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第五十三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生涯 惬意 通霄达旦 顾明思义
B: 潮汛 拌嘴 记忆犹新 呕心沥血
C: 诸候 遐想 莫衷一事 来势凶凶
D: 娇艳 眼睑 更胜一筹 白壁无瑕
2、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diāo) 洗(tiáo) 踌(chú) 旁斜出(yì)
B: 味(xìng) 见(hǎn) 擦(sì) 无边无(yín)
C: 唐(tuí) 牛(dú) 栏(zhà) 情于中(yù)
D: 临(bīnɡ) 蹒(shān) 时(zàn) 井然有(zhì)
3、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mó)然 (zài)途 苍(jìng) 挑拨离(jiàn)
B: (huì)暗 (jūn)裂 颠(bǒ) (qiǎng)词夺理
C: (zhuì)落 (zhuò)劣 (gǔ)汩 (jiá)然而止
D: (qiǎng)褓 寒(jìn) (shè)级 怒不可(è)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市即将开展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旨在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氛围。(把“提高”改成“营造”)
B: 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使人感到非常自豪。(删除“使人”)
C: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
D: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
5、

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
B: 《阿长与仙海经》出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C: 杨绛,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我们学过她的散文《老王》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主要是劝勉人们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6、在校园文化节中,初三(1)班李晓与王晨代表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赛。李晓的活泼诙谐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王晨的冷静严谨也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扬。比赛结束后,学校决定让两人组队参加区中学生辩论赛。同学们纷纷评价李晓和王晨的组合特点。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同学甲:他们俩真是相得益彰!
B: 同学乙:他们俩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 同学丙:他们俩不能不说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 同学丁:他们俩难道不是相得益彰吗?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天骄 妄想 断章取意
B: 鲜妍 秘诀 自渐形秽
C: 漫游 制裁 李代桃僵
D: 羡幕 瞥见 附庸风雅
8、

下列各组短语与“深入研究”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 伟大成就 激动万分
B: 七根火柴 苏州园林
C: 从三到万 曹刿论战
D: 风卷残云 纪念白求恩
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D: 看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
10、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认真地、一丝不苟地讨论并阅读了《红岩》。
B: 李达康书记说得好:你只要不干坏事,就没谁能坏你的事儿。
C: 我不愿生活像个问号,东张西望找不到自己的跑道,把自己的青春浪费掉。
D: 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明)刘基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注释】①沙觜(zī):沙洲口。②乌榜:游船。③棹:船桨,此处指船。

( 1 )说说“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中的“抹”“点”的妙处。

( 2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几则小故事,完成下面小题。

(一)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雅量二)

(二)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雅量三)

(三)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

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雅量十九)

(四)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雅量三十五)

【注释】①东市:指刑场。②靳固:吝音固守。③跌荡:摇晃跌倒。

( 1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例句

《古代汉语词典》部分义项

选项

①《广陵散》于今绝矣

A.断绝B.横渡C.非常D.死亡

________

②文王亦寻悔焉

A.寻找B.使用C.沿着,顺着D.随后,不久

________

③书亦如故

A.所以B.故意C.从前,原来的D.缘故、原因

________

④看书竟

A.竟然B.终于C.从头到尾D.终了、完了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②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 3 )简要分析(二)(三)两则故事在刻画人物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 4 )四则故事均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篇,请根据四则故事简要概括雅量的内涵。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蓝色的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 1 )文章③④⑤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

“我们”

“她”

第3小节

灰头土脸

明媚精神

第4小节

a________

b________

第5小节

c________

d________


( 2 )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画线的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
( 3 )文中第⑨小节画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 4 )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 5 )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

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去做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

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责。

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

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享受。

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

阅读散文《故乡,渐渐老去》,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渐渐老去

①人们常说,城里是农村人的梦想,农村是城里人的精神家园。可是,我的家乡就像我们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老去。

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田野依旧平静,炊烟依旧袅绕。除了平坦的乡村道路延伸着一些希望,其他的都早已定格在记忆里。

