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缥缈 蜷伏 气概 不求胜解 B: 徘徊 贮蓄 邮戳 人声鼎沸 C: 眩耀 收敛 滑稽 杞人忧天 D: 禁锢 消耗 虐待 大相经庭 |
2、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荒漠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叙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 B: 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 C: 《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D: 《动物笑谈》作者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3、 | 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 欲与/天公/试比高 C: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 只/识弯弓/射大雕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戡乱 题词 殉情枉法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 抉择 度假 李代桃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 赌博 辨别 功亏一篑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D: 赝品 潺头 再接再厉 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
5、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 《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
6、 | 营山大戏院有一场文娱演出,你的一位同学给你买了一张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回答得体的一句是( ) A: 对不起,你怎么买今晚的票?我正好有事,你另送别人吧? B: 对不起,我正好有事,如果你诚心请我看,就去改换明晚的吧! C: 谢谢你,这场戏,我已经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D: 谢谢你,听说这一场演出很吸引人,但因为我正好有事不能同你分享,实在遗憾。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蓝的天,白的云,清的水,绿的山,还有房前屋后篱笆上盛开的蔷薇花,好一派田园风光,真是目不暇接。B: 脱口秀主持人喜剧演员艾伦德杰尼勒斯以她温厚亲切的幽默而大受观众喜爱 C: 新款名车固然品质优越,但高昂的售价令人咋舌。 D: 忽然间,走近这爱莉丝仙境般的地方,富丽堂皇的装饰让我一时间眼花缭乱,一种不可名状的熟悉感涌入心间。 |
8、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证明。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_______________,结果总是得罪人。他诗名_______________,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_______________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 ②③⑥B: ①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
9、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秋水时至(按时) 泾流之大(直流的水波) 旋其面目(旋转,掉转)B: 可以已大风(治愈 莅事者(治理) 杂然相许(赞同) C: 若毒之乎(痛恨,怨恨) 无穷匮也(穷尽) 立有间(一会儿) D: 当其租入(抵) 千里共婵娟(代明月) 已久病矣(生病) |
10、 | 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字体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隶书 ②楷书 ③行书 ④草书 B: ①楷书 ②楷书 ③隶书 ④草书 C: ①行书 ②楷书 ③草书 ④隶书 D: ①草书 ②楷书 ③行书 ④隶书 |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于易水送人① (唐)骆宾王② 此地别燕丹③,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校记】“壮士发冲冠”,清代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作“壮发上冲冠”。 【注释】①易水:河流名。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②骆宾王:唐代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③别燕丹:诗中所引典故,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前往行刺秦王。当时送行的还有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祖:祭路神,古人出远门时常有这种仪式),取道,高渐离击筑(筑:古代乐器,奏乐时用竹片击打),荆轲和而歌,为安徽之声(古代音乐的一种调子),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古代音乐的一种调子)慷慨,士皆填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集解】①明·唐汝询《唐诗解》:因临易水而想古人亦尝送别于此今其人虽没其水犹寒安知今人之不能为古也。侠气凛然,见于言外。②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末句黯然。 ( 1 )校记、注释、集解是笺注诗文的传统方法。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记】指出诗中“壮士发冲冠”一句在别的版本中也可写作“壮发上冲冠”。 B: 【注释】中的“变微之声”“羽声”是古代音乐的调子,二者情感基调都是慷慨激昂。 C: 【集解】罗列了古人对诗歌的两种不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D: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是五言绝句,诗中巧妙地引用了荆轲别燕丹的故事,别有意味。 ( 2 )在下面句子横线上补写省略的主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3 )为【集解】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因临易水而想古人亦尝送别于此今其人虽没其水犹寒安知今人之不能为古也。 ( 4 )骆宾王为何在诗中借用“别燕丹”这个典故?请简要分析。( 5 )唐汝询从“今日水犹寒”中读出了“侠气凛然”,而宋宗元却认为“末句黯然”。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结合诗歌及注释加以分析。 |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 便要还家 ②悉如外人 ③处处志之 ④寻病终 ( 3 )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 就是出自本文。(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 )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括号内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 —— ( 6 )作者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谢谢你,我的妹妹
