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南湖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环境描写)
B: 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比喻句)
C: 宽广立场博学清楚(形容词)
D: 小说《骆驼祥子》中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的批判了当时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小说的主题思想)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伫足 谩骂 心无旁骛 阴谋鬼计
B: 狼藉 文身 谈笑风生 形迹可疑
C: 白皙 沉缅 苍海桑田 锐不可当
D: 报负 羸弱 自知之明 甘败下风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真、善、美这三个词常常是相提并论的。仔细寻思后不难发现,自然的根本性质是真,人生的根本意义为善,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美。如此看来,真、善、美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自然于潜移默化中感发和________着人的情性与思绪,也安顿和抚慰着人的心灵;人则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统一的和谐境界。可以说,一片自然山水就是一个人诗意栖居的心灵寓所与精神家园。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________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________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


A: 涤荡 独到 观照
B: 激荡 独特 观照
C: 涤荡 独特 关照
D: 激荡 独到 关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B: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 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D: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5、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宣讲到位”,“落实到位”互换位置)
B: “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去掉“大约”或“左右”)
C: 近年来,微信里的各类美食群和代购群,是不少在美华人最活跃的社交。(“活跃”改为“便捷”)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去掉“在……中”或“使”)
6、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乏其身(财资缺乏)
B: 杂然相(许诺)
C: 已而细柳军(到,往)
D: 烽火连三月(战事)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8、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B: 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并以身作则 , 这将会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C: 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总喜欢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 对于外界关心的传言,他只是付之一笑 , 避而不答。
9、节令联是指有特定应时性或纪念性的对联,内容多为咏物、抒情、议论或祝愿。如:清明节联“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重阳节联“糕含登高意,菊呈晚节情”等。下列与其它三副所纪念传统节日不同的一副节令联是( )
A: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B: 喜得天开清旷域 宛然人在广寒宫
C: 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D: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10、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济南历下亭有一幅对联,上联就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春光大不同,看________,抱荷无与青山老

风气何其古,闻诗声朗朗,________________


A: 雨雪霏霏 把盏尤吟名士多
B: 杨柳依依 把盏尤吟名士多
C: 杨柳依依 掩卷常思绿水绕
D: 雨雪霏霏 掩卷常思绿水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1 )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 2 )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①,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②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③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④也,不可施刑⑤,刑其傅⑥公子虔,黥⑦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男有 分 :________ ②秦民大 说:________

( 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 故/外户/而不闭
C: 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 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②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 4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甲文中的“________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②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③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经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慈母,我的严师。

( 1 )选文第①然段就全文来说,在内容与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 2 )选文第②段说母亲重罚“我”后,“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是什么原因?

( 3 )选文第③段中有一处语序有问题,请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写出正确的语序,并说说这样改的理由是什么?

( 4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也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你认为选文中母爱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请分别加以归纳。并请你收集几句歌颂母爱的诗歌或名句,写在下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的。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构,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注】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遑论:不必谈及。

( 1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 2 )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的特点?
( 3 )文章第④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 4 )读了文章,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遇见》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ァ心碎了一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