③我的故乡在湖北黄冈,坐落在倒水河畔,是著名的老区。那里远离都市,是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群山环绕的故乡被高速公路、铁路抛在一边,更不用说机场了。千百年来,人们或吃田地的出产,或靠一门手艺走村串户,或从事服务业,或在小型企业做手工活,养活着穷二代、穷三代。

④老家有百多户人家,胡同连通,鸡犬串户。老屋的一条巷子十二户房屋连房屋,屋脊连屋脊。当年,人们吃饭的时候聚在某一家门前,尝“百家菜”;哪家有红白喜事,大家纷纷自愿帮忙,那叫一个壮观。月儿升起了,竹床、藤椅、小凳搬到一块,劣质烟点燃了,一壶茶,几瓶水,天南海北地唠嗑。小孩们财捉迷藏,从第一家一直藏到最后一家。月儿西斜,在大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不知疲倦的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⑤如今,这条巷子只住着一个独身老人,今年七十多了。其余的都搬家做了城里人。有两间屋子因年久失修、雨水冲刷倒塌,其余的被铁锁封存。走在巷子中,满眼残破、衰败,连鸡犬猫都不见踪影。

⑥新房子很少,穷二代、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

⑦村里少见青壮年,他们纷纷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有大事才回来。女孩子开了眼界,宁可嫁给老头、多婚头、残疾人甚至做二奶,也要保留城里人的身份。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着祖传的家业。晚辈给年迈多病的老父老母雇来保姆,给田地请来小工。一句话,不差钱,缺的是宝贵时间。农村的扶贫款项很多,合作医疗也很完备,但是老人缺的是在身边尽孝心的孩子。

⑧小学校园荒废了。斯壁残垣,荒草藤蔓,紧锁的木门。也不知道没有玻璃的窗户里,除了藏着我儿时的回忆之外,还有什么宝贝物什。随着孩子自然和非自然的递减,农村学校大都被并到乡镇里了。孩子在家门前上学的时代就这样远去。

⑨村子旁有一个工厂,曾经机声隆隆,人影绰绰。这里加工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武汉钢铁公司。能够到厂里做工是青年人的梦想。他们能够拿一份不错的薪水,每年还有几次去武汉的机会,的确让人眼馋。现在,这里已经办成了油榨坊,虽然仍有机器声,但没有当年旺盛的人气。

⑩走近田野,澄澈依旧、碧绿依旧。虽然种植的面积与重点有些不同,但不外乎还是那些品种。欠缺和遗憾却太多了。水间鹭鸶呢?田埂上的王八、水蛇呢?塘梗上的桑葚、梧桐籽呢?望着绿得有些沉寂的田野,我怅然若失。

⑪乡间还有保留了数十年的行当,那就是货郎、赤脚医生、兽医。自行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只有到春节,乡村热闹起来,摩托车、各种小汽车才会多起来,各色年轻的面孔多起来。

⑫在跟村支书的聊天中得知,虽然党的各种富民政策好,但青年人习惯了做城乡之间的候鸟,不愿意在老家生活。可喜的是,本村有一个叫二狗的青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积累了千万身家,近来准备回乡投资创办绿色家园公司。他计划承包部分的山林和坡地,逐年改良山林品种,以山茶和意杨林为主。扩建山间公路,增挖鱼塘鱼池。并新建体闲餐厅、宾馆和体育娱乐场馆。二狗的计划提起了我的兴趣。也许,像这样的有志青年才是农村的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够给家乡注入活力,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

(选自《散文百家》牧云文)

( 1 )作者说“故乡在年复一年地老去”,从哪些方面可也看出故乡老了?
( 2 )“我”望着澄澈依旧、碧绿依旧的田野,为什么还会“怅然若失”?
( 3 )文章第⑫段讲述了二狗发家后回乡投资创办绿色家园公司的事件,写这件事有什么用意?

( 4 )文章用什么方法表现故乡逐渐变老的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年远离乡村,喜欢生活在城市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要的是情操Ф不是离骚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