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剽悍 弥漫 憩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摇曳 殉职 孤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讥笑 震摄 许诺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D: 阑珊 累赘 停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 | “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这一新颖的形式,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在某一评论平台上人们纷纷留言,其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主题数字体验展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故宫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风貌,再现了紫禁城的金碧辉煌。(拟人) B: 养心殿里曾有帝王召对臣工、批阅奏折的勤政劳形,曾有丹青吟咏、潜心礼佛的风雅诚敬,曾有宴飨祈福的天伦之乐。(排比) C: 在紫禁城众多的宫殿里,养心殿的地位不容小觑,这里仿佛一部舞台,演尽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比喻) D: 展览利用不同的数字技术和表现形式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元、精彩的“数字故宫”。(比喻) |
3、 | 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B: 杨修、香菱、菲利普夫妇、闰土这四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故乡》。 C: 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D: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都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但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李逵则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
4、 | 选择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飘动的黑发, ,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B: 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 C: 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D: 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 |
5、 |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 A: 今年收成不好,地里仅长了几颗粮食。(夸张) B: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 孩子们像盛开的花朵。(比喻) D: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反问) |
6、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B: 一年一度的“黑五”网购高潮(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被称为“跨界版双11”。 C: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孩子的天才诗歌,让我们为之惊叹! D: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日前公布了2017年十大语文差错。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 , 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 , 可以一心一意教书了。 D: 针对在校初中生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某班向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三分之一赞同使用手机的结果让班主任李老师莫衷一是。 |
8、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尊敬下列哪一位先生?( ) A: 曹先生B: 杨先生 C: 夏先生 D: 刘四爷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 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 C: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10、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震撼 惺忪 中西合璧 心驰神往 B: 酬谢 竣工 无暇顾及 故弄玄虚 C: 风靡 澄碧 重峦叠嶂 陈词滥调 D: 恻隐 苍桑 言简意赅 闲情逸志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背景介绍:这是唐安史之乱中,杜甫客居四川时写的一首抒情小诗。 ( 1 )“山青花欲燃”中的“燃”妙在何处?请加以赏析。( 2 )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 范仲淹苦学 ①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 ②去之南都 去 ③或夜昏怠 或 ④辄以水沃面 辄 ( 2 )请在下边句子中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既 长 知 其 世 家 感 泣 辞 母 去 之 南 都 入 学 舍。 ( 3 )翻译: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 )概括这段文字大意。 ( 5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哪些可贵品质? |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刘合庄
①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尽管你还清贫,/啊!我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甜蜜;/尽管你还有忧虑,/啊!我总坚信未来是多么美丽。/啊!祖国,亲爱的祖国,/无论我走向哪里,/我的心紧紧贴在你的怀抱里。
②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哪怕我是一棵小草,/啊!也要为你增添一丝新绿;/哪怕我是一滴水,/啊!也要为你荡起美丽的涟漪。/啊!祖国,亲爱的祖国,/无论我走到哪里,/我的爱深深埋在你的心坎里。
( 1 )第①②节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思想情感?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木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二十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茬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四十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儿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儿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儿,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家。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儿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做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十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 1 )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
( 2 )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 4 )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作文:
请以“ ,我的快乐之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如需出现,可用虚拟名称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