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平阳县萧江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语段探微)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②人无信不立。“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③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④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

⑤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A: ①②⑤④③
B: ②④⑤③①
C: ②④①③⑤
D: ③④⑤②①
2、下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纯粹 爪瓤 浸透 暮地
B: 藏匿 漩涡 栖息 废墟
C: 恬静 派遗 颀长 殉职
D: 惋惜 槐树 腾萝 笼罩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对本文写作目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应朋友之托,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B: 借作记之机,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C: 当时作者和滕子京都在被贬之时,作者要借此文与朋友共勉。
D: 描写巴陵胜状,抒发览物之情,评说迁客骚人。
4、对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天是指白居易,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和白居易在扬州初逢,马上写一首诗送给白居易。
B: 乐天是指白居易,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和白居易在扬州初次相会,在筵席上白居易写诗相赠,作者即以此诗酬答。
C: “巴山楚水”的意思是巴地多山,楚地多水。这里泛指作者被贬谪后到过的地方。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现代人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5、

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_________: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_________的心态:待长辈_________、待平辈_________、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 谦卑 谦和 谦让 谦恭
B: 谦让 谦恭 谦卑 谦和
C: 谦卑 谦和 谦恭 谦让
D: 谦恭 谦让 谦和 谦卑
6、下列课外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
B: 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C: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D: 孙悟空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做过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次,与同事们视察经过此地,顺道进去拜谒守护这一方水土的神灵。
B: 发生灾祸时,官兵们不仅奋不顾身的帮助灾民撤离,还为灾民提供了箪食壶浆
C: 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 , 我们必须迅速作出决断。
D: 看到芦花纷飞,秋风瑟瑟,秋水冷凉,我仍娉婷伫立,依临水照花的姿容,等候,静守。
8、

选出下列划线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见(piē) 先生(mén) 棘(jīng) 托(chí)
B: 着(xié) 文绉(zōu) 胡(zī) 爱(nì)
C: 责(jié) 生(shū) 冽(lǐn) 脂粉(lián)
D: 念(juàn) 执(niù) 酷(xiāo) 璀(càn)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五一”小长假,学校精心布置了“五个一”德育作业,引导全校学生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节”。
B: 本届上海特奥会在国际奥特会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人道主义赞歌。
C: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 , 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D: 我市很多商家利用“十一”长假推出相应的楼市促销活动,各种各样的房源信息让众多购房者眼花缭乱 , 辨不清真伪。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旧书摊前,小王久久地端祥小人书《水浒》的封面,那无精打采的书贩见他只看不买,露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呵斥他不用再看。
B: 《红高粱》蜚声海内外,让莫言和异彩斑斓的的“高密东北乡”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
C: 因为梦想着成为世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于是山顶的一潭积水不惜粉身碎骨,飞泄而下,最终化为状丽秀美的瀑布。
D: 雪后初阳照得整个大地红妆素裹,而急躁的鸟儿也扯开喉咙,唱起了令人振奋的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①劳歌:送别歌。


( 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 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诫子书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夫:发语词。②行:指操守、品德。③澹泊:同“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④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力。⑤淫慢:指过度地享乐。淫,过度。慢,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⑦险躁:这里指暴躁,与上文的“宁静”相对而言。⑧接世:接触社会。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卒中往往
B: 非澹泊无以明志
C: 先帝知臣谨慎
D: 静以修身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3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 4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
元无心
①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
②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ūn)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
③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酒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④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
⑤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iú)基——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
⑥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

(选自《食品与生活》 有删改)

( 1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种食品添加剂有营养?请结合文意,概括说明。

( 2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和表达作用。
①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
②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

( 3 )第③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4 )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斗虎

莫言

①关东那地场到底有多么冷,无法子跟你们说清楚,怎么说也是个冷真冷

②但也有不怕冷的,俺家那匹黑马就不怕冷。俺家那匹黑马是匹公马,有点野,蹄子热,嘴尖,除了俺爷爷敢使唤它,别的人都不敢近它的身。但它是一身的好活,在俺爷爷的手里,无论是拉车还是拉犁,都是一匹顶两匹。因为这一点,尽管它一身的坏毛病,俺爷爷还是舍不得卖它。

③这匹马一到初冬就拴不住了,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缰绳,它也能给你咬断。它一大清早就跑了出去,傍黑天才回来。既然能够自己回来,索性也就不拴它了。刚开始家里人对黑马出去的目的有几种猜想,一是说它出去找母马谈恋爱,一是说它出去找草吃。但后来觉得这几种猜想都不对头。周围屯子里谁家有匹母马我们都知道,没听谁家说起过。关于这匹马出去打野食的说法也不成立,冰天雪地,一根草也没有,灌木条子和树皮它肯定不喜欢吃。况且它每天晚上回来就吃个不停,咀嚼草料的声音彻夜不息。如果白天在外边吃到了野食,夜里就不会有这样好的食欲。

④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这匹马喜欢玩,白天它是出去游山玩水了。这种说法太浪漫了点,毕竟是匹马。但这匹马每天回来时都大汗淋漓,好像一个刚跑完了马拉松的运动员,身上还有一些或深或浅的血口子。它到底出去干了些什么?的确是个让人心痒的谜。后来我爷爷决定跟踪这匹马,看看这家伙到底去干什么了。

⑤这天,爷爷跟踪马到了后山的一块被稀疏的林子和一蓬蓬的灌木围绕着的平地,不由得吃了一惊。爷爷看到一只老虎在那儿烦躁地转着圈子,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我家的马进了场子,活动了一下身体,对着老虎叫了几声,老虎也叫了几声。我家的马在奔跑时脖子上的鬃毛竖起来,像波浪一样翻滚着,十分威风。然后我家的马就和老虎展开了生死大搏斗。我家那匹马能够将身体立起来,两只前蹄好像拳击手的两个拳头一样灵活而有力。它用前蹄把老虎打得鼻子往外蹿血。如果你认为我家的马只会用前蹄那就坚决地错了。我家的马两只后蹄用得也很俏丽。它会在奔跑中猛然停住,把两只后蹄飞扬起来。我爷爷亲眼看到马蹄子踢到了老虎嘴上,老虎嘴里飞出了几个白白的东西。还用问吗?虎牙。老虎牙被踢掉,蹲在那里“啪嗒啪嗒”地掉眼泪。当然,老虎毕竟是老虎,它锋利的爪子,也在我家马的屁股上留下了好几道深深的血痕。

⑥爷爷心中感动,心里想,走遍天涯海角,到哪里去找敢跟老虎打架的马,而且还能打个平手。

⑦打上半个时辰,老虎和马看样子都有点累了,它们就分开了。我家的马跑到树棵子里用舌头舔雪吃,那只老虎也用舌头舔雪吃。休息一会儿后,它们继续战斗。我爷爷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家的马鬃毛太长,虽然在与老虎搏斗时能够直竖起来,但有时会遮住它的眼睛。

⑧爷爷回到家,就替马把鬃毛剪了,想让它利利索索地跟老虎打架。结果,剪了鬃毛的马威风全失,上场不到一分钟,就让老虎咬断了脖子。

⑨我爷爷哭得像泪人似的,一边哭一边说:“马啊马啊,都是我把你给害了啊!”

(有删改)

【注释】①只有长时间奔跑后的马,蹄子才会热,故“蹄子热”指一天到晚总是闲不住。

( 1 )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请从下面提示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 , 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提示)角度一:原因→结果 角度二:悬念→真相

( 2 )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效果。

①关东那地场到底有多么冷 , 无法子跟你们说清楚,怎么说也是个冷真冷

②它会在奔跑中猛然停住,把两只后蹄飞扬起来。

( 3 )文中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 4 )研读文章结尾处的内容,请说出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有_________真好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作文。(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注意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用沉默来诠释你的毫不挽留”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