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温州平阳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 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C: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加强。
2、下列句子中的“在”与“妈妈烧饭”中的“在”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B: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 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树上的松鼠在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
D: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3、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江南》一词通过动人的情景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盼望丈夫归来的妇女形象。
B: 《渔家傲·秋思》一词通过对边塞秋季萧条景色的描写,通过作者情怀的抒发,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英雄血性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C: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主要是抒发作者为国效力而不得的失意情怀。
D: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描写了作者对收复中原的渴望,同时又写出了自己年事已高,壮志不能实现的惆怅。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了我国古代石拱桥在设计和建造上取得的光辉成就。
B: 文章通过科学的数据,说明了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和雄伟规模。
C: 在介绍“旅人桥”时,“大约”“可能”等表示概数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D: 文中的“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赵州桥四周景色优美。
5、下列各项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yē) 呜(yàn) (chù)然 立(chù)
B: (shà)爽 山(mǐn) (juǎn)身 怒(yùn)
C: (huáng)惑 磅(bó) 咀(jiáo) (mǎ)瑙
D: 疲(bèi) 跷(qī) 壁(qiào) 泥(zhān)
6、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孩子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但如此神奇和美丽的想象力,却如花蕊中的一点露珠一样脆弱,所以轻轻的一点外力,便可能摧残掉它。

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天然的想象力有多重要,他们天然的想象力又是如何表现的。

③我们很多成年人,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常无心扮演着这个非常可怕的角色。

④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清澈,晶莹,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⑤因此,我们常以各种名义轻而易举就把孩子那珍贵的想象力毁灭掉了。

A: ①④⑤②③
B: ①③④②⑤
C: ④①③②⑤
D: ④⑤②③①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xūn) 开(zhàn) 脸(xiá) 一丝不苟(ɡǒu)
B: 愧(zuò) 开(tuò) 利(xī) 梦以求(mèi)
C: 竹(miè) 约(qiè) 贪(lán) 莫一是(zhōnɡ)
D: 琐(wěi) 挑(xìn) 宽(shù) 忧心忡忡(chónɡ)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志人小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比如我们学过的《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杞人忧天》的寓言就启示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担忧。
C: 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比如泰戈尔的《金色花》。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尊”是尊称对方的母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愚兄”是谦称自己的兄长等。
9、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诫子书》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告诫、劝勉。
B: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C: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杂文集,共包括十篇文章,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10、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炽(chì热 栖 (qī) 息 鬈(juǎn)发 广袤无垠(yíng)
B: 稽 (qǐ)首 朔 (suò) 方 禁锢 (gù) 藏污纳垢(gòu)
C: 纤(xiān)细 解剖(pōu) 馈(guì) 赠 长吁 (xū) 短叹
D: 污秽(huì) 锃(zèng)亮 驿(yì) 站 睥睨(pìn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词鉴赏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先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 本词上阕描写边塞________,,下 图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________,的艺术风格。
( 2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 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词语写出 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 “千峰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给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1 )《战国策》一书,是 时期由 (人名)编辑整理的。

(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修八尺有余( ) ②孰视之 ( )
③私我也 ( ) ④今齐地方千里 ( )

( 3 )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

( 4 )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仅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

( 5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不例外。考场失利、友谊翻船、同学嘲笑、父母唠叨……有可能使你陷入挫败、沮丧、愤怒、厌烦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有可能爆发,不同程度地影响人际关系。如果长期郁积于心,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积极心理学认为,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消解人的负面情堵。使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情感体验。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挖掘积极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情绪、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找到了一些调控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帮助大家调控情绪。

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意识不到自己性格不足的人,在与人产生矛盾时,总是认为对方性格有缺陷,所以,要反思自己性格的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才能积极正视并加以修正,从而冷静看待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这样才容易摆脱负面情绪。

肯定现在的自己。当自己与自己与制人发生矛盾,说错话或做错事,学习或工作陷入瓶颈时,如果过于苛责自己,只会让情绪更加低落,加剧内心的痛苦。此时,恰当地肯定现在的自己,意识到自己虽然现在不完美或身处困境,但还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情绪就会趋于稳定。

