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D: 济南市文明办开展与筹划“我爱泉城”的活动,得到了很多市民的响应。 |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润 虔诚 酣然入梦 浩浩荡荡 B: 敦实 蜿蜒 振耳欲聋 大庭广众 C: 苍劲 翡翠 轻歌慢舞 瞬息万变 D: 瞭绕 跳望 自言自语 以身作则 |
3、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星球上,_________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陆地,那是地球上的五大洲,在陆地中间________着辽阔的蓝色水域,那是地球的四大洋。这里有生命存在,生物活跃在多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________这个星球以绿色的情调和生命的意义。 A: 嵌入 布满 呈献B: 镶嵌 充盈 赋予 C: 勾勒 填充 馈赠 D: 勾画 覆盖 给予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萧瑟(sè) 缱绻(quǎn) 倒行逆施(dào) B: 迸射(bèng) 惊蛰(zhé) 影影绰绰(zhào) C: 霓裳(cháng) 载体(zài) 风驰电掣(chè) D: 穹庐(qióng) 谛听(dì) 捉襟见肘(zhǒu) |
5、 | 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B: 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C: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 玉不琢不成器 , 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
6、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 , 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B: 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沧海桑田 , 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C: 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不少以诈骗为目的。 D: 美国采取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霸凌行径直指中国,大有挑起贸易战之势,其图谋无可非议。 |
7、 | 下列句子中投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了解,千岛菜花风景区旅游高峰的提前到来,是因为今年的菜花提前绽放的原因。B: 我市近两成国土是湿地,能否合理利用好这一资源,必将有利于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C: 教育都门只有多创造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D: 泰州举全市之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国医药城的建设。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专家认为,解决校车问题要因地制宜 , 不能搞“一刀切”,不能脱离国情。B: 史可法兵败后,扬州城遭到清军血洗,不仅城池遭毁,而且百姓生灵涂炭。 C: 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 , 到了晚上,华灯齐放,把扬州这座古城装扮得分外美丽。 D: 当记者终于找到这位“活雷锋”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讲述了帮助老人的经过。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B: 每当站在祖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感慨。 C: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 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
10、 |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①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②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________。 ③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________。 ④乡亲们好奇地________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 清脆 赞赏 崇拜 打量B: 清脆 称赞 推崇 打量 C: 清晰 称赞 崇拜 端详 D: 清晰 赞赏 推崇 端详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1 )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用诗中原句回答)( 2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胤之母周氏卒 ( ) ②闻者咸叹异之( ) ③虽蔬菜有味亦吐之( ) ④云是王家所得( )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亲而不党 A: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B: 而子敬先亡(《人琴俱亡》) 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D.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D: 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遗 财 百 余 万 应 归 孝 绪。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5 )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月艾草香
