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明天下雨,我是骑车子去学校呢?还是乘公共汽车去学校呢?B: 教室里有四、五十个学生。 C: 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D: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 |
2、 |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幸。” B: 一位同学在邀请老师来家中做客时说:“下个周末,我和父母一定在府上恭候您大驾。” C: 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十分乐意。 D: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
3、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305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为其首篇。 B: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常见的谦词还有“在下”、“小女”、“家母”、“鄙人”等。 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 《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为“永州八记”其中一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4、 | 下列划线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颓(tuí)唐 懵(měmɡ)懂B: 女红(hónɡ) 琐屑(xiè) C: 蹒(pán)跚 瞭(liáo)望 D: 遁遁(xún)善诱 祈(qí)祷 |
5、 | 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B: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C: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D: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
6、 |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②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 ③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 ④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⑤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 A: ②③①⑤④B: ②④⑤③① C: ①③④⑤② D: ④②③①⑤ |
7、 | 下列语句中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刘老师的一孔之见让我受益良多。 B: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很棒,吃嘛嘛香。 C: 这是我的大作 , 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D: 这是我的一点拙见 , 供在座的各位参考。 |
8、 | 下列有关《水浒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呼保义”是宋江的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官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 B: “豹子头”林冲经历了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堂、沂岭杀四虎后,最后被逼上梁山。 C: 《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 D: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
9、 | 《水浒传》中因攻打祝家庄而上梁山的女将领是( )。 A: 顾大嫂 B: 扈三娘 C: 孙二娘 D: 王干娘 |
10、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经过我市锲而不舍的努力,中海油气一体化项目终于落户泰州。 B: 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C: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 ,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 在东亚四强赛上,国足气冲斗牛 , 以3:0大比分大胜韩国足球队,打破了32年来逢韩必败的怪圈,令国人瞬间点燃对足球的热望。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表现诗人重回故地时那种物是人非、恍如隔世感觉的,是哪个短语?( 2 )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会有“长精神”的感觉? |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4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____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________ (3)无地置土 置:________ (4)公遂止 遂: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________ ( 3 )理解填空。甲文中________ 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________ 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 ________ 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4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决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成为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 1 )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2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