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作者、课文、出处搭配正确的是( ) A: 鲁迅 《孔乙己》 《朝花夕拾》B: 吴敬梓 《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 C: 马克·吐温 《变色龙》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D: 韩愈 《师说》 《韩昌黎先生文集》 |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B: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C: 溪中随处可见好看的石头,有的像一头大象蜗居其中,无声无息;有的像一头睡狮静卧水面,温顺而惬意;还有的如同一块宝玉,温润光滑。 D: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几千年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它深刻的影响。 |
3、 |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 , 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 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 , 予以严斥。 C: 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 我们办事光明正大 , 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花朵怒放者,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暑期被一片绿的海面吸收着。 B: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C: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D: 清晨,雨悄然地洒着,轻轻地给大地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 |
5、 | 加点字书写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触目伤怀:心 情郁其中:积聚 狼籍:垫在下面的东西 不折不挠:弯曲 B: 秀颀:高 坦荡如砥:磨刀石 旁逸斜出:逃,逃跑 潜滋暗长:生长 C: 广袤:南北的长度 藏污纳垢:肮脏、污秽 颔首低眉:低着 暗然失色:阴暗 D: 不缀劳作:从事 任劳任怨:责任 为富不仁:仁爱 东挪西借:挪用 |
6、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③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④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⑤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A: ①⑤④②③⑥ B: ②④①⑤⑥③ C: ④⑤①③⑥② D: ④①⑤⑥②③ |
7、 |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人的一组句子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吧,___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B: ④②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③② |
8、 | 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A: 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于一体。B: 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C: 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D: 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
9、 |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 ,”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C: 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 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
10、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篇先写塞外雪景,再写天气奇寒,为送别渲染了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别朋友,山回路转中不见其踪影,隐含着对老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C: 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D: 《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现身的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 1 )本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请结合本诗最后两句,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③,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1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①必敬必戒________ ②富贵不能淫________ ③曾益其所不能曾________ ④人恒过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 )完成填空。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确实是“大丈夫”,而孟子则认为他们是“妾妇之道”,公孙衍、张仪与“妾妇之道”的共同点是“________”(用甲文中的一个字回答),这里运用了________手法。 ( 4 )读了上面的选文,你得到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喜喜,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朵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 1 )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生长阶段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生长状态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特殊的礼物
倪琴琴
①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像往常一样下了公交去学校上班,在一桥墩处,肩包被一辆正拐弯的货车顺势带了进去,于是,我毫无防备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左脚被车轮碾过。
②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我瘸着脚上班了。像我这种特殊职业,无法麻烦别人长时间代班,尽管伤势还重,但我还是义无反gù地前去上班了。在小区门口,我拦了一辆出租车。也许是因为司机看到我瘸着脚,我一上车,他就关心地问:“脚受伤了?”我把当时的事故向他轻描淡写地诉说了一遍,然后询问他能否每个早晚都来接我上下班。他沉吟了一下,然后约定还是打电话再联系吧。傍晚时分,我正失望的,他打电话来了,并告诉我就在单位门口等我。
③司机收费的价格很公道,并没有因为我的特殊理由而增加,尽管早晚都成了我的专职司机。他每天都要起早,因为7点前必须把我送到单位,傍晚正是打车高峰期,我跟他约定,他不一定要遵守时间,我有耐心等待,但他从不会超过10分钟的误差。
④我渐渐习惯了坐他的车,有时我们也会在途中聊些日常生活。他话不多,但开口也会说出些哲理。有一天,他来接我的时候,问我:“你走路不方便,楼梯怎么上去?”我笑笑: “扶着扶梯上去啊。“有没有想过要一副拐?”“怎么没有想过呢?每天单位的午餐,都是同事亲手端到我手里,有时还要学生帮忙,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如果我有拐,就可以自己去食堂。”我对他说的是实话。
⑤下车的时候,司机从后备厢内拿出了一副拐,看上去还是崭新的。“给,送你的。”他很真诚地递过来。“送我的?”我有点惊愕。“希望你不要介意,这拐以前我妻子用过,她也和你一样受过脚伤,如今痊愈了,拐放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我想你大概用得着。只是——”他顿了一顿,“有种迷信说法,病人用过的东西是不能再还回去的。所以,这拐送你,希望你别介意。”“怎么会介意呢?你简直是雪中送炭啊。”我非常高兴地接过拐,试走了几步,真不错!司机也非常欣慰:“你喜欢就好,我就怕你有心理负担。不过,老师就是老师,是相信科学的。”
⑥晚上,我拄着拐在客厅里自由活动,这拐设计得还真到位,腋下的部位处,那位司机的妻子用一块暗红的布包缝制了一块海绵,非常厚实,可减轻腋部的摩擦力。第二天,这拐已被我用得娴熟。我一上车,司机又从车位上递过一只袋子:“昨天,忘记把零件一并交给你。这是我妻子自己缝的拐套,你把它们套在拐底部,可以防滑,家里的地板上用得着。”“谢谢,谢谢……”平时能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我此时只会重复地说这两个词。我接过袋子,仿佛手里捧着珍珠玛瑙,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意……
⑦半个月后,我的脚已渐有起色,肿也退去。那天傍晚,司机来接我,我特地把准备好的车费一并给他,里面也有我的心意。我感激他风雨无阻的接送,他的守时更让我尊重。特别是他送的特殊礼物,让我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关爱。
⑧事情已过去了一年,每当看到上海马路上的出租车,我的心里总会涌动一份感激,仿佛这些车里坐着那位熟悉的“的哥”……
( 1 )根据第②段拼音写出汉字。gù |
义无反________ |
第一件事情:________;
第二件事情:________。
( 4 )作者写第⑧段的意图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请你以“年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