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黄梅县蔡山镇中心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C: “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D: 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 择其/善者而从之
C: 仁在/其中矣
D: 匹夫不/可夺志也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相得益彰 , 终不愿意。
D: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4、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一面》等作品。
B: 诗人写诗有感而发、言为心声:杜甫化身孤雁表达对乱离漂泊中失群的痛苦;徐志摩再别康桥,抒发眷恋情怀;毛泽东咏梅,尽显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乐观……
C: 消息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也称“倒三角”,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写出,然后按“次要——次重要——重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
D: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法布尔笔下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布丰笔下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叶永烈笔下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学校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读书·励志》主题系列活动。
B: 原产墨西哥的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个颜色不同的品种。
C: 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呢?
D: “在最好的年纪,我就要做最有意义的事。”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姚扬说:“这次到风华爱心希望小学支教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方向。”
6、请选出对下列一段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 )

坚持是一种意志①;坚持是一种持之以恒②、善始善终。古人说,“滴水穿石,绳锯木断③。”也就是一种坚持的道理,坚持就会胜利,坚持就会成功。让我们做一个对什么都坚持的人吧!④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针对3.15晚会曝光的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来自日本核幅射地区的食品之后,国家质检总局今天给予正面回应。
B: 其实,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会妨碍他人。可惜,却总有一些人喜欢说三道四。
C: 我们做任何事情,应该按步就班,切不可操之过急。
D: 进入到初三,班级里几个平时拖拖拉拉的同学也开始发奋图强了,这就是目标的作用吧。
8、指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划线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A: 金石以底。
B: 能以径寸之木宫室、器皿、人物。
C: 通计一舟,人五。
D: 中轩敞者舱,篛篷覆之。
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应,人们牵挂她的病情并为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B: 虽然刘翔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但医生告诫他不要心急,走路的频率不能太快,而且每天走路的时间也不能过长。
C: 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卫好生存的家园。
D: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10、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有错的一项是( )
A: 《次北固山下》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B: 《天净沙·秋思》的前三句共写了九种秋天特有的景象来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从全诗来看,切合当时情事,从而融情入景。
D: 《观沧海》一诗,作者运用四言短句,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名著《艾青诗选》,完成下面的题目。
( 1 )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与________”的歌手。
( 2 )文段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这首《礁石》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用“礁石”象征了________,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二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 1 )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之不以其道________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马________ ③买首五百金________ ③鸣不能通其意________

( 2 )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 3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_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 。

( 4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金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鳴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一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蕉、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园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准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将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排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全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榎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赶路的人,也买了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选自《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 1 )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
( 2 )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
( 3 )小明在阅读中疑惑:“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不是把他写俗了吗?你为小明解答。
( 4 )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诗作不超过六行)
( 5 )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提纲不少于三条)

专题名称: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

报告提纲:①书里有浓浓的南京味儿,如,鲍文卿请倪老爹吃饭,特地点了鸭子。

②书中的南京人很有魅力,像荆元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有名士的风度。

③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南家由衷的喜爱,如,让名士杜少卿选择南京隐居。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粽子的选择

耿艳菊

妈妈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没有一个妈妈不是偏心的。

哥哥比他大一岁。从小两个人在家里什么都是相同的。一样的碗筷,一样的床铺,一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只是在位置上,哥哥习惯性地在左,他在右。

家里穷,买不起小孩子们热爱的玩具,也买不起小孩子们热爱的零嘴。可妈妈从田里干活归来,会捉两只一模一样的蚂蚱给他们玩耍。也会从兜里掏出一把酸甜的野浆果,洗干净放在盘子里,然后哥哥吃左边的,他吃右边的。

然而,这样相同的环境和条件长大的孩子,性格和体质却是迥然不同的。哥哥似乎生来就弱一些,瘦瘦的,总是爱生病,性格看起来也偏内向,像温室中的小幼苗,像城里没有见过阳光的备受呵护的小王子。而他却是虎蹿着长的,又黑又结实,整天没心没肺地又说又笑,树林子里奔跑,小河中摸鱼。皮实健壮的他看起来更像哥哥一些,哥哥也成了他的跟屁虫。

