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佛蓝德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在横线上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用两手___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___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


A: 攀、缩、微倾
B: 攀、收、倾
C: 抓、缩、微侧
D: 抓、收、微倾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 ,从枯黄读出 ,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 。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 ,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 霞云 翠绿 意境 灵魂
B: 光明 翠绿 意义 生命
C: 霞云 丰润 意义 灵魂
D: 光明 丰润 意境 生命
3、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变化多端,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句的一项是( )
A: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快速上涨,不少地方停车场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强,这就导致停车位供需失衡。
B: 一些中国公民的在外形象问题引起国内外各方的争议与关注,这其中也有我们企业和公民自身的问题。
C: 娄底市举办“十五志于学青少年国学大赛”主题活动,让学生们与经典为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D: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5、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然(shān) 持(jīng) 冰(chá) 望(liào)
B: 陵(fú) 充(pèi) 伤(zhuó) 徜(yáng)
C: 陆(zháo) 泣(yè) 撑(ɡāo) 异(chà)
D: 字(tiē) 青(lài) 干(ɡē) 黄(yùn)
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祈祷 指摘 相辅相成
B: 目睹 束缚 无所畏惧
C: 严峻 肤浅 自园其说
D: 湛蓝 挚爱 误入歧途
7、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8、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睢(zì) 莴(jú) 黑(yǒu) 义愤填(yīng)
B: 杂(rǒng) 伛(lǚ) 开(zhào) 明百姓(lí)
C: 悍(piāo) 首(qǐ) 俗(cāng) 九连环(qū)
D: 执(niù) 廓(liáo) 皱(zhě) 不置辨(xiè)
9、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 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 颈联蕴含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 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10、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茶道从茶出发,及于世间一切,日本的建筑、美食、文化、器物,莫不受其影响,日本文化借由茶道发展,形成独特的审美风格。②茶道不仅仅是“道”,它还是审美,是情趣,是生命体悟的过程。③这是顿悟的美感。④文学巨匠川端康成在所宿旅馆醒来,看着桌上插的海棠花正艳丽地盛开,大吃一惊:在我沉睡的时候,海棠未眠,竟然寂寞地开着。⑤茶道影响了日本人的思想,更影响了日本人的文化。


A: “器物”是名词,“竟然”是副词,“及于世间一切”“艳丽地盛开”是偏正短语。
B: “日本文化借由茶道发展,形成独特的审美风格。”这个句子中,“茶道”作宾语。
C: “茶道影响了日本人的思想,更影响了日木人的文化”一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 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⑤④③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一)秋天

杨炼

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

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


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

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

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

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

更无须怨十艮自己,

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轻轻地,不留下一丝叹息。


( 1 )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B: 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C: 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 更/无须怨恨自己
( 2 )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

( 3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既不悲秋、慨叹人生之无常,也不颂秋、盛赞人生的收获与成熟,而是表达一种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的态度。
B: 诗中用“落叶”来形象地表明人生的聚散离合非常自然,常见,无须追悔,不必怨恨。
C: 诗的二、三两节抒发了诗人由悲哀到快乐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澜。
D: 这首诗的亮点在第三节的“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意在说明生活中既有美好的记忆,又会不断出现新的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
[注]①明经:明晓经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荐举产生。②简除烦苛:整顿革除烦法苛政。③大化:大治。④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 ⑤厖(máng):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⑥亭舍:供旅客住宿休息的处所。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子孙焉(安家落户、定居)
B: 或狗吠竟夕(有的)
C: 登卿相(多次)
D: 年老遭值圣明(遇到)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②吾政何能及公言邪?

