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非洲猪瘟疫情不再扩散,农业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风险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B: 湖南卫视每周六晚播出的大型舞蹈创编竞技节目《舞蹈风暴》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C: 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指出,要完善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办中医诊所等医疗机构,提升院校和师承教育,改革临床诊疗水平。 D: 在25日举行的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我国在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 |
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 ;夏天,树木欣欣向荣, ;秋天, ;冬天, ,清新淡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 ,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A: ②④⑤⑧⑨B: ①③⑥⑦⑩ C: ②④⑥⑧⑩ D: ①③⑤⑦⑨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荣膺 螺旋桨 委屈求全 援疑质理 B: 雷霆 金刚石 提心吊胆 人情练达 C: 烽烟 三步曲 不屑置辩 如雷贯耳 D: 脉博 造假账 雕梁画栋 雷厉风行 |
4、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麻木不仁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漠不关心 B: 精益求精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C: 气喘吁吁 烘堂大笑 参差不齐 惊慌失挫 D: 三省吾身 不知不愠 黯淡 飘渺 |
5、 |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华尔街日报》称,部署干扰通讯和雷达系统的装备,将增强中国声索南海主权的能力,阻止美国在争议地区的军事行动。 B: 主席在演讲中提到,我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四项重大举措。 C: 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的城市,应该注意防止出现过分发展服务业、消极发展工业的趋势。 D: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
6、 | 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得当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各具特征的人物,如爸爸的急躁严厉,妈妈的不怒自威。 C: “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是采用插叙的方法介绍的。 D: 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向人们提出了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情感的问题。 |
7、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常与“诲人不倦”连在一起使用。 B: 晚饭的餐桌上,多了一样四弟带来的家乡菜——芦笋。 C: 花有花的娇艳,叶有叶的嫩绿;天有天的辽远,地有地的广阔。 D: 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
8、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虽然她长得不够漂亮,但是为人很好,很受大家的欢迎。 B: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无时无刻思念着家乡的亲人。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
9、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弥漫着收获喜悦的果园里,将甜美诱人的水果从丰硕的枝头摘下,无疑是惬意的农家生活中最浪漫的劳作。 B: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 C: 一切都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却有更多的记忆,如仙山琼阁一般虚无缥缈了。 D: 2017 年底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融会贯通 , 成为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
10、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是每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便成了空壳!B: 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 C: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表露了李克强总理要为民尽忠尽职尽责的决心。 D: “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发展。”胡锦涛充满期待地说,“我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
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 2 )诗歌的第②节与第①节有怎样的联系?第②节去掉,诗歌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宋濂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②主人日再食( ) ③腰白玉之环( ) ④媵人持汤沃灌( ) ( 2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第①段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 4 )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5 )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成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并没出动,只是沙滩上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喧哗咆哮的黄河,凌流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说不定还要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美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的,胖油油的,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逃,有的跑,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 1 )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塞外春天的图画?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
( 3 )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古人的诗句来表现塞外的荒凉,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
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
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小驴赶紧往后躲,但还是被奶奶抓住了。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
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生总有这样的时候:最想流泪的事情发生时,死撑着不肯落一滴眼泪。那一刻觉得自己好坚强,青春就在疼痛中中一天天坚强。但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才能明白朱自清为何看到父亲的背影会流泪。“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生活中那些平凡琐屑的小事,常常饱含着让人心弦为之颤动的真情。
请你以“这次,我又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抒写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字迹清楚,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