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最初题为《旧事重提》,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B: 《五猖会》写我儿时到东关去看五猖会,临走时父亲让我背书,背完后才让我去看会。 C: 《琐记》里的衍太太是一个表面对孩子好,暗中却使坏,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D: 《父亲的病》中,庸医误病,所用药引最为特别,如“经霜三年的甘蔗”、“蚂蚱一对”等。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当外国友人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烈欢迎。 |
3、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襁褓(qiǎng) 禁锢(jìn) 叱咤风云(chà) 不知所措(cuò) B: 祈祷(qǐ) 萦绕(yíng) 断壁残垣(yuán) 引颈受戮(jǐng) C: 枷锁(jiā) 踱步(duó) 怏怏不乐(yàng) 既往不咎(jiù) D: 贮蓄(zhù) 拙劣(zhuō) 相形见绌(zhuō) 囊萤映雪(náng) |
4、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雾霭(ǎi) 缄默(jiān) B: 曲线(qū) 狩猎(shǒu) C: 香蒲(pú) 沼泽(zhǎo) D: 雉鸡(zhì) 黑鹂(lí) |
5、 | 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6、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风筝》都是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是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B: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唐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C: 《为学》选自清代作家彭端淑的《白鹤堂文集》,文章通过蜀鄙二僧的故事,阐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D: 林海音和三毛都是台湾人,前者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后者的《胆小鬼》都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 |
7、 | 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B: 禁固 (gù) 油膏 (gāo ) 亵渎 (dú) 骈进 (pián) C: 强聒 (guō) 旁骛 (wù) 陨落 (yǔn) 灵柩 (jiù) D: 弥留 (mí) 恪尽职守 (gè) 灰烬 (jìn) 谀词 (yú)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他们一位是画家,一位是摄影家,却不谋而合地选择了同一题材进行创作。B: 有关岳阳楼的诗赋很多,范仲淹受滕子京之托班门弄斧 , 写出了《岳阳楼记》。 C: 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 , 时间会告诉我们什么人才能成为我们真正的朋友。 D: 千里之堤 , 溃于蚁穴 , 一个人如果不及时纠正微小的错误,最终会酿成大祸。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俨然(yǎn) 垂髫(tiáo) 阡陌(mò) 间隔(jiàn) B: 篁竹(huáng) 怡然(yǐ) 翕忽(xī) 幽邃(suì) C: 多髯(rán) 箬篷(ruò) 虞山(yú) 椎髻(jì) D: 雎鸠(jū) 窈窕(yáo) 蒹葭(jiā) 溯洄(huí) |
10、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B: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 1 )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2 )试理解诗的最后一句,分析作者借樵夫的生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仙则名:________ 有龙则灵:________ 斯是陋室:________ 惟吾德馨:________ 谈笑有鸿儒:________ 往来无白丁:________ 可以调素琴:________ 阅金经:________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的“上”、“青”二字用得生动传神,分析其表达作用。(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哪方面反映了陋室主人的什么特点?( 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反映了陋室主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6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7 )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并论的用意是什么?( 8 )文章结尾的“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9 )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10 )本文体裁上属于流行于汉末到中唐的骈体文,请根据本文的语言特点,说说骈体文最突出的特点。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 1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2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3 )文中“撞击说”和“火山说”,引号的作用是什么?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老汪栗子
明前茶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 1 )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晚开店→________→________→收野栗→________
( 2 )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4 )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 5 )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 6 )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在拿起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会怎么想?写作:
青春是我们纵情放歌的时节,青春是我们绚丽多姿的季节,青春是我们唱响生命激情的时刻,青春是我们打磨人生的流金岁月……
请以“ 走进我的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②结合自身经历或感受,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字迹清楚,书写工整;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