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列几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③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④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A: 拟人;比喻;拟人;拟人 B: 拟人;拟人;比喻;拟人 C: 比喻;拟人;比喻;拟人 D: 比喻;比喻;比喻;拟人 |
2、 | 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二自然段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两段摆出了对方的论点和论据,树立“箭靶”。 B: 从这两段摆出的事实可看出,作者将揭露的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政府。 C: 本文列举了“两年以前”、“不久”和“现在”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表现了自己的忧虑。 D: 这两段文字用了先摆敌论据,后摆敌论点的写法。 |
3、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B: “且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C: 四月的人民公园,芍药、郁金香、牡丹、与海棠花次第开放,真是群芳争艳。 D: 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买莫言书的人不少,真正读莫言作品的却不多:真是奇怪之至。 |
4、 | 下列句中画线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策之不以其道 益慕圣贤之道 B: 云归而岩穴暝 男有分,女有归 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四时俱备 前人之述备矣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B: “你到到底去不去,小明?”妈妈急切地问到。 C: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
6、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拮(jié)据 侍(shì)候 拈(zhān)轻怕重 B: 佃(diàn)农 踌躇(chú) 随声附和(hè) C: 惩(chéng)罚 丘壑(hè) 潜(qián)滋暗长 D: 贮(zhù)蓄 称(chèn)职 触(chù)目伤怀 |
7、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干巴菌)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B: 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C: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 D: 昆明的雨季是如少女的眼睛般明亮的,丰满而使人动情的。 |
8、 | 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我们长期地艰苦奋斗。 B: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激昂有力,使人叹为观止。 C: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D: 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 |
9、 |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中的阿廖沙生活在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然而他并没有被压垮和变坏,反而在苦难中长大。B: 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除了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C: 《伟大的悲剧》一文,作者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了这悲壮的一幕,是因为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斗争中毁灭了自己,可是历史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D: 《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
10、 | 下列各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班班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崛的坟墓呢?B: 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苍海桑田的痕迹。 C: 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D: 眼睛里露出贪婪的目光,心里不住地盘算着:是否可以从中谋取什么利润。 |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泰山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 1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2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节选) 崔铁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①,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②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③,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絟:量才授官②白:告诉③内:同“纳”放进④寻找太监的晚辈⑤贾:买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实词。①恚而语女曰:________ ②内所著披袄中:________ ③予佐而贾:________ ④出珠授之:________ ( 2 )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固吝者何? A: 学而时习之 (论语)B: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C: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D: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 3 )翻译句子 ①公屡促之,必如约。 ②但少闲人入吾两人者耳。 ③呼而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4 )从文中概括一则实例,并据此写出王忠肃公的优秀品质。 |
沙漠绿玉树靠啥生存
任万杰
①绿玉树原产东非和南非的沙漠上,高可达4~9米,因它的枝条碧绿,光滑,有光泽,所以人们称它为绿玉树或绿珊瑚。由于那里的气候炎热、干旱缺雨,蒸发量十分大。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绿玉树逐渐形成了特殊的抗旱本领。
②绿玉树原来有叶子,经过长期的进化,叶子越来越小,逐渐消失,因此也叫光棍树,没有叶子的绿玉树,就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避免了被旱死的危险。绿玉树虽然没有绿叶,但它的枝条里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能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供植物生长的养分,这样绿玉树就得以生存了。
③如果把干旱地方的绿玉树,移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它不仅会很容易地繁殖生长,而且会长出一些小叶片,生长出的这些小叶片,可以增加水分的蒸发量,从而达到体内的水分和干旱地方一样,为再次进入干旱地方做好准备。
④绿玉树能分泌白色乳汁,大家又叫它牛奶树,但是千万别误会,这不是牛奶,绿玉树的白色乳汁有剧毒,这种汁液千万不能进入动物的口、耳、眼、鼻或伤口中,会立即毙命,因此,保证了绿玉树不被动物伤害。而且关键是这种有毒的乳汁能抵抗病毒和害虫的侵袭,因此绿玉树基本不生病,一直处在健康的状态,抵抗干旱。
⑤其实,绿玉树白色乳汁很珍贵,可制取生物柴油,低污染,可再生,是高效环保的能源植物。药用少量,有催乳、杀虫、解毒作用,主治产后乳汁不足、癣疮、关节肿痛等,因此,当地人都保护绿玉树,这在干旱地方很重要。
⑥绿玉树,成为沙漠传奇一点也不稀奇,因为,它深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取舍之间方显英雄本色。
(2019年第6期《思维与智慧》)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读书杂谈
①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②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坐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③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罢。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④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⑤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作文: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