B: 红装素裹 断章取义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C: 敬业乐群 重蹈复辙 恼羞成怒 孤军奋战 D: 弥留之际 廓然无泪 自知之明 怒不可遏 |
9、 | 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鬈发(quán) 佃农(diàn) 锃亮(zèng) 黯然无色(àn) B: 歼灭(jiān) 粗糙(zào) 炽热(chì) 殚精竭虑(dān) C: 刹那(chà) 发髻(fā) 翘首(qiáo) 深恶痛绝(wù) D: 不辍(chuò) 颁发(bān) 驿站(yì) 屏息敛声(píng) |
10、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光临”“垂爱”“奉送”“贵庚”都是敬辞。 B: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这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 C: “是微信转账,还是支付宝付款?他拿不定主意。”这句的标点符号使用准确。 D: “一人之下”和“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下”,都是名词。 |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思。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 ②劳其筋骨 ________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 ④非徒愈病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3 )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①甲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________”,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使“________”。 ( 4 )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
良好家风,需要“绿我涓滴”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家风,强调家国有机统一。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把正家风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
②良好家风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家风是一个家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慢慢沉淀积累下来,并且代代因袭延续下去,体现整个家族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风格。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里的影响往往大于学校里的培养,童年时的教化往往重于成年后的塑造,生活中的感悟往往超过书本上的认知。而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风就对我们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与家风有关,家风成为我们从言谈举止到为人处世、从价值选择到是非评判、从伦理道德到人格人性的遵循标准。因此说,良好家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③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无论是主动遵守还是被动服从,无论是立竿见影还是潜移默化,家风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整个家族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风良好,则家道兴盛,美誉流芳。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苏洵。严格教育于女,良好家风的熏陶使苏轼、苏辙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父于三人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留下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千古佳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的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良好的家风教育出了优秀的儿女。家风败坏,则祸及全家,贻害社会。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走上歧途,甚至身陷囹圄,很大程度上是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导致的。
④良好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源泉。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館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又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良好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族的发展,还以点滴汇聚之势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国家的兴盛,家风正则社会稳。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这个家庭就会团结和睦,崇善尚德;千万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整个社会就和谐稳定、积极向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国家就充满活力;家风良好,民族就充满希望。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良好家风,必然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和无穷智慧。
⑤注重家风,既是为了个人的安身立命,家族的兴旺发达,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家庭是我们心灵最可靠的港湾,家风更应该是我们精神上最执着的坚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主动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成为社会千顷澄碧的清风雨露。
(原文有改动)
( 1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引用“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一句话?【链接材料一】傅雷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他常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父亲的谆谆教诲使傅聪成长为著名的钢琴艺术家。
【链接材料二】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节选自胡适《我的母亲》)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②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③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她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④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⑤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物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来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⑥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文:
岁月悠长,每个人都会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或快乐,或忧伤; 或兴奋,或沮丧……毫无疑问,快乐应该是其中最主要的。亲爱的同学,是什么让你如此快乐呢?
请以“我 ,我快乐”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书写在作文卷的第一行正中间位置;②立意自定,中心明确;③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④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⑤文中不得涉及任何个人信息( 如个人姓名、所在学校或带有暗示性的信息);⑥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