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以深厚的学养和真挚的情感,帮助萧红解决和发现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将“解决”和“发现”互换位置) B: 真正意义上的¨渔光互补”,不仅不会浪费土地,还会大大提高土地资源韵综合利用。(将“的综合利用”删去) C: 谁也不能否认语文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没有语文就没有其他学科教育。(将“不是”前的“不”删去) D: 通过学习《木兰诗》,让我更加了解了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的特点。(删除“通过”或“让”) |
2、 | 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D: 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 学而时习之 |
3、 | 下列与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梁 B: 《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宋代 C: 《云南的歌会》——《沈从文散文选》——沈从文——现当代 D: 《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 凯勒——美国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B: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C: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
5、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 ②⑤④③⑥① B: ⑤③④②⑥① C: ③⑥①④⑤② D: ①④③②⑥⑤ |
6、 | 下列句子的没有语病一项是( ) A: 今天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大家都做得很好,值得表扬。 B: 初一年级的男学生体重大多在约五十公斤左右。 C: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与我们是很相宜的。 D: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使他对自己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
7、 | 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衡阳、江阴、华阴、汉阳、洛阳都符合这一原则。 B: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旦”现指“早晨”,“望”现指“农历十五”。 C: “寒舍”用来谦称自己的家;“驾临”是欢迎对方到来的敬辞。 D: 表示年龄的词:“三十岁叫不惑”,“七十岁叫始龀”。 |
8、 | 下列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 A: 而或长烟一空(全) B: 无论魏晋(不必说) C: 连月不开(放开) D: 翼然(像鸟的翅膀) |
9、 | 选出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C: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B: 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5000多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 C: 亚航QZ8501客机失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追忆。 D: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征”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此诗作于唐王朝的“安史之乱”后;②梁园:西汉梁孝王的后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①期日中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 ③尊君在不________ ④相委而去________ (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3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4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为什么? |
“AI医生”离我们有多远
①2016年开始的医疗人工智能,至今方兴未艾。国际、国内研发团队开发出来的AI(人工智能),要么是通过已有的医学影像结果来学医学知识,要么是通过医学生化指标来学习、充实自己。而在广州,一个中外专家合作的团队通过摸索,让医学人工智能既能读懂中文病历,还能较高精度地为儿童常见的55种疾病进行诊断。
②尽管近年来AI已成风口,但有关“AI医疗”的各方信息往往各执一词。例如,这边报道称AI在诊疗大赛上完胜医生团队,前景乐观,那边却有专家认为这完全是虚火上身,离真正意义上的诊疗相距甚远。
③那么,有了懂病历、能诊断的医疗AI,是否意味着“AI医疔”不再是梦,“AI医生”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呢?
④平心而论,“AI医疗”所描绘的无疑是一幅美妙的图景。即便是对于医疗专业人士而言,与其说担心被A抢了饭碗,毋宁说巴不得AI赶快把自己从纷繁复杂艰辛耗时的诊疗工作中解放出来。
⑤比如,医疗中有很多图像处理工作,完全由医生人工识图,显然会耗费大量精力,假如AI能替代这部分工作,无疑会减轻医生的工作负荷;再如,手术这类耗时费力而又高风险的工作,如果未来
AI手术机器人能够干得更加精细完美⑥AI的确在颠覆一些行业,甚至正在改变职业的版图,也是好事一桩。,但AI的发展也将遵循其规律,有其边界和止境。就医疗而言,AI毫无疑问会有其用武之地,对其善用,也必将改善整个医疗生态,优化患者体验,增进医疗效率。但如此复杂的医疗系统,AI的确也很难普遍适用。相比认为AI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赋能”这个词恐怕更贴切。对于包括医疗在内的各个行业,在最具优势的环节引入AI,自然是一种赋能与提效。而这一过程,无论是限于AI的技术发展阶段,还是限于行业或专业流程优化本身,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然是一个不断探索试错并逐渐改善的过程。
⑦以目前的AI能力,AI医疗更多只能定位为辅助医疗,尤其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方面,机器学习已然展现了其特有的优势,相比人类学习医疗影像所需要的时间,机器算力自然不是人类大脑所能匹敌的。在这些特定方向的AI辅助,自然有望解放医疗负荷,提升医疗效率,但真正意义上的AI独立诊疗仍遥不可及。
⑧这一点,其实不妨参照自动驾驶。相比驾驶,医疗活动的复杂度显然要高得多,当AI在自动驾驶方面还很难做到真正的突破,真正意义上的“AI医疗”无疑更加遥远。即便在一些特定技能的对战上AI胜过医生团队,但这是否具备长期的稳定性,尚有疑问。正如药品的商用必然通过长期严谨的科学试验,AI用于医疗其实也需要同样的审慎与严谨。
⑨AI行业有句话叫做“懂医生的AI会战胜不懂医生的AI',这话改成“懂AI的医生会比不懂AI的医生更专业”,或许更适合当下。对“AI医生”,我们充满期待。
(选自《工人日报》,有删除)
( 1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天空的表情(节选)
竺可桢
①《诗经》里说:“蝃蝀(虹)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虹作弧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变化。雨点直径若在一毫米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毫米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毫米,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②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大的晕是由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③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④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为天气晴雨的预兆。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带帽,平地安灶。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很厚的积雨云,则当日下午即有雷雨。苏东坡诗“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但大块白色的积云,若不十分浓厚,虽满布天空,亦不降雨。所以俗谚叫“楼梯天,晒破砖”,盖满天都是积云的时候,虽是一样高低,但看来总觉得近者高而远者低,形似楼梯,这是久晴的预兆。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但以天的颜色和一处的风云来做预告的根据总嫌不足,要预告精确,必得多设气象台,各处用无线电联络起来,每天制图才能有效。
( 1 )下面对全文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大事,指重大的或者重要的事情。如人生大事、国家大事。
请以“一件大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