林巧赟
一个周末艳阳天,我们一家三口回到乡下的老家。正是春光大好时,路上不时可见油菜花、桃花、杏花竞相开放,在灿烂的阳光下艳得灼眼。
欣赏花儿看花了眼,低头却发现另有一番春意:A路侧,溪边,墙角,田埂上,乱石丛中,一簇簇嫩绿的生命毫不示弱地绽放着。远看团团簇簇,近看丝丝缕缕,鲜嫩碧绿的角状小叶片,上面铺着似有若无的白色绒毛,这就是艾草。蛰伏了整个冬天,蓄满了天地日月之精华,在大好春光里醒了过来!我禁不住满怀激动,像与好友握一下手,轻捋一把艾叶,空气中立刻弥漫开一种特殊的清香,沁溢出一股甘香。我贪婪地嗅着艾香,神清气爽,思绪飘向无忧无虑的童年。
那时,闲着无事,我常常会沿着小溪信手采摘艾草。溪边的艾草长得特别嫩绿、惹人怜爱,我不费吹灰之力,就采了一大捧,掀起衣角当菜篮子,带回家让母亲拾掇出好吃的。母亲把艾草洗净,晾在阳光下小半天,再用开水焯过后,捞到竹箕中,然后把艾草搓烂,把草筋全洗出来,只剩下绵软的艾草茸,加入糯米粉、红糖、碎花生仁等拌和搓揉了,做成小糯米团子,最后捏扁了放入锅中蒸。艾粄蒸熟了,颜色也变深了,墨绿墨绿的,清香扑鼻。每次我会迫不及待地待在锅边,等锅盖刚刚打开,热腾腾的白气还没散尽,就向母亲讨来一块艾草粄,换着手吹着气去咬第一口。口中,一种清香从舌尖蔓延开去直至鼻腔,又与刚从鼻孔萦绕进来的外面空气中的香味儿汇合。吃着母亲做的艾叶粄,我满嘴都是幸福的味道。
母亲却当成了宝贝,把它的功用发挥到了极致。每年的端午节,她把艾和茅草、桃叶捆在一起,挂在房门上方,说能驱邪避灾,保佑一家老小平安。在端午节的午时,哪怕再忙,她一定要到野外采艾,采回来晾在屋檐下,晾干后以备急时之需。她说,那天午时的艾,药力最强。有一次,我吃了寒凉的食物,肚子疼得厉害,母亲神情自若捋下一把干艾叶,用双手揉搓,直至揉成了艾绒。然后把黄豆大小的艾绒放在生姜片上,点燃艾绒后,把姜片放在我身上做艾灸。我至今还记得,她在我肚脐眼上放一块,双膝下,三寸的地方各放一块,直到我被灼得嘴里“呦呦”喊痛了,她才把生姜片拿开片刻,过一会儿再放上去。如此轮番换了几次后,我的肚子痛竟神奇地消失了。
那年,村里有个女子得了月风病。出于好奇,我拉着母亲的衣角去探望过一次。B看到原本清俊如花的姐姐被折磨得形销骨立,我悄然打了个寒颤。以后再也不敢进那扇门。每次从那户人家门前经过,我总是跳着脚,小心翼翼地躲开路边的药渣。那药渣红红绿绿,在我眼里是神秘、不祥的污秽之物。红曲、黄姜还有黑乎乎的不知名的药材,各种各样,药气氤氲。母亲不怕,还天天不厌其烦去送艾草。她说,艾草性温,可以治寒症,那些药中少不了艾草。不久,那个女子从屋里走出来晒太阳。看见我,她嫣然一笑,那笑容我觉得比太阳还要暖和。
都说女人如花,我却觉得母亲似平凡的艾草,粗生、易长,随意而谦卑。当人们需要时,她又毫不犹豫地奉献出自己的芳香和温暖。能把苦处人生过得有滋有味,就是一种大智慧。
(选自2016年3月14日《羊城晚报》,有删改)
( 1 )围绕“艾草香”,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哪几件事?( 2 )从A,B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3 )研读标题、开头与结尾,说说三者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探究艾草寄寓的中华文化内涵。链接一: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采葛)
链接二:小时候,故乡人每逢过端午节,都会采集艾草连同竹叶、石榴枝合成一小束,用红头绳绑了,挂于门额。大概也是避邪驱虫之意。现在想来,邪倒不见真有,但故乡人那种传统习俗,倒因为有了这些物质化的符号,深刻地印在了记忆中。(谢娇兰《三月乡间艾草香》)
链接三:羊却不爱吃,猪也不爱吃,大概都是嫌它气味的霸道。它是草里的另类,做不到清淡,从根到茎,从茎到叶,气味浓烈得汹涌澎湃,有种豁出去的决绝。采艾的手,清水里洗过好多遍了,那艾草的味道,还久久逗留在手上,不肯散去。苦中带香,香中带苦,你根本分不清到底是苦多一些,还是香多一些。苦乐年华,它一肩扛了。(丁立梅《艾草香》)
(材料一)
豆各庄乡位于朝阳区东南部。其乡情村史陈列室建立于2016年。展馆通过村民提供的 实物、图片、文字集中呈现了豆各庄独有的民俗文化,用真实的物品反映出这一区域的时代变迁。2009年,陈列室筹备过程中,村民从家中拿来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独轮小推车、炉子饸饹机以及医书、家语……这些展品,分别按照不同时代主题展示了豆各庄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历史变迁,让土生土长的豆各庄村民倍感亲切与自豪。村民王老爷子告诉记者:“这个陈列室里也有我捐的东西,现在孙女、外孙女都在国外留学,等她们回来,我一定要带她们来这儿看看,让她们知道家族和村里的历史。”
(材料二)
孙河乡的乡情村史陈列室用全息影像、VR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再现了孙河乡的普日旧景。早在村子腾退之前,乡里专门请来拍摄团队,先航拍了全村整体现状,再深入每家每户拍摄老宅的全景照片,制作成VR影像。如今,当你走入陈列室,戴上VR眼镜,老村旧居就会立刻展现眼前:院子里的大槐树、墙上挂着的十字绣、厨房的大铁盆……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似乎都触手可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的使用,让老物件“① ”了起来,亲切地再现了朝阳区东北部乡村的传统生活面貌。村民们也可以随时观看,回忆老家的点滴,慰藉他们离别的情绪。
(材料三)
隐藏在朝阳区北部一片果林里的崔各庄乡情村史陈列室,看起来更像是一小座② ,走进院子里,三间平房映入眼帘,院子里石磨、碾子、水井、轱辘等一应俱全。展区每一间小屋都原汁原味体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特点和细节。参观者来到这里,可以亲自打水、喂鸡、磨制豆腐、浇灌果树、摘菜做饭,感受过去浓厚的生活气息。陈列室设计师吴运涛介绍道:“这里的一大特色就是体验式参观,用真实生活场景反映崔各庄的时代变迁,让远离过去生活的人们重新找到被封存的记忆,找到念想和寄托。”
( 1 )综合三则材料,说说你对乡情村史陈列室有了哪些了解。(链接材料)2013-2018年朝阳区乡情村史陈列室数量变化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处可以填写“感动”“惬意”“思念”“豪迈”“忧伤”“酸涩”……然后作文;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