( 3 )刘宠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评析。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A: 清约省素 山不加增
B: 仁惠为吏民所爱 域民不封疆之界
C: 颇官吏所扰 公输盘我为云梯
D: 以老病卒家 战长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孔明酩的《苍蝇的贡献》一文,完成小题。
人人喊打的苍蝇却为人类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苍蝇无鼻子,然而它的嗅觉却十分灵敏。原来,在苍蝇头部有一对触角就是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连,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传给大脑,大脑则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科学家们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特点和结构,把十分纤细的微电极接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仿制出了一种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中,用来分析其中的气体成分,也用于测量潜水艇与矿井里的有毒气体,还用于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和气体色象分析仪等。
①苍蝇的后面有一对楫翅,是天然导航仪。②苍蝇飞行时,楫翅以每秒330次的频率不停地振动,使苍蝇保持航向。③一旦苍蝇的虫体倾斜、俯仰或偏离航向,楫翅振动平面的变化便被它基部的感受器所感觉,并向脑子报告。④经过分析后,脑就命令有关的肌肉把偏离的航向纠正过来。⑤根据苍蝇楫翅的导航原理,科学家们仿制成功了一种振动陀螺仪。⑥它的主要部件像只音叉,是通过一个中柱固定在基座上的,装在音叉四周的电磁铁,使音叉产生固定振幅和频率的振动。⑦当飞机、舰船与火箭偏离正确航向时,音叉基座和中柱就会发生旋转,中柱上的弹性杆就会将这一振动转变成一定电信号,传给转向舵,于是航向便被纠正过来了。
苍蝇还生长着一对结构奇特的比脑袋还大的蜂窝状的眼睛——复眼。科学家们根据复眼的结构已研制出一种“蝇眼相机”,它的镜头是由1329块小透镜粘合而成的,一次可拍摄1329张相同的照片,其分辨率高达每厘米4000线。仿复眼的结构还研制出光学测速仪,可以测量转体的速度。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就连“四害之一”的苍蝇也可成为人类宝贵的资源。(选自《金属世界》2001年第3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材料一:美国研究人员研究苍蝇的翅膀上分布的20块不同肌肉的功能,造出了能绑附在一根细线上的半自主飞行的机器蝇。机器蝇重量只有100毫克,身高不到3厘米,能在100米上空飞行,人们用肉眼几乎发现不了,它可以拍出极为清晰的照片传回,是名副其实的“超级间谍”。
材料二:苍蝇分泌物中含有一种特殊防御机能物质——抗菌活性蛋白,只要万分之一浓度即可迅速杀死各种病原菌。科学家从蝇蛆中分离出了具有强杀菌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的物质——抗菌肽和能有效地干扰哺乳动物体内的肿瘤,使肿瘤细胞先萎缩,随后慢慢地消失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外源性凝集素。
材料三:蝇蛆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蝇蛆提取的蛋白质,用于食品工业、发酵工业、橡胶工业等;提取的氨基酸可用来作药品,治疗一些由于氨基酸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也可以加工成保健食品,或作食品强化剂,还可用于制造化妆品;蝇蛆直接加工成蛋白活性粉,具有抗疲劳、抗辐射、延缓衰老、护肝、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蝇蛆表皮和蛹壳可提取几丁质,几丁质为含氨多糖类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食品、日用化工、国防、环保、农业等诸多高新科技领域。

( 1 )正文第三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二层从________ 句起到段末,简要介绍了________

( 2 )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列出苍蝇对科学的主要贡献。(至少写出3点)

( 3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就连‘四害之一’的苍蝇也可成为人类宝贵的资源”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迷雾探踪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有轻重之分。当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称为浓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

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三,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 1 )第①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第②段在说明雾的形成与消散过程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 3 )下面说法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
A: 雾滴中的有害物质比大气水滴的高出几十倍。
B: 大雾经常出现在空气温度低的夜晚时分。
C: 人们不应在雾中锻炼或散步。
D: 加热空气可使雾蒸发消失。
( 4 )文章在说明雾的危害时,略写了对交通的影响,详写了对人的危害。这样处理详略的理由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定文体。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必须有真情实感,500字左右。

③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X”代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休止的贪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