记下自己的情绪。无法或者不方便向别人倾诉时,可以把自己的烦恼点记录下来,这也是缓解负面情绪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记录情绪,梳理让自己感到快乐和难过的事情,多做能令自己高兴的事,再想办法去解决烦恼的事。

多建立几根支柱。在遭受负面情绪时,如果只有一根支柱,一旦这唯一的支柱倒塌,整个人就会随之崩溃。如果建立的支柱多几根,就可以通过其它支柱来转移注意力和化解负面情绪,这些支柱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是自己与家人、朋友间的亲密感情,可以是某种健康的潘活动等。

向正能量靠拢。多关注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常和积极向上的人一起进步,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充满正能量。因此,要主动接近积极向上的人,多观察他们的行为,多向他们学习。同时,多做对自己或时别人有意义的事,在成就感中体验积极力量带来的偷悦与幸福。

远离悲观情绪的人。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会有一些人经常想天想地,充斥着悲观情绪。悲观情绪会产生消极的磁场,不仅使自己深陷其中,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要选离消极悲现的人,不要成为他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

(选自和田秀树《别让坏情绪赶走好运气》,有删改)

(材料二)

苏轼一生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却不曾被负面情绪击倒。他被排挤出京,做杭州通判时,与佛印结为好友。佛印心胸开阔,为人豁达,二人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后被贬黄州,做了有职无权的团练副使,他写了不少诗文来排遣心中的苦闷。被贬惠州后,苏轼利用空闲时间,探索岭南风光,亲自尝试酿酒,生活丰富多彩。被贬儋州后,他采草药,兴学堂,造福乡民,把儋州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材料三)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中小学生被迫线上学习。还不到半个月,林杨同学就憋闷慌,他在贴吧发了一条求助信息,根快收到网友跟帖。


( 1 )下列对“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负面情绪让人情感体验不舒服,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伤害人的身心健康,应及时疏导。
B: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使人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C: “意识到自己性格的不足”和“肯定现在的自己”两种方法都只是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性格的优点和缺点。
D: 远离消极悲观的人,不作悲观情绪的垃圾桶,是培养积极心理情绪调控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 2 )“材料二”中,苏轼面对人生坎坷所采用的调控情绪的方法,与“材料一”中的哪些方法相吻合?请作具体分析。
( 3 )你认为“材料三”中网友的跟帖对林杨同学赶走“憋闷”情绪是否有帮助?请选择两条作评价。
( 4 )请从“材料一”中选择两种调控负面情绪的方法,用跟帖的方式,帮助“材料三”中的林杨赶走负面情绪。

我选择的方法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

我的跟帖是:________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打造心灵的韧度
刘福奎
(1)有则故事耐人寻味。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结果红红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可是,他怎么也捏不碎这花生仁。哲人语重心长地说:“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
(2)(A)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被磨砺“成型”的过程,大都并非坦途。(B)诸如职场失手、竞争败北、工作出错、进步受阻等等不顺心的事,会随时随地出现。(C)这恐怕是每个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的,也是任何一个人成长道路上都可能遇到的。(D)不幸和挫折如同一块磨刀石。它可以磨掉人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部分,去掉人的娇气和骄气,打造心灵的韧度,促使人更踏实、更坚定地前进。(E)如果不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挫折和失败,稍遇不顺就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砥砺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进步的可能。
(3)其实艰苦的环境不一定就是人生的不幸,相反还会成为磨砺人生的砥石,它可以培养坚强的品质、意志和毅力,就像燧石只有在捶击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其实任何艰苦都只是相对的,如果能在艰苦面前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努力打造心灵的韧度,就能从艰苦奋斗中享受最大的乐趣。
(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不幸、挫折、失败和痛苦的磨砺,真正打造了心灵的韧度,把不幸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镇定自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惧,冷静处之,就能使自己始终不偏不倚、不疾不徐地朝着目标前行。
(5)人不怕痛苦,就怕丢掉坚强;人不怕磨难,就怕放弃希望。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斗志,走好自己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 2 )请分析文章开头引述故事的作用。

( 3 )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写出该句的序号并说说它的好处。

( 4 )请针对文中罗曼·罗兰的观点,列举一个名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阳光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没有你的我就像折翼的天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