彭悦
亲爱的妹妹:
①看到这封信,你一定非常惊奇。不过你放心,姐姐没那个闲工夫以这种方式欺压你。烦劳我的小公主抽一会儿时间听听姐姐的心里话。你也许读了不到一半便会放下它,跑开去看动画片,但请你千万别把它扔掉,哪怕给你的娃娃当床垫也好,总有一天,你会弄懂信里的所有字词。
②妹妹,说实话,曾经,那段不堪回首的时光着实让我极度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你凭借你特有的公主身份,用肉鼓鼓的小手肆无忌惮地掠夺、虐待着我拥有的一切。于是,我的书总是残缺的,我的闹钟不断更新,我喜欢的东西会不断出现在你的抽屉里……然而,随着你的长大,事情似乎有了好转,我的“残兵败将”逐渐少了,抱怨逐渐少了,我的笑容与日俱增。
③妹妹,你知道吗,我曾经“恨”过你,但现在我要感谢你,因为你也教育了我,替我保留了某些离我远去的东西。
④你还记得那个飘着微雨的早晨吗?那天,我送你去幼儿园,路上你忽然停下了脚步。我奇怪地转过身,只见你正低头注视着什么,撑着的小伞移到一边,细雨飘洒在你头上、身上。走近一看,我才发现地上躺着一只死老鼠。“快走啊,”我不屑地说,“一只死老鼠有什么好看的?”你半天没应,许久才抬起头看着我缓缓地说:“姐姐,它好可怜。”那一刻,你的眼睛莹润澄澈。忽然记起儿时的我,也曾万分同情一只死去的老鼠。可是如今的我怎么了,那些简单干净的想法是在何时远离了我呢?突然间觉得,灰色的雨幕中,是你让我重见心中的彩虹。
⑤你还记得那个冬日的夜晚吗?你安静地躺在我身边,跟我讲巴拉巴拉小魔仙,讲你最喜欢的角色,一如我当年疯狂地追逐蜡笔小新、哆啦A梦、大耳朵图图时的陶醉。你说起你们班里可爱的男孩女孩,对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如数家珍。我这才意识到那些纯真的岁月里,许多带着微笑的脸已找不到配对的名字和事迹。有时你突然安静下来,眼睛盯着房门,我问你,你说门外有妖怪。在你眼里,一切都是真的,包括电视里的一切动画场景。我笑,伸手抱住你。我懂你的“妖怪”以及你的“一切存在”,因为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现在的你像极了从前的我。半透明夜色中,你的眼睛如星星般不断闪烁,那么大、那么亮,世上的一切都可从你眼中呈现。那个夜晚,不断有纯纯的东西从我心底升起,阳光般的温暖洒满整个被窝。妹妹,有你,我的世界便有了暖意。
⑥妹妹,我真的想对你说声谢谢。在灯红酒绿的时代,在风尘仆仆走过烟雨花开的季节之后,除了你,我的身边还有谁能唤醒我遥远的单纯与天真呢?我想,你是一个赤子。你以纯真无瑕的水晶般的心灵守候着一方净土,并把清泉悄悄注入我沾染过尘秽的心田。
⑦我似乎看到熟睡中的你嘴角微翘。今夜,陪伴着你的一定又是一个纯洁干净的梦。
⑧最后,祝我的小公主健康成长,每天都开心,越来越漂亮!
曾饱受你“摧残”的姐姐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3期,有改动)
( 1 )第②段划线词语“残兵败将”指的是________。( 2 )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感谢的事?( 3 )简要分析第③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4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我想,你是一个赤子。你以纯真无瑕的水晶般的心灵守候着一方净土,并把清泉悄悄注入我沾染过尘秽的心田。
( 5 )选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小题。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
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⑤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⑥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⑦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⑧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⑨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⑩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⑪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⑫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⑬春在眼前了!
⑭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⑮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⑯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⑰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⑱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⑲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 1 )“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吞咽”的含义是什么?作者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 )“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3 )“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请简要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4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①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②作者在“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这里的“遗憾”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