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学且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们不仅要从书籍记载(zǎi)中了解那段历史,更要领悟永不褪色的“五四”精神,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B: 中国智能制造产品高端大气,引领科技潮流,备受世人推(cóng),客商纷至沓来,让厂商应接不遐。 C: 特朗普一意孤行地以霸凌行径开启贸易战,这是一种狭障(yì)的“美国优先”思想的体现,将损害全球自由贸易体系。 D: 《神奇的汉字》节目通过妙趣横生的汉字游戏和详细生动的汉字讲解,对汉字追本朔源,演绎了中国文化的精饰(suí)。 |
2、 |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比喻)B: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 D: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
3、 |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三峡库区蓄水后,人们将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丽________。 ②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________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篇章。 ③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鹤和雪雁等20多种________鸟类,最近陆续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A: 景致 揭穿 珍稀B: 情景 揭露 珍奇 C: 景观 揭开 珍稀 D: 景致 揭露 珍贵 |
4、 | 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必以情 C: 先帝不以臣卑鄙 D: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5、 | 下面语境中,应对交流最得体的一项是( ) 收假返校,炎兴从家乡带来了些土特产,还有母亲亲手腌制的酸豆角,在宿舍里分给同学,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说笑。嘉平抓起一把花生,悻悻地说:“有这等好事?我那里就是缺少些土特产,不然我也会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天册坐在床沿,头也不拍,说:“其实吧,所谓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义熙快言快语:“尤其是自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炎兴犹豫了几秒,不知道还要不要送。“我最喜欢土特产啦!”元丰推门而入,“家乡的味道,走到哪里都丢不掉!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味蕾的深浅决定着一个人乡愁的轻重’。”说完了话,便从炎兴的手里接过一瓶酸豆角,打开,嚼了起来…… A: 嘉平 B: 天册 C: 义熙 D: 元丰 |
6、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尔基的《海燕》写在法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用“暴风雨的预言家”海燕象征英勇的革命先驱。 B: 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等都是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 C: 古代对尊长和朋辈的敬称有君、公、足下、先生等,《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寡人”,是对国君的敬称。 D: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的“太元”都是封建王朝的年号。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每年的3月27日是“地球一小时”熄灯日,首都各界环保人士发出了当天20:30至21:30熄灯一小时。 B: 开展“爱我新乡,传送经典”清明诗文的诵读活动,旨在以清明节为载体,发扬和传承中华名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新乡人民的文化素质。 C: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低,往往与阅读量的多少有关。 D: 据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虬(qiú)枝 楠(nán)木 坦荡如砥(dǐ) B: 淅沥(lì) 蕈(xùn)菌 揠(yà)苗助长 C: 斛(hú)树 泾(jìng)流 惴(zhuì)惴不安 D: 腠(còu)理 婵(chán)娟 当(dàng)其租入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ɡ) 潺潺(chán) 蕴藻(zǎo) 凫水(fú) B: 大彻大悟(chè) 奔突(bēn) 搏击(bó) 翻飞(fān) C: 乘凉(chéng) 蘸水(zhàn) 幽暗(yōu) 闪烁(shuò) D: 尽态极妍(yán) 静穆(mù) 解数(xiè) 阐述(chán) |
10、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船夫两只眼睛红红的,把手搓着。“怎么的?这是真事。这不会是真事!是昨天,是前天?” B: 至于我自己,则在学生的一再请求下,学着阿宝《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调子,用“咧”“哟”“啊”三个字哼出了“咧咧歌”,也受到学生的喝彩欢迎,课前课后竟然有不少学生模仿。 C: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便触景生情吟出了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 只有正值中午,才能看见太阳,但亦转瞬即逝;在夜间,也只有月在中天之际,才能看见一线月光。 |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唐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望”字将上任的地点与送别的地点“蜀川”联系起来了。 B: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抺眼泪。 C: 这首五言律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王勃,他与骆宾王、卢照邻、杨炯并称初唐四杰。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 2 )颈联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加以赏析。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羲之传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 【注释】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羲之笑/而不答 B: 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 C: 此儿必见/用笔诀 D: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恐不能秘之(________) ②语太常王策曰(________) ③遂与之(________) ( 3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此子必蔽吾名! ②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 4 )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
阅读《猫》文段,回答小题。
①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②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③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④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⑤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⑥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⑦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⑧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⑨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⑩隔了几天,张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⑪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⑪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⑫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⑬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⑭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有的人长着强有力的翅膀,因凡心未泯而坠落人间,折断了翅膀,例如我就是。后来,他们______(煽动 扇动)折断的翅膀,奋力飞起,却又迭落下来。翅膀一定会痊愈,我仍会震翅高飞。
(节选自《名人传》,有改动)
( 1 )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________ |
折 |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 3 )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提示:
①要抓住所选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比如春天百花盛开,夏天暴雨倾盆,秋天枫叶似火,冬天雪花纷飞等。
②除了写某一季节独有的景致,还可以写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
③要把“我”对所选季节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