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郑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腊象 幽暗 朦胧 银波微漾
B: 耸立 斗笠 沉寂 一代天姣
C: 僵硬 闪烁 凝望 温声细语
D: 洗礼 嚷除 惟余 润如油膏
2、下面的语句与课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B: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悚峙。
C: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对雨的四季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 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 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4、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倔强的白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 对抗着西北风。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D: 集电视、电脑、相机等功能于一体,这款新型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的诗写得酣畅淋漓 , 感情勃发,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B: 作为伟大时代的共和和国公民,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应争做马前卒 , 杜绝马后炮。
C: 心运地自偏,我这顶楼的迷你园景就是我的世外桃源了。
D: 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去破解。
6、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要是一篇作品思想上有问题,文字即使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B: 大家统一安排了会议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C: 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其它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感觉。
D: 艺术家们过去一贯遭受白眼,现在却受到人们青睐,在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
7、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去年十一期间,景区里垃圾箱设置较少导致游客乱扔垃圾。对此,我认为景区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B: 别看这小小的一块,它的造价高达三千万美元之巨。
C: 深圳人以“心容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D: 我把它写在手上以防止我不忘记带笔记本来,你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8、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王对老师说:“老师,我的周末随笔,你一定要认真批改。”
B: 李芳发短信给老同学:“杨敏,别来无恙吧!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C: 张明推开母亲递过来的衣服说:“烦死啦,我都这么大了,谁还要你照顾?”
D: 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
9、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必先/苦/其心志。
C: 公将/战。曹刿请见。
D: 行/拂乱/其所为。
10、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面》的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在以小见大中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B: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
C: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浓墨重彩,细致入微。
D: 《一面》对鲁迅作了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近到远,由细到粗,由详到略,由部分到整体,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 1 )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 2 )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①者,谒者②操以入。中射之士③问曰:“可乎?”曰:“可。”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战国策》)
注释:①荆王:楚王,疑为顷襄王。②谒者:禀报的人。③中射之士:即中射士,王宫的卫士。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可乎________ ②夺而食之________
臣无罪________ ④而人之欺王________

( 2 )翻译句子。
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

( 3 )根据文中内容回答。
中射之士认为自己不该杀,讲了哪几条理由?(用自己的话来说)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少年画海

①在少年的窗边,摆着一个画架,上面有一幅未完成的油画。画布空白的地方好像停笔很久了,油彩已经干透。

②少年画不下去。海边简陋的房屋,破旧的渔船,白色的船帆,整日只知道与海为伴的父亲,平静安宁得有些单调的海天,那不是少年心中的梦想与画面。于是每次从学校回家,他都浑浑噩噩,没日没夜地睡觉,好像要把在学校缺的觉都给补回来。

③只是今天,他在睡梦中听到了海浪发疯的声音,听到了海风狂啸的声音。他从来没有梦到过这样的大海,所以一下子就惊醒了。他发现,湿咸的海风已经把窗户吹开,米色的老旧窗帘不安地抖动着。

④他慢慢眯着眼睛向窗外望去,惊诧地看到炭黑的乌云笼罩了天地,让人感到无比压抑。他锁了锁眉头,向屋外走去,快步找到母亲,问父亲有没有出海,母亲不安地点了点头。

⑤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他等来的只是愈演愈烈的狂风和瓢泼大雨。而父亲的渔船却总也望不见。他的手开始轻轻颤抖,慢慢地,焦躁和不安完全占据了他。

⑥母亲已经向海上救援队报警,而他几乎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用手扶着窗台,无助地张望着大海。后来,承受不了煎熬的他冲进房间,疯狂地把自己曾视为珍宝的贝壳一股脑儿扔出窗外,诅咒大海这个喜怒无常的怪物。他在心里祈求,只要父亲能够回来,让自己做什么都可以。

⑦闪电骤然降落,风吹雨水,打在脸上,他再也看不清似有似无的海平面,他用力揉揉眼睛,想阻止懦弱而绝望的眼泪。这才发现自己一直依靠的父亲,在汹涌的大海面前也仅仅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⑧母亲像往常一样在客厅的椅子上等父亲归来。少年走过去让母亲靠在他那还不够宽厚的肩膀上,“没问题,相信父亲!”他镇定地说,他的手却在剧烈地颤抖

⑨母亲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不安,哭泣起来,一缕缕银丝从她头上滑下来,赫然散落在少年的眼前。少年深吸了一口气,内心却开始变得平静,说:“妈,别怕,还有我,爸一定会没事的!”

⑩也许以后就只有自己来保护母亲了。

⑪等母亲平静下来,少年回到自己的房间,把画板立在窗前,画中景与窗中景融为一体,多了的,只是不同的天气和不同的心境。少年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拿起落尘已久的画笔,一笔一笔地勾勒这陌生的大海……

⑫不知过了多久,大海已经平静了许多,一个白色亮点在海上移动,那个白点一点点变大,最后变成少年熟悉的白帆……少年的泪水不知不觉滴落在画板上。他站起身来,深深地凝望着大海,弯下腰,深深地鞠躬。

⑬原来,父亲遭遇了特大风浪,却幸运地被风吹到了一处可以躲避风浪的海湾。

⑭那一天,父亲晚回家几个小时,少年画出了人生中最美的大海。

( 1 )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2 )第③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3 )第⑧段中加点词“镇定”与“颤抖”是否矛盾?为什么?
( 4 )第⑨段母亲“哭泣”的原因是什么?
( 5 )第⑫段少年“深深地鞠躬”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芬芳的腊梅花》,完成小题。

芬芳的腊梅花

秦渭毳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腊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
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 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 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腊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腊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腊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子,督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蠢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晩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給老师摘腊梅花去!”

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腊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腊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 1 )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每一处不超过15个字。

“我”自称患有咽炎,________→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腊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________。

( 2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句子,请说说文中划线语句写景的作用。

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

②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这句话。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腊梅花。

( 3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腊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诗歌,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进行写作。

[日]金子美玲

妈妈是个大人,很大,很大的大人

可是她的心,却很小很小

因为妈妈说,在她的心里

装进了一个小小的我

就再装不下任何东西

我还是个孩子,很小,很小的孩子

可是我的心,却好大好大

因为在我的心里

除了装进了一个大大的妈妈

还装着有很多很多的东西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可惜你的手、我不能握”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