妈妈总是对他说,你哥哥不如你强势,你是他的亲人,你要让着他啊。妈妈也总是会对哥哥说,你是哥哥,你要知道爱护弟弟啊。

妈妈的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从小没有不打架的兄弟,不过他们哥俩的感情倒是不错。即使上了学,他们也在一起,成了同桌,哥哥坐在左边,弟弟坐在右边。一起回家,一起写作业,一起看一本故事书。

穷人家的孩子多半都知道刻苦,他们也不例外,学习上的事情从来都不让父母操心。转眼间,他们都读到了高中。那一年,爸爸却摔着了腿,不能再出去打工挣钱了,光靠几亩薄田是无法供他们读书的。月底回家,妈妈犹豫了很久,还是透露出了担忧。他们很懂事,他说让哥哥继续读吧,而哥哥坚持说自己是老大,理当撑起这个家,让弟弟读书。

这是弟兄俩长大以来第一次最强烈的争执,哥哥急得脸都红了。妈妈看着桌上昨天一个亲戚送来的一兜糯米,一把蜜枣,突然有了主意。她对他们说,你们哥俩别争了,我晚上把糯米泡上,明天早上给你们包粽子,吃中蜜枣粽的那个继续上学。

他们都点了点头,这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就多了一盘粽子。哥哥向来有早起的习惯,已经坐在桌前等他了。像往常那样,哥哥吃左边的粽子,弟弟吃右边的粽子。

当他吃完一个,又打开一个,刚咬了一口,就吃出了蜜枣。他愣住了,妈妈一时也愣住了,甚至有几分惊讶。哥哥却高兴极了,似乎是他意料中的事,说,你看,老天爷都要让你读书,你还给我争。

妈妈那天只说了一句话,行,就你读吧。然后就去忙着干活了。

对于他去读书的事实,在亲戚邻居们看来也是再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他和哥哥的命运却是在这件事情上越走越远。哥哥为了照顾爸妈,没有选择出外打工,他跟着邻居学起了养鸡。他用妈妈和哥哥种地养鸡的钱读完了高中,又读完了大学,然后留在了城市,有了一个体面的工作。

后来,妈妈生病,需要输血,哥哥把他叫回来,他才知道原来哥哥身上流的竟不是和爸妈相同的血。他是爸爸同事的孩子。当年,爸爸和哥哥的爸爸同在一个地方干活,而他的爸妈因为一次意外不幸离世。爸爸回来和妈妈商量,妈妈觉得他可怜,就收养了他。

哥哥很早就从亲戚的口中知道了他的身世。可他只把这个秘密紧紧地藏在心里,不曾问过爸妈,爸妈更不会跟他说。他心里知道,爸妈对他真好,比对自己的孩子都好。

那个蜜枣粽的选择其实是有意的。妈妈在那个包着蜜枣的粽子上是做了记号的。她觉得羸弱的哥哥更适合去读书,所以悄悄地把蜜枣粽放在了哥哥的那边。而恰巧早起的哥哥看到了妈妈的纠结和痛苦,他趁妈妈离开的刹那,又悄悄地动了手脚。然后,他就自然而然地吃到了蜜枣粽。

妈妈到底是偏心了,她的天平偏到了最需要爱的那一端,而哥哥把这份本来就属于他的爱又给了他。

( 1 )作者围绕着“粽子的选择”写了哪些有关选择的事?
( 2 )品味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而他却是虎蹿着长的,又黑又结实,整天没心没肺地又说又笑,树林子里奔跑

②他愣住了,妈妈一时也愣住了 , 甚至有几分惊讶。

( 3 )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4 )请你发挥想象,当弟弟知晓哥哥的身份,并明白上学的机会是哥哥当年悄悄换了粽子后的结果,请用第一人称描绘弟弟的心理活动。
( 5 )作者到文末才揭示故事的真相,请你从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却常常对自己所拥有的视而不见。冬日的暖阳,怒放的花朵,亲朋的问候。动人的文章,甚至一个小小的善举,一个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

请以“原来,我也拥有这么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内容要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ァ心碎了一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