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金寨县全军乡中心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语序不当会影响语意的表达,请你为下面文段空白处选出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 )

南方到处有榕树, ,仿佛诉说着那古老的故事。

①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②榕树垂着长须 ③在夕暮之中默默低语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莫名 谈笑风声 巧妙绝伦 永往直前
B: 狼籍 蜂拥而至 不屑置辩 微不足道
C: 殉职 寻人启事 漫不经心 不言而喻
D: 装订 戒骄戒燥 无精打采 格物致知
3、

对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为人知(少) 可歌可泣(值得)
B: 至死不(松懈) 家户晓(了解)
C: 锋芒毕露(完了) 死而后(停止)
D: 知人之明(眼力好) 出不穷(重叠;重复)
4、

下面这段话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牢记老师的谆谆zūn①教导,mín②记同学的深情厚谊,满怀对未来的chōng③憬,我就要告别亲爱的母校了。啊,母校,明天年我可能成不了ruì④智的哲人、风光的名人,但是,我一定会做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一个勇于负责的人,一个纯chuì⑤的人。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④
5、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正确的是( )

A: (yīn)红 尴(gà) 荒(bì) 人不倦(huì)
B: 凹(dàng) 水(dián) 徘(huái) 乎不同(jiǒng)
C: (pì)如 鸣(háo) 起(dié) 悲天人(mǐn)
D: 徨(páng) 花(pǔ) 子(jūn) 香气四(yì)
6、下面句子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
A: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一切恢复沉寂 ,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B: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C: 爬阳台爬窗户不是一件好玩的事,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D: 科比以球技和成就,以近乎偏执的勤奋和好胜心,以及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职业态度,征服了球迷
8、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恿(sǒng) 怪(zhēn) 人迹至(hǎn)
B: 伏(juán) 甲(kuī) 翻来去(fù)
C: 干(hé) 恍(hū) 人声沸(dǐng)
D: 酝(niàng) 抽(yē) 怪不经(yǎn)
9、

作家、作品、朝代或者国籍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罗贯中——《智取生辰纲》————元末明初
B: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英国
C: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朝
D: 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 法国
10、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之,又何
B: 小大之 , 虽不能察,必以情
C: 先帝不以臣
D: 我孰与城北徐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宋·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注释】①水枕:枕席放在水面上。②解:懂得。

( 1 )本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表现夏日西湖的生机与活力。
( 2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请结合全诗,品味“俯仰”一词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 )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 )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每一帖,木格( )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以药相粘,不可取;不若( )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 1 )在括号内给加线字注音。

( 2 )“每字为一印”,“与若止印二三本”两句中的“印”字应分别译为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读下列文章,按要求答题。

细心带来好风景
楼兰香
①年初,我辞去做了三年之久的出纳工作,欲跳槽到另一家各方面条件相对都更优越的台企。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会计专业,因此,我希望能在新公司找到一份与之相关的工作。
②但大家知道,这个专业近几年来人才是远远供大于求的,每个职位都有许多人在“抢”。所以,要想“美梦”成真也并非易事,至少要通过三层选拔,最终能从第三轮面试中突出重围者才会被幸运录用,而这名额仅有一个。招聘现场(A),各方神仙云集台前,尽显神通。第一环节,招聘方看求职者的硬件,包括学历、相关经验以及工作成绩等等有形的东西。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则采用灵活的主观测试,以考察求职者的无形能力。
③我轻松过了第一关,和19名求职者同时进入下轮决战。而第二回合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进行,招聘方却始终只字未提,我们都很焦急地等待着通知。期间,招聘方有人找过我,并给了我100元钱,说让我去他们指定的商店购买一副专业耳机,以备参加第二轮考试使用。然而,我一眼就发现,对方给我的这张百元大钞是假的,出于以前养成的职业习惯,我当即指了出来,并予以拒收。对方见我认真的样子,(B)地笑了笑,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去了。
④几天后,主考官打来电话,让我去公司参加最后面试,我纳闷,对方说你已成功地通过了第二轮选拔。原来,那次的“假币事件”竟是蓄意安排,更没想到这小小一着棋,刷掉了14人。他们或没有发现是假币,或发现得太晚,公司方面不甚满意。这样戏剧性地进入了第三回合,我还真有点儿后怕,担心还有什么“陷阱”等着我去踩。
⑤接到最后面试的通知后,我蛮紧张的。面试地点在一间封闭的房子里,我们仅剩的六个人排队列于屋外,叫到自己的名字了才进去接受“拷问”。
⑥轮到我了。我忐忑不安地进了屋,坐到主考官面前。大脑高速旋转,随时待命。终于,主考官提问了,他说:“你以前是做出纳的,对吧,那么请你说说第五套人民币不同面值票币后各是什么风景?”这个问题(C),应该说很简单,但平时极容易忽略掉。还好我比较细心,都有印象。于是,我充满信心地回答:“100元的后面是人民大会堂,50元的是布达拉宫,20元的是桂林山水,10元的是长江三峡,5元的是泰山风光,而1元人民币后面则是杭州西湖。”“很好,完全正确,面试结束,请回去等我们的通知。”主考官饱含赞赏地对我说。
⑦很快,结果就出来了,没有多少意外,我被录用了。惊讶的是,一同参加面试的六人中,竟只有我一人答对了全部钞票后的风景名称,这不能不算是个意外。主考官说,对于会计职业而言,细心就是最好的能力。
⑧我成功了,我用细心为自己赢来了职场生涯里的一道美好风景。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 ) 忐忑不安( )( ) 陷( )

( 2 )第二轮考试是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下面三个成语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请把它们还原到相应的位置。(填序号)
a、讳莫如深 b、热火朝天 c、出乎意料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__
②第二自然段中的“抢”字,让我们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公司第二、三轮考试采取那样的形式,目的是什么?
②“我”的细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边文段,然后答题。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跟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他又站起来了,沙哑着嗓子,一字一句地、充满感情地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 1 )李京京为什么读出了眼泪?
( 2 )作者怎样描写其他同学的神态,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3 )程老师的声音为什么发颤?
( 4 )程老师对李京京前后态度的变化,你认为表现出了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材料一:“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材料二:在上学的路上,在回家的路上,在求知的路上,在成长的路上,你或许会遇见某个特别的人、经历一些难忘的事,或许会由此产生一份别样的感触与心情。

请以“在 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让我们一道分享你的经历与感悟吧。

要求:①补全题目,自选文体。行文既可叙述亲身经历,也可展开想象;②字迹清楚工整,字数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1种